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单次给予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 G-CSF)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按随机、平行分组、开放性、阳性对照原则,将受试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PEG-rh G-CSF 60μg/kg组、PEG-rh G-CSF100μg/kg组、PEG-rh G-CSF 120μg/kg组和rh G-CSF 5μg·kg~(-1)·d~(-1)组,所有患者采用TAC化疗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结果 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较显示,PEG-rh G-CSF 60μg/kg组高于rh G-CSF5μg·kg~(-1)·d~(-1)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 120μg/kg组与rh G-CSF 5μg·kg~(-1)·d~(-1)组相当。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比较显示,PEG-rh G-CSF 60μg/kg组长于rh G-CSF5μg·kg~(-1)·d~(-1)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 120μg/kg组与rh G-CSF 5μg·kg~(-1)·d~(-1)组相当。PEG-rh G-CSF 60μg/kg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 120μg/kg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7.0%、4.7%和11.9%,rh G-CSF 5μg·kg~(-1)·d~(-1)组为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3)。PEG-rh G-CSF 60μg/kg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120μg/kg组从化疗用药结束到中性粒细胞减少达到最低点的时间分别为(7.88±1.80)d、(7.88±2.12)d和(7.14±1.05)d,而rh G-CSF 5μg·kg~(-1)·d~(-1)组为(8.93±3.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PEG-rh G-CSF 60μg/kg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 120μg/kg组中性粒细胞减少从最低值达2.0×109/L以上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3.44±3.08)d、(2.47±1.79)d和(2.90±2.54)d,rh G-CSF 5μg·kg~(-1)·d~(-1)组为(4.02±4.0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2)。PEG-rh G-CSF 60μg/kg组、PEG-rh G-CSF 100μg/kg组和PEG-rh G-CSF 120μg/kg组和rh G-CSF5μg·kg~(-1)·d~(-1)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5.4%(41/43)、93.0%(40/43)、92.9%(39/42)和90.7%(3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2)。结论接受TAC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后48 h单次注射PEG-rh G-CSF 100μg/kg,不良反应程度轻。单次注射PEG-rh G-CSF 100μg/kg与连续注射rh G-CSF 5μg·kg~(-1)·d~(-1)比较,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安全性和疗效相当,推荐以PEG-rh G-CSF 100μg/kg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荷瘤裸小鼠研究抗癌药物筛选流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王强 《癌症》1991,10(3):187-189
本文报告的流程为:被筛选的药物用正常普通小鼠测定其LD_(50),而后取其1/10量注射于荷瘤裸小鼠腹腔,3天后再腹腔注射~3H-TdR30μci/鼠,18小时后取移植瘤、股骨和小肠制成匀浆测CPM值。根据被测组织中掺入的~3H-TdR量来评价被筛选药物的抗癌活性和毒性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身及腹腔化疗对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全身及腹腔化疗对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0×10~4MFC前胃癌细胞注入Balb/c小鼠腹腔内,建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模型。将小鼠分为3组:肿瘤对照组、全身化疗组入腹腔化疗组。全身化疗组经尾静脉注射5—FU1.0mg(0.1ml)只·天,腹腔化疗组注入腹腔5—FU1.0mg(0.6ml)/只·天,均连用5天。于第6日处死全部小鼠,腹水癌细胞计数。结果 肿瘤对照组、全身化疗组及腹腔化疗组游离癌细胞计数分别为1.78±1.05,0.52±0.29及0.26±0.19(单位10~5)。全身化疗组和腹腔化疗组较肿瘤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全身化疗组同腹腔化疗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全身化疗及腹腔化疗均可抑制、杀灭胃癌腹腔内游离癌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144)CeCl_3(7.4×10~5Bq,20μCi)一次皮下注入诱发Wistar大鼠纤维肉瘤的实验结果。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在实验结束时(12个月),中毒组大鼠纤维肉瘤的发生率为28%(14/50),而对照组未发  相似文献   

5.
叶华  吴琼  郭蒙  朱宇珍  郑学宝 《癌症进展》2013,11(1):68-70,81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scutellaria barbata polysaccharides,SPS)对C26荷瘤小鼠血清Th1/Th2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C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SPS作用10天后,通过眼眶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Th1亚群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亚群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结果 SPS 100 mg·kg~(-1)·d~(-1)、200mg·kg~(-1)·d~(-1)剂量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S可以调节荷瘤小鼠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6.
