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珂宏  胡梦婷  李孟  范晖  黄钢花 《新中医》2023,55(19):120-124
目的:观察健儿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力、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儿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胃动力指标[神经肽Y (NPY)、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OT、GAS、NPY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MOT、GAS、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儿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厌食症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胃动力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泉州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评分、血清胃功能指标〔血栓烷素 B2(TXB2)、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水平、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OT)、 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8 %,高于对照组的 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 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 RSI、RF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 TXB2、PGⅡ 低于对照组,PGⅠ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个月 后观察组患者的 GAS、MOT 高于对照组,VIP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柴胡疏肝散 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胃功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炎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CAG伴胆汁反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消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以及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胃脘灼痛、口苦烧心、胃窦糜烂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TL水平均升高(P0.05),GAS、PGⅠ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AS、PG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GF、SOD水平均升高(P0.05),TNF-α、MDA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EGF、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24 h反流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消瘀方治疗CAG伴胆汁反流可改善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机体炎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
刘兴勤  江超先  张莉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00-1300,131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MTL、GAS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组上升更显著。结论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能调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浆MTL、GAS含量,从而促进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CAG患者80例,依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行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雷贝拉唑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变化评分、胃肠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胃黏膜病理变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EGF、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5/40)与对照组(7.50%,3/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时LES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ESP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E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通过改善LESP减少食管酸反流,且LESP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竹欣胃汤辅助治疗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8例BR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黄竹欣胃汤辅助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elin)、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同时,观察组胃脘灼痛、嘈杂反酸、腹胀和口苦纳差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AS、IL-6、IL-8、TNF-α、VIP、PG I和PG I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hrelin和血浆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黄竹欣胃汤辅助治疗BRG,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证候和机体炎症反应,降低GAS并提升MTL水平,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安阳市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24例CAG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激素水平[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2)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GAS、MTL、PGⅠ均高于治疗前,PG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CAG效果良好,可调节患者胃肠激素及胃蛋白酶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芩汤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黄芩汤组。假手术组行伪手术,其余各组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2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0.175 mg/ml),黄芩汤组给予黄芩汤浓缩液(0.618 g/ml)治疗。每周空腹称质量1次。术后5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食管称重后计算食管系数,肉眼观察做大体评分,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制备食管组织匀浆,测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醇(MDA)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中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较模型组,黄芩汤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值显著,食管系数降低明显,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改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组能降低食管中MDA含量和提高食管SOD活力,可升高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且降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论黄芩汤方能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保护食管黏膜,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制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具有防治大鼠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华丽 《新中医》2024,56(3):33-38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 例胃络瘀阻型Hp 阳性CAG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 照组各80 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摩罗丹口服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后Hp 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 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 素(MTL)、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 含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78.7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Hp 转阴率为93.75%,对照组Hp 转阴率为81.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 4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6)。治疗后,2 组血清GAS、SS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MTL 水平均 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血清GAS、SS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L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PGⅠ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G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研究组血清PGⅠ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G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2 组药物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胃络瘀阻型Hp 阳性 CAG 临床疗效水平,增强Hp 清除效果,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水平,且不增加药物 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