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及比较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取尽结石,检查胆总管下段通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胆管。结果胆总管1期缝合患者,49例胆总管结石,5例探查结果阴性,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肝内外胆管无异常。术后4例少量漏胆,进行保守治疗,全组术后9d-12d治愈出院;对术中T管引流患者,54例胆总管结石,术后7例胆漏,17例T管周围炎,9例T管胆瘘形成,全组术后15-32d治愈出院。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已取尽,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证实肝内外胆管无异常,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管一期缝合较之T管引流安全、节约、有教。  相似文献   

2.
韦和平 《广西医学》2005,27(9):1367-1369
目的 评价内史撑引流管在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符合要求并需行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用内支撑管经Oddi’s括约肌作胆总管引流,并与行T管引流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腹痛、黄疸、胆漏、胆管出血、胆管感染、胆管梗阻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生胆漏4例,其中2例为T管周围漏,2例为拔T管后胆漏。观察组术后平均拔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无胆道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支撑管引流充分,能有效减少T管引流的并发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并应用得当,即可安全、有效地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3.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3-15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共125例,根据术中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对照组8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拔管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选择性放置双肩猪尾巴内支架管(以下简称支架管)及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把支架管通过导丝将其远端置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结果 术后支架管随粪便自行排出,平均排出时间为14(10~18) d,3例术后出现血清淀粉酶短暂性轻微升高.无胆漏、堵管、提前脱管或支架管滞留胆道等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中经导丝向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内放置自行脱落的支架管既方便又安全,是有效的胆道引流的方法.放置支架管,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可减少放置"T"型管引流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65例(对照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胆管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无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置T管胆总管缝合组,在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0):106-10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腹腔镜165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临床疗效,其中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共76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89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引流时间、胆漏、残石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及输液量比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组比引流组住院时间更短、输液量更少,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较简便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同的探讨经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及其可行性.方法对8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经术中胆道镜探查后选择性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不放置T管引流是安全的,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为2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135例,“T”管引流16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腹腔硅胶引流管内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吻合口瘘的效果,促进其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普外科复杂手术中预先放置32#硅胶引流管,当术后发现吻合口瘘后,及时在硅胶引流管中置入冲洗管、引流管和进气管来进行持续冲洗引流,观察冲洗引流液的性质和进出平衡等,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腹痛、发热等,记录瘘的愈合时间。结果:腹腔引流管内置管持续冲洗引流后,所有7例患者可在自然住院日内出院,明显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保证重大外科手术患者顺利痊愈。结论:引流管内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一种有效方法,简单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胰的淋巴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6具新鲜胎儿尸体上,用300g/L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器官内注射观察了胰的淋巴流向.胰周局部淋巴结有12群,胰头淋巴主要汇入胰十二指肠前上淋巴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而胰体、尾的淋巴则主要汇入胰上淋巴结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肝脏肿瘤淋巴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在40例新鲜的足月胎儿和新生儿尸体上,对肝表面浆膜下和肝实质进行间接淋巴管注射。结果:无论是肝浅层还是深层的淋巴都有上升或下降二种去向;上升者穿膈注入胸腔内的淋巴结,下降者经肝淋巴结、贲门淋巴结等注入腹腔淋巴结。结论:根据肝脏的淋巴流向,肝的肿瘤细胞或细菌,既可转移到腹腔淋巴结,也可经淋巴管漫延到胸部甚至颈部的有关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锥孔引流和传统钻孔引流术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以明确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找出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最佳方法。方法锥孔组86例患者采用床边直接锥孔冲洗引流,钻孔组82例患者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两组患者术后2~3 d复查头颅CT,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诉改善、术后继发血肿及复发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孔组平均手术时间(35±5)min,少于钻孔组的(60±8)min;锥孔组平均住院日(6.5±0.5)d,少于钻孔组的(10.5±1.0)d;锥孔组颅内积气发生率明显少于钻孔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孔引流手术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崔玉光  陈冰  吕成林 《中国厂矿医学》2013,(12):1296-1297,1300
目的探讨脑室内积血的不同治疗方法,以期降低脑室内感染率,达到脑室内积血更有效的引流。方法对164例脑室内积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EVD)术(75例)及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术(89例)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0d时,EVD+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感染率2.2%,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2.0%(P〈0.05);脑积水发生率4.5%,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3,3%(P〈0.05);生活自理率68.5%,明显高于单纯EVD组的50.7%(P〈0.0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脑室内积血患者,采用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优于单纯EVD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