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贲国平 《吉林医学》2012,(31):6888-688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家长心理疏导和调节的作用。方法:分析总结52例患儿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的患儿家长心理沟通和疏导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患满意度。结论:给予患儿家长良好的心理沟通和心理支持对消除患儿家长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耳科就诊患儿常有较复杂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的治疗疾病,护士应关心患儿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指导,激发患儿自我控制能力,以配合治疗。现将我们在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的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门诊注射患儿的心理护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增强患儿及家长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眼病患儿常有较复杂的心理特点,护士应关心患儿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指导,激发患儿自我控制能力,以配合治疗。现将我们对眼科患儿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谈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王凤兰(达拉特发电厂职工医院,达旗014300)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入院后,由于病痛的折磨和离开亲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又要接受各种检查、治疗,这一切都会使患儿产生紧张、焦躁不安和恐惧心理。因此,根据不同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口腔治疗的初诊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男46例,女74例,年龄3—10岁,平均(5.6±0.4)岁。对照组患儿单纯由医生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合作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合作患儿分别占85.00%、3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家长的遵医行为,更好的实施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对48名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父母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其心理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及疏导。结果缓解了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家长对治疗及康复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并主动学习家庭康复方法。结论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父母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理解,树立家属对患儿的治疗信心,医患配合,可显著提高脑损伤儿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8.
毛军花 《中原医刊》2005,32(8):64-65
静脉输液是为患儿实施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儿童的心理护理日益重要。我们在为患儿进行静脉输液中,成功地采用了心理护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和信赖,对促进患儿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护理张素莲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311600患儿从舒适的家庭来到了陌生的医院,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往往拒绝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成功率,多年来我们力求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业务上针对不同年龄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唐爱春 《肇庆医学》2006,(2):123-124
小儿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要做到一针见血成功穿刺,除了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外,但也不能忽视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患儿来到医院,我们首先要用心服务,用心呵护,融入人文关怀。做到认热情周到,对患儿体贴入微使其消除恐惧心理。细致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向家长了解患儿日常生活规律,尽量满足患儿心理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水平,更完善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儿乐意配合治疗,这对患儿的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何手术对病人来说,都是身心的一种刺激和负担,对病儿来说程度尤甚。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手术病儿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患儿的自身健康,也可涉及到家长的身心健康,这正是做好手术患儿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所在。手术对患儿来说,即是一种治疗措施,也是一种创伤,为使病儿能够接受手术和安全渡过手术期,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在手术中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和护理问题。方法对87例癫痫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反应的分析。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效果比较满意。结论以双方信任为基础,共同的目的在于以患儿为中心,建立一种乐观有效的护理气氛,帮助癫痫患儿及其家属经历诊断、治疗、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护理工作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小儿烧伤后的心理护理,促进其全面康复。措施1护士充当家长的角色与患儿建立起感情,在治疗前为其做好心理准备。2利用玩游戏,按压等措施分散小儿的注意力,使其减轻焦虑,减少痛革。3通过改善环境的装饰和工作人员的穿戴,能产生融洽 的气氛,以消除其恐惧心理。4减弱生理刺激信号,减少患儿的害怕的心理。5正确评估疼痛,使治疗顺利进行。6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有助于心理护理的实施。结论损伤和治疗不是引起疼痛的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患儿的心理护理杨丽梅,米玉华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州450052关键词白血病;患儿;心理护理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患儿来住院时常有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的治疗疾病,提高白血病的缓解治愈率,护士应关心患儿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胡素焕  张玫  巴善铎 《新疆医学》2005,35(4):160-161
小儿胃镜检查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儿检查的成功率,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和了解患儿,并通过语言、情绪、行为影响来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检查,通过对158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儿走进手术室普遍存在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特点。针对患儿特殊的心理特点,我们与家长配合,给予患儿的心理关怀,使其能更好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现将我们护理中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7年9月~1998年1月进行21例患儿手术,男15例,女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岁。2 心理状态小儿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感情和理智均未成熟。离开家庭、学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特别走进手术室这种严肃、紧张,甚至恐怖的环境,其常常难于适应,还要接受手术和检查,这些刺激均可引起患儿心理上的不…  相似文献   

17.
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是患者接受治疗的场所。患儿到这里来接受治疗,带着较复杂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地治疗疾病,护士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激发患儿的控制能力,以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一门学科,逐渐被人们重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门诊患儿数量多,而门诊静脉输液是为患儿实施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为患儿进行静脉输液中,不但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而且还要掌握家长的心理动态,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和信赖,避免护患之间的纠纷,对促进患儿的康复和门诊输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有些特殊治疗方法,故患儿来就诊时有一种较复杂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为了让就诊患儿能够较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护士应掌握患儿的心理规律,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根据患儿的情绪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诱导和启发性教育,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兹就患儿在治疗操作时的各种心理观察,浅探如下:1 患儿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患儿的天性和常见心理,患儿病后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更趋强烈。目前多数是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高压氧治疗中作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压氧(HBO)治疗患儿298例,通过对HBO治疗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使之早日康复,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