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药复方壮通饮对脑梗死模型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归巢后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2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壮通饮治疗组、正常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于术后1、3、7、14、21、28d这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rd U、Nestin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MBP、SYN的阳性细胞数目。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MBP、SYN阳性细胞大量表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海马区少量Brd U、Nestin阳性细胞。模型组和壮通饮治疗组Brd U、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增多,MBP、SYN阳性细胞表达减少。壮通饮治疗组Brd U、Nestin、MBP、SYN阳性细胞表达量多于模型组,Brd U、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在第7天达到高峰,MBP、SYN阳性细胞表达于第14天达到高峰。结论:壮通饮可以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并发挥正常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相应处理,于术后1 d、3 d、7 d、14 d、21 d、28 d 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Nesti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MBP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Nestin标记阳性细胞,而脑缺血大脑皮质和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MBP标记阳性细胞,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Nesti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MB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大鼠Nestin、MB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7 d时Nesti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 d时MB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示此为其促进受损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归巢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rd U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Neu 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Brd U标记阳性细胞,与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 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 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 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 U、Neu 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且第7天时Brd 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天时Neu 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诱导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11)
目的观察醒脑通络片(黄芪、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醒脑通络片小、中、大剂量组5组,每组各24只,采用线栓法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后3、7、14、28 d时,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海马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仅有少量Brd U、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及醒脑通络片各组再灌注3 d后Brd U、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多,7~14 d达高峰,28 d明显下降。和模型组比较,醒脑通络片各组Brd U、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或0.01)。醒脑通络片各组在再灌注14和28 d神经功能均显示恢复,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醒脑通络片可以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可能为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8,(11)
目的观察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1. 65 g/kg),再灌注后24 h灌胃给药。给药后第1、7、14天,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各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处死,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颗粒下层区(SGZ) Brd U、Brd U/Nestin、Brd U/Neu N、Brd 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养阴通脑颗粒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P 0. 05,P 0. 01),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第1、7、14天Brd 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Brd U/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1);第14天Brd U/Neu 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可通过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促进其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同时能减轻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发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GFAP、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域GFAP、SY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第14天时GFA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中药经验方,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有显著疗效。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组织的后备细胞,并能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使神经元发挥正常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 NSC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远隔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用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脑梗死组仅作MCAO缺血再灌注处理;电针组选取"百会"和"大椎"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治疗后第1、7、14天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在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分离出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组织e NSCs增殖与分化表达。结果 (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在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在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2)Brd U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比较,脑梗死组缺血侧海马CA1、CA3、DG处Brd U阳性细胞数在第1、7、14天均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Brd U阳性细胞数均增多(P0.05)。(3)Nestin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海马齿状回Nestin阳性细胞数在第1、7、14天均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Nestin阳性表达增加,但仅第7天差异明显(P0.05)。(4)DCX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第1、7天DCX阳性细胞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第7、14天DCX阳性细胞增多(P0.05)。(5)Neu N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海马齿状回Neu N阳性细胞表达在第1、7、14天均增加,但仅第14天时差异明显(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Neu N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但仅第1、14天时差异明显(P0.05)。(6)GFAP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缺血侧海马齿状回GFAP阳性细胞表达在第1、7、14天均明显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不显著,仅第14天时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鼠脑梗死后海马区存在e NSCs增殖与分化,电针治疗可促进脑梗死后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促进脑梗死海马区e NSCs增殖与分化,抑制e NSCs过度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及早长时程促进e NSCs分化为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仙通络方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吡拉西坦片灌胃),芪仙通络方组(芪仙通络方灌胃);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 uridine,Brd U)腹腔注射标记脑内增殖细胞,造模后3,7,14,28 d,分别采用免疫荧光Brd U/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 antigen,Neu N),Brd 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双标法检测缺血海马区新生的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并计算其双标阳性细胞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术后7,14,28 d,芪仙通络方组、吡拉西坦组Brd U/Neu N,Brd U/GFAP双标阳性细胞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且各时间点芪仙通络方组Brd U/Neu N阳性细胞均高于吡拉西坦组(P0.05),而仅在术后7 d,芪仙通络方组Brd U/GFAP双标阳性细胞率高于吡拉西坦组(P0.05),随后均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术后各时间点芪仙通络方组、吡拉西坦组缺血脑内BDNF表达均升高(P0.01),芪仙通络方组BDNF表达于术后3 d达到高峰,之后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吡拉西坦组(P0.05)。结论:芪仙通络方可促进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明显,而早期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及上调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仙通络方组(全方组)、补肾活血拆方组(拆方1组)、益气温阳拆方组(拆方2组)和胞磷胆碱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第3日开始灌胃给药,同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脑内增殖细胞,每日1次,连续12d。于造模后第3、7、14日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巢蛋白(Nestin)/Brd U、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oublecortin,DCX)/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Brd U双标阳性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Nestin/BrdU、DCX/Brd U和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评分和p-p38MAP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 U和Neu 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p-p38MAPK蛋白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第7、14日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U、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全方组作用最显著(P0.05)。