易晓芳  范士明  姚明  丰有吉 《肿瘤》2004,24(6):562-565
目的拓扑替康(TPT)静脉治疗卵巢癌疗效确切,但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反应限制了其应用.本文旨在通过体内实验探讨腹腔应用TPT治疗人卵巢癌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卵巢癌SKOV3ipl裸小鼠网膜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8组(10只/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TPT(1.5 mg/kg×2,3.0 mg/kg×2,6.0 mg/kg×2或10.0 mg/kg×1),或静脉注射TPT(6.0mg/kg×2或10.0 mg/kg×1);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顺铂(7.5 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计算给药各组抑瘤率;用流式细胞仪评价用药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结果TPT疗效优于顺铂,且呈剂量与途径依赖性,其中腹腔化疗优于静脉化疗(P<0.05),以腹腔单次大剂量TPT(10.0 mg/kg)冲击治疗效果最佳,抑瘤率达70.4%,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且裸小鼠耐受性好.TPT作用于SKOV3ipl细胞周期的各个时相,与给药浓度相关.TPT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的程度与拓扑替康疗效呈正相关.结论TPT腹腔化疗治疗人卵巢癌体内实验安全可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 5-氟脲嘧啶和顺铂联合腹腔灌注治疗胃肠道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30例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 ,11例合并腹水 ,常规腹腔穿刺 ,有腹水者放尽腹水 ,注入生理盐水150 0~ 2 0 0 0ml ,5-氟脲嘧啶 150 0mg/ (m2 ·d) ,第 1~ 5天 ;顺铂 80~ 10 0mg/ (m2 ·d) ,第 1天。以 5-氟脲嘧啶 50 0mg/ (m2 ·d) ,静滴 ,第 1~ 5天 ;顺铂 2 0mg/ (m2 ·d) ,静滴 ,第 1~ 5天 ,为对照组。两组均每3周重复 ,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肝转移癌 :腹腔化疗组有效率 4 3 3% ( 13/ 30 ) ,对照组有效率2 1 4 % ( 6/ 2 8)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癌性腹水 :腹腔化疗组有效率 90 9% ( 10 / 11) ,对照组 37 5% ( 3/ 8)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剂量 5-氟脲嘧啶和顺铂联合腹腔化疗是治疗胃肠道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尤其对合并癌性腹水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舒林酸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及DNA凝胶电泳观察舒林酸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舒林酸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n=24),r24h=0·914,P=0·037;r48h=0·921,P=0·041;r72h=0·907,P=0·028;诱导其凋亡,作用24h,对照组凋亡率为(1·5±0·3)%,3×10-4组凋亡率为(8·6±1·3)%,9×10-4组凋亡率为(27·0±1·7)%,P值分别为0·018和0·000;作用48h,对照组凋亡率为(2·8±0·7)%,3×10-4组凋亡率为(13·2±2·3)%,9×10-4组凋亡率为(37·1±2·9)%,P值分别为0·012和0·000。舒林酸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作用24h与对照比较,3×10-4处理组P=0·048,9×10-4处理组P=0·037,两组间比较P=0·041;作用48h与对照比,3×10-4处理组P=0·040,9×10-4处理组P=0·032,两组间比较P=0·044。结论:舒林酸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131)Ⅰ-Rituximab经瘤内注射对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131)Ⅰ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按预定治疗方案分别注入含有131I标记物,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依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31)Ⅰ-Rituximab瘤内注射组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131)Ⅰ-IgG瘤内注射组以及对照细胞组(P<0.05);~(131)Ⅰ-Rituximab不同剂量瘤内注射,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低于大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Rituxim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本室制备的抗腺癌肿瘤疫苗的抑瘤效果.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即抗腺癌肿瘤疫苗 环磷酰胺(Cyclo)组,其又根据抗腺癌肿瘤疫苗的不同剂量分为5组(0.1μg、0.5μg a、0.5μg b、15μg);对照组:0.9%NaCl a组,0.9%NaCl b组,BCG组及单纯Cyclo组.实验组自-57天起每间隔2周于鼠尾根部双侧皮下肿瘤疫苗免疫1次,此外在-45天给予实验组鼠腹腔注射Cyclo 3 mg/只;与此同时NaCl组相应给予0.9%NaCl注射液;BCG组除在-57天于尾根部双侧皮下注射BCG 0.25mg/只外,在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待肿瘤长径至0.8cm时,于肿瘤基底部注射BCG,剂量同前;单纯Cyclo组于-57天、-10天给予C57小鼠腹腔注射Cyclo 3mg/只.各组C57小鼠均于0天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5-FU联合应用对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分为4组,每组12只。分为善宁组,腹腔注射善宁(100μg·kg-1.d-1);善宁 5-FU组,注射善宁(100μg·kg-1.d-1) 5-FU(30mg·kg-1.d-1);5-FU组,注射5-FU(30mg·kg-1.d-1);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善宁组、善宁 5-FU组、5-FU组、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42.0%、86.2%、79.7%、0(P<0.05);MVD分别为2.3±1.4、0.9±0.5、12.1±4.3、13.5±5.1(P<0.05);AI分别为11.6±3.8、19.7±8.5、7.0±5.6、3.5±2.3(P<0.05);腹膜转移率分别为20.0%、0、50.0%、100%(P<0.05);肝转移率分别为20.0%、0、40.0%、85.7%(P<0.05);腹水发生率分别为10.0%、0、20.0%、28.6%(P<0.05);肺转移率分别为10.0%、0、20.0%、42.9%(P<0.05)。