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5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预防、抢救和治疗。方法:回顾过去五年中56例出血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出现产后出血采取积极果断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加强产前保健,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2小时的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的不同影响因素并给予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282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65例,其发生率为2.3%。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46例(70.76%),其次胎盘因素12例(18.46%)。分娩方式等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3934人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8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因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抢救措施及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马山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4 238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并对产后出血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06%。45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剖宫产率增加、急产和产程偏短。结论产后出血与各种因素有关,加强产程观察对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常见而又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也是目前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产后出血中,以产后弛缓性出血最为常见。因此,研究讨论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1993年7月-2005年7月我站发生产后弛缓性出血75例,引官腔徒手搔爬术止血迅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发生产后出血的2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12月25日至1997年12月25日为第一阶段;1997年12月25日至2002年8月25日为第二阶段。分析两阶段产妇出血量、出血原因及剖宫产率,结果:第一阶段分娩总数4909例,剖宫产540例.剖宫产率11.00%,发生产后出血147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99%。第二阶段分娩总数3733例,剖宫产522例,剖宫产率为13.98%,发生产后出血12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3.24%。26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168例,占62.7%,胎盘粘连70例,占26.1%,胎盘植入3例,占1.l%,产道损伤17例.占6.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3.7%。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率增高,可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产后出血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3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7570%,胎盘因素占12.5%,软产道损伤占9.4%,凝血功能障碍占1.5%,子宫破裂占1.6%。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8.
刮宫术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各种原因的刮宫手术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科并发症,导致产后出血,现将2002年1月。2006年月10月在我院分娩的1760例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以探讨刮宫术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我院产科2002年11月-2004年10月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此期间实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此期间我院产科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较有关报道低。结论采取系列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孕产妇的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61例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结果61例患者中有1例因出血过多切除子宫,其余60例痊愈。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83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率,并对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83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策略,为今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2%,胎盘因素占24%,软产道损伤占12%,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及分娩中损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各种原因及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综合用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7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75.0%),胎盘因素(15.3%),软产道损伤(8.9%),凝血功能障碍(0.8%)。结论做好产前心理护理、产时和产后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00例,发生率为6.56%。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41.02%,胎盘因素占38.11%,产道损伤占6.80%,凝血功能障碍占1.46%。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孕周、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姚桂仙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322-1322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各种原因的刮宫手术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科并发症,导致产后出血。现将2003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40例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以探讨刮宫术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11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11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0%。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71.30%),其次是胎盘因素(16.52%)、凝血功能障碍(7.83%)及软产道撕裂(4.35%)。结论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预防在先,加强产前保健及产程观察及产后监护,对已发生产后出血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护理,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刘静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95-119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3%。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90%,胎盘因素5%,轻度产道裂伤3.95%,由于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1%。结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应加强围生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对产后出血原因作出明确的诊断,采取及时和正确的处理,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剖宫产分娩日益增加,剖宫产由于手术的原因,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我院2005年6月—2006年1月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采用了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效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宛玲 《临床医学》2007,27(2):84-85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2%,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对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发生的32例产后出血的分析,结合本人的体会,浅谈一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我院5年间发生的24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995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我院分娩总数2632例,其中阴道分娩1842例,剖宫产780例,产后出血142例,晚期产后出血24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资料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6.4岁,其中阴道13例,剖宫产分娩11例。2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与分娩方式的关系见附表。 两种分娩方式的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