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大顺  王春兰 《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71-1072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4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情况,疗程6周。结果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显效率67.5%,有效率87.5%。结论西酞普兰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西酞普兰(20 mg/d)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培酮(0.5~2.0mg/d),共28例.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共26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60.7%,痊愈和显效占50.0%;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26.9%,痊愈和显效占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氟西汀组31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映.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7.4%,氟西汀组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8%,氟西汀组51.62%,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比氟西汀起效更快更安全,适合作为老年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及副反应.方法对36例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并舒必利组患者显效率72.1%.单用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44.4%,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两者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结果 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的SDS问卷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平均起效时间(5.13±1.10) d,舍曲林组平均起效时间(14.21±2.87)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为新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1],而西酞普兰在SSRI中选择性最强,为了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将两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60例,对照组(西酞普兰)6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d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显效率为90%,与西酞普兰(93.3%)相当(P〉0.05);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肝解郁胶囊的TESS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西酞普兰(P〈0.01),舒肝解郁胶囊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西酞普兰(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抑郁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为 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较高.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组见效较快,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后抑郁症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第1周草酸艾司两酞普兰组的症状明显轻于氟西汀组(P<0.01),第2周末两组HAMD减分率无显著差异.2.经过6周治疗后,草酸艾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4.26%,治愈率分别为52.6%、49.8%,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不显著.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轻.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有肯定疗效,不良反应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微,老年患者对其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联合氯硝西泮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西酞普兰联合氯硝西泮组(研究组)及西酞普兰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率63%,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率46%,有效率93%,疗效相当。仅在治疗1周末研究组减分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见不良反应有多汗、心悸,对照组多为失眠,但都比较轻微。结论西酞普联合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比单用西酞普兰起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于海梅 《健康研究》2015,(2):216-217,219
本研究采用初始剂量5mg/次、10mg/次、20mg/次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探讨和分析采取不同起始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初始剂量控制在10mg/次,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闫嵋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019-4020
目的比较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及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scl-90,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合并组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更为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采用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和安慰剂治疗,在入组时(第0天)和第7、14、21、28、42、56天分别评定HAMD和TESS,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第l周末时,研究组的HAMD评分下降了(29.65%),高于对照组(12.04%),其差异保持到研究结束,表明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起效迅速;研究组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85.0%,高于对照组(51.7%)(X^3=15.93,P=0.001)。结论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或加重。  相似文献   

14.
刘红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39-1939
目的 分析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抑郁症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CCDM-3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10mg-20mg/d,对照组行氢溴酸西酞普兰20mg-50mg/d,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83.3%,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数据对比P<0.01(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氢溴酸酞普兰治疗抑郁症都具有肯定性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效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在西酞普兰(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5~2.0mg/d)。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48/。TESS评分,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组分别为(5.36±1.68)分和(7.82±2.91)分,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6.
班娜  崔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303-230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29例为研究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9例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为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以研究组疗效较好而快(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且起效快,不增加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古法针刺配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采用古法针刺配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古法针刺配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抑郁症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28例患者采用采用西酞普兰药物治疗,B组29例患者采用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口服治疗,C组29例患者采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抑郁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43%、93.12%、93.12%.B组、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C组患者与A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A组、B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27.59%、27.59%,三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治疗抑郁症.其疗效见效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韩天明  肖玉瑛  洪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29-6530,653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年满60岁以上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监测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疗程6周.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痊愈率46%,显效率76%,氟西汀组痊愈率40%,显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1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16%,氟西汀组不良反应率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显效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易耐受,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中运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运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运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分析不同治疗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抑郁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比对照组74%的比例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等评分方面,观察组护理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为36%,与对照组32%等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组间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中运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抑郁状况,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对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