按照抑瘤由强到弱的效果排列顺序为善宁 5-FU、5-FU、善宁。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5-FU,比单独应用传统化疗药物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应用策略。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第1个周期中曾出现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者32例,化疗方案为AC、FEC100和EC方案。采用3种预防应用rhG-CSF的方法:皮下注射300μg/d,方法1为化疗后第2~15天注射;方法2为第3~10天注射;方法3为第6~13天注射。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1~3比较组和2~3比较组,在化疗的第2、3个周期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方法1的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化疗后无明显下降,在第16~18天时出现高峰。方法2的ANC化疗后出现短暂上升,第10~12天最高,之后下降较明显。方法3的ANC变化较平稳,无明显下降也无明显高峰;方法1和方法3的平均ANC最低值、ANC<2·0×109L-1持续天数及ANC减少症发生率均相似,方法2的平均ANC最低值明显低于方法3,P=0·033;方法1的骨骼肌肉疼痛和注射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方法3,P=0·023和0·029。结论:3种方法总体上均显示了预防化疗后ANC减少的作用,方法3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而言,是一种更好的预防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和长春新碱(VS)阻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分析三种不同阶段生长的非正倍体小鼠腹水肿瘤细胞,计算其细胞增殖率。实验用三种非正倍体小鼠腹水瘤JB-I,LIA_2和PNJ,腹腔接种5×10~6肿瘤细胞体内传代,潜伏期为8~10天。在接种后不同时间,注射细胞有丝分裂阻断剂VS(5 mg/kg),注射后在0、2、4、6和8小时分别抽腹水50μl,含有肿瘤细胞2-5×10~6。用FCM分析DNA含量,并在镜下计数有丝分裂细胞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DGFB链基因的TFO和VEGF的反义寡核苷酸AON对荷瘤大鼠脑胶质瘤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均在立体定向导引下行右尾状核区微量灌注20μL生理盐水中含1×106C6胶质瘤细胞。在细胞接种后第8天,实验Ⅰ组原位注射含TFO1·0mg的20μL生理盐水,实验Ⅱ和Ⅲ组则分别原位注射含TFO1·0mg AON0·125mg和TFO1·0mg AON0·250mg的20μL生理盐水。以后每隔72h原位注射相同剂量的药物,共注射3次。对照组仅在相同时间原位注射20μL生理盐水。实验3周时处死所有的大鼠,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PDGFB链基因(PDGF-B)、VEGF、PCNA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实验Ⅰ组的成瘤抑制率为53·1%,实验Ⅱ组为81·4%,实验Ⅲ组为93·1%,三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O对胶质瘤细胞PDGF-B、VEGF和PC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FO能使胶质瘤细胞凋亡增加。联合应用TFO和AON能更好地抑制PDGF-B、VEGF和PC-NA的表达,使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进一步降低,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结论联合应用TFO和AON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增殖,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CT灌注成像在研究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血供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Shi GF  Wang SJ  Wang Q  Xu Q  Li RX  Du Y  Wang YN  Li YK  Yang L  Zhang JJ 《癌症》2006,25(7):849-854
背景与目的:肝脏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尤其是胃肠道肿瘤易转移到肝脏。肝转移癌的早期发现对其诊治和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使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大鼠Walker-256微小转移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2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细胞含量2×107)制备成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为实验组;10只大鼠经脾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实验组中随机选取10只注射瘤细胞前的大鼠作为空白自身对照组。CT灌注扫描后用斜率法计算得到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arterial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veinperfusion,PVP)、肝灌注指数(hepaticperfusionindex,HPI)、总肝灌注量。病理学检查HE染色证实转移癌的存在。结果:实验组中有19只大鼠发现转移灶,直径0.5~6.6mm。各项参数值组间比较:实验组大鼠HAP[(97.67±31.42)ml·min-1·(100ml)-1],明显高于对照组[(43.35±17.39)ml·min-1·(100ml)-1]和空白组[(40.77±18.91)ml·min-1·(100ml)-1],差异具有显著性(F=47.84,P<0.0001);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PVP[(295.49±61.85)ml·min-1·(100ml)-1]明显低于对照组[(385.7±71.25)ml·min-1·(100ml)-1]和空白组[(362.73±78.56)ml·min-1·(100ml)-1],差异具有显著性(F=14.10,P<0.0001),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无显著性。总肝灌注量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没有差异(F=1.39,P=0.255)。结论: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表现为肝动脉灌注量的增加和门静脉灌注量的降低。