全方组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U、Neu 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p38MAPK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可改善脑梗死大鼠受损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侧室管膜下区p38MAPK活化、上调内源性神经发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通过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和C组(艾灸组)。每组再分3 d、7 d、14 d、21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各组均取大鼠百会、太阳(双)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腹腔注射Brdu来标记增殖的细胞,根据TTC染色和HE染色来了解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DG和SVZ区这两个神经生发中心增殖细胞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随时间点不同的表达变化,并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组比较,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同一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可以促进室管膜VZ区与海马DG区Brd 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强,3 d时开始增加,7 d时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C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艾灸可以促进室管膜VZ区与海马DG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强,3 d时开始增加,7 d时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C组Nestin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艾灸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Brdu、Nestin阳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巨刺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造模组,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患侧针刺组、巨刺组,每组10只,以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患侧针刺组针刺人中、百会及电针患侧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巨刺组针刺人中、百会及电针健侧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区Brd U阳性细胞数和Nestin平均灰度值。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rd U阳性细胞数增加,Mestin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患侧针刺组、巨刺组Brd U阳性细胞数增加,Mestin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巨刺组阳性表达Brd U阳性细胞数增加,Mestin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结论巨刺治疗能促进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提示这可能是巨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补阳还五汤组,给予不同处理,分别于1 d、7 d、14 d和28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脑内海马区存在一定的Brd U、v WF阳性细胞,脑缺血7 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补阳还五汤组可显著增强Brd U的表达,在第7 d、14 d时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NSCs移植组和移植联合中药组,给予不同处理,分别于第1d、7d、14d和28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脑内海马区存在一定的Brd U、v WF阳性细胞,脑缺血7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移植联合中药组Brd U、v WF的表达显著增强,在第7d和第14d时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天麻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 1和CA 3区神经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素组和电针+天麻素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左侧"合谷"穴和"曲池"穴,刺激30min;天麻素组按10mg/kg剂量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电针+天麻素组给予电针与天麻素治疗。各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 1和CA 3区Nestin、GFAP及NSE的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 1和CA 3区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素组和电针+天麻素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电针+天麻素组Nestin阳性细胞数较电针组及天麻素组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 1和CA 3区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素组和电针+天麻素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电针+天麻素组GFAP阳性细胞数较电针组及天麻素组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SE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素组和电针+天麻素组NSE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电针+天麻素组NSE阳性细胞数较电针组或天麻素组增加(P0.05)。结论:电针与天麻素均可显著促进缺血侧海马CA 1和CA 3区eNSCs的增殖,抑制脑缺血后GFAP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增殖的eN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电针与天麻素结合作用更显著,这可能是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有效的神经再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究其与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关系。方法:选用72只体重在200~220 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分术后1 d、7 d、14 d等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有6只。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T9~T10段脊髓急性中度损伤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rd U/nestin阳性细胞的共表达,用BBB评分反映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结果: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BBB评分和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BBB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夹脊电针干预后,Brd U/nestin表达增多,BBB评分提高,促进了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堵塞(MCAO型)所致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蒸馏水灌胃)和柔肝通络汤组(柔肝通络汤灌胃),其中按照缺血2 h再灌注6 h、1 d、3 d、7 d、14 d各分为5个亚组,每组6只。动态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脑组织内增殖细胞,分别采用BrdU/NeuN神经元核抗原(Neu N)、BrdU/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大脑皮质缺血区域新生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计算阳性细胞数目。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柔肝通络汤组术后3、7、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 0.05);柔肝通络汤组BrdU、BrdU/NeuN的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升高(P 0.05),BrdU阳性细胞数在第7日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BrdU/NeuN在第3~7日增加迅速,第7日后增加缓慢;给药后BrdU/GFAP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P 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中的作用及补阳还五汤促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将野生型(wild type,WT)和小凹蛋白-1基因敲除小鼠(caveolin1 gene knockout,Cav1 KO)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Brd U标记增殖细胞,干预7 d后,采用免疫荧光Brd U/Nestin双标法检测小鼠缺血侧海马NS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法检测Notch1、Hes1m RNA表达。结果 MCAO法成功复制了小鼠脑缺血模型;WT模型组、补阳组和KO模型组、补阳组缺血侧海马Brd 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Notch1、NICD、Hes1蛋白表达及Notch1、Hes1m RNA表达均增加,与相应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WT模型组要高于KO模型组(P0.05),WT补阳组要高于WT模型组和KO补阳组(P0.01,P0.05)。结论Cav1/Notch1/Hes1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后海马NSCs增殖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上调Cav1/Notch1/Hes1通路活性是补阳还五汤促进缺血海马神经再生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光义  陈斌  陈睿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1010-10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巢蛋白(Nestin)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另设假手术组。观察中药对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SVZ区)Nestin和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VZ区Nestin和EG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SVZ区Nestin和EG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结论:脑缺血后EGF、Nestin的表达出现增高,说明EGF、Nestin参与神经元内源性保护;中药能明显提高Nestin和EGF在缺血脑内的表达,从而保护神经元、修复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神经中枢损伤后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30只。假手术组按照造模组大鼠手术方法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术后不做缺氧处理,另外两组根据Rice法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分别于3天、7天、14天将10只小鼠随机选取出来,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5-溴脱氧尿核苷(Brd U)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数进行观察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造模组、头穴丛刺组小鼠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且头穴丛刺组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造模组、头穴丛刺组小鼠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且头穴丛刺组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刺激能够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与大脑皮层区内源性Brd U和NSCs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20.
王光义  陈睿  陈斌 《四川中医》2007,25(10):14-16
目的:观察中药三七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巢蛋白(Nesti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另设假手术组。观察中药三七对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SVZ区)Nestin和大脑皮层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VZ区Nestin和大脑上层(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SVZ区Nestin和大鼠皮层(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结论:脑缺血后BDNF、Nestin的表达出现增高,说明BDNF、Nestin参与神经元内源性保护;中药三七能明显提高Nestin和BDNF在缺血脑内的表达,从而保护神经元、修复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