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评价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早期诊断肝脏转移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供体硝酸异山梨酯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①体内实验:以HepA肿瘤细胞接种小鼠左侧足垫制作荷瘤动物模型。小鼠连续腹腔注射ISDN,200μg/只,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作为对照。给药后7d、14d观察尿液NO2- NO3-含量、肿瘤大小。②体外实验:将HepA肿瘤细胞培养于含2μg/ml、10μg/ml、100μg/mlISDN的培养液中48h,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程度。[结果]①ISDN组小鼠尿液NO2- 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SDN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和P<0.01)。②3种浓度的ISDN可降低培养HepA肿瘤细胞增殖,在10μg/ml、100μg/ml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以100μg/ml浓度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NO供体ISDN可抑制肿瘤的生长,NO对肿瘤细胞增殖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Sikic 等发现连续皮下注射博莱霉素的Lewis 肺癌小鼠比间断皮下注射的动物生存期更长;肿癌生长速度更慢。本文研究连续腹腔注射(C.i.p)或间断腹腔注射(I.i.p)博莱霉素对白血病小鼠脾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C.i.p 在提高博莱霉素抗白血病活性上与合理的血浆动力学有关。实验中给DBA/2小鼠iv 10~6P_(388)腹水癌细胞,Ⅰ.i.p 组动物于接种癌细胞的1~6天,每日ip 博莱霉素(2~10单位/公斤/日),C.i.p 组于第1天腹腔内埋藏  相似文献   

18.
变构蛇神经毒(modified dotoxified neurotoxin,MN81)是用氧化修饰法,氧化修饰眼镜蛇和银环蛇毒素得到的运动神经元病治疗药物。本文探讨MN8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BALB/c小鼠,雄性,体重20±2 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军医动字95012)。1.2 药品及试剂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Sigma产品);RPMI 1640培养基(GIBCO产品);N-1-萘乙二胺盐酸盐(分析纯)、磺胺(分析纯)(北京芳草医药化工研制公司);其它均为分析纯试剂。 MN81注射液:医院制剂,批号为20000107;规格为l mg/2ml;以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将该注射液稀释至实验用浓度。1.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NaNO2 6.9 mg,加水至100.Oml(1mmol/L),分别精密吸取1 mmol/L NaNO2液0.5,1.0,1.5,2.0 ml,加水至10.0ml(50,100,150,200 nmol/L);各液100μl,加Griess试剂(含1%磺胺、0.1%N-1-萘乙二胺盐酸盐、2.5%磷酸)100μl,室温放置10min,在酶标仪(∑960)上490 nmol/L处测定各孔吸收度值;以浓度值(C)为横座标、相应的吸收度值(A)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为:C(nmol/L)=210.2293A+1.0240.r=0.99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采集儿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单个核细胞(MNC)或全自动外周血干细胞(AutoPBS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10例患儿临床资料,年龄3~10岁,体质量15~31 kg。MNC组5例,AutoPBSC组5例。结果:共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5次,平均采集2.5次(1~4次),MNC组采集10次,AutoPBSC组采集15次。采集前干细胞数[中位数(范围)]MNC组为19.3/μl(3.5~129.0/μl),AutoPBSC组为9.4/μl(2.2~38.7/μl);单次采集获得CD34 +细胞数MCN组为1.22×10 6/kg(0.18×10 6/kg~6.30×10 6/kg),AutoPBSC组为0.85×10 6/kg(0.13×10 6/kg~2.64×10 6/kg)。相关性分析显示,采集获得CD34 +细胞数和采集前干细胞数呈正相关(AutoPBSC组: r=0.921, P<0.01;MNC组: r=0.833, P=0.003)。采集效率MNC组为5.4%(3.4%~11.2%),AutoPBSC组为10.4%(4.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63, P=0.031)。 结论: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采集儿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优于MNC程序。  相似文献   

20.
Zhong H  Han B 《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0):937-941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否可以逆转肿瘤的免疫逃逸尚未得到肯定的回答。本研究旨在探讨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参与逆转肺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应用流式单抗TAP-1、TAP-2检测分析3LL细胞株(Lewis肺腺癌细胞)和经紫杉醇5×10-8mol/L处理的3LL细胞株抗原肽转运体(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的表达;体内实验中,3LL细胞经尾静脉注射成瘤,8d后化疗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紫杉醇:0.0125mg/只;对照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设立空白对照组;21d后取各组小鼠的肺部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三染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结果经紫杉醇处理的3LL细胞高表达TAP-1(5.68%±0.65%)和TAP-2(89.54%±4.8%),明显高于3LL细胞组TAP-1(1.93%±0.25%)和TAP-2(67.78%±5.08%)的表达(P分别为0.006和0.036);体内实验中:荷瘤小鼠肺部肿瘤中Treg细胞的表达(25.46%±2.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小鼠(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