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辅助治疗在Ⅲ B 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4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97 例Ⅲ B 期或Ⅳ期 NSCLC 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8 例)和观察组(49 例)。对照组予以 PC 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予以埃克替尼辅助 PC 方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免疫指标(CD8+、 CD3+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1.43 %)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 清 CYFRA21–1 与 CEA 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CD8+ 水平低于对照 组,而 CD3+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埃克替尼辅助 PC 方案化疗治疗Ⅲ B 期或Ⅳ期 NSCLC 患者,可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指标,进而提高疾病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62 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2 例,其 中对照组使用三线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 抗原(CA)199、CA125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70 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铂类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 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铁蛋白(SF)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 联合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54.00 %,高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总生存平均时间为 (13.05 ± 2.15)个月,长于对照组的(8.78 ± 2.4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 皮疹、白细胞下降及转氨酶升高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8.00 %,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 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期,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火针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皮肤医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 及瘙痒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77.78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 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4 %,低于对照组的 2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火针联合丙酸氟 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安阳市肿瘤医院在 2018 年 6 月 至 2019 年 5 月期间诊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针对性抽取采用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 26 例作为对照组,针对性抽取采用化 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 26 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 制率(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34.6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 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 者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甲胎蛋白、血清总胆 红素等指标影响等,收集临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医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经皮经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总有效率、生存率以 及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AFP、ALT、T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FP、ALT、TBI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随访初期 6 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 > 0.05);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患者在 12 个月、18 个月 及 24 个月后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介入治疗中晚期 PHC 可以帮助患者有 效降低 ALT、AFP、TBIL 值,同时提升疗效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 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联勤保障 部队第 983 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晚期 NSCLC 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 NP 方案化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 率、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99(CA)、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 原(CEA)〕水平、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 97.50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后、3 周后,观察组患者 KP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3 周后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 VEGF 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 3 周后,观察组患者 CEA、CA199、CA125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NSCLC 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 NP 方案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在临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79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40 例,对照 组 39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化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式,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发 生率、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00 %,低于对照组的 35.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7.50 %,高于对照组的 30.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提高率为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71.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 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抑制肿瘤转移或恶化,提高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控制 病情进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 MM 并接受治疗的患者 51 例,其中 26 例使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为观察组,25 例使用 常规化疗方案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淋巴细胞 CD3+、CD4+、CD4+ /CD8+ 水平及淋巴单核细胞 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单核细胞比、CD3+、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治 疗后淋巴单核细胞比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 80.76 %,高于对照组 的 5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硼替佐米治疗 MM 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祥 符区第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4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70 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替米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6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基酸(Hcy)、 C 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00 %, 低于对照组的 31.4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 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评估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疗法在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 障部队第 900 医院莆田医疗区 2016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79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为对照组(39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临床控制率〕、不良反应(腹泻、 皮疹、血小板及白细胞降低等)发生率和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 细胞角蛋白 21–1(CYERA21–1)〕、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A(IgA)、CD4+ /CD8+ 〕 变化。结果:经过 4 个周期的治疗,观察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 SCCA、CEA、CYERA21–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G、IgA、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内均出现腹泻、皮疹、血小板及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10.00 %)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 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疗法治疗肺癌的临床控制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其免疫功 能,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与阿替普酶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9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尤瑞克林与阿替普酶联合方案将患者分 为对照组(49 例:阿替普酶治疗方案)与观察组(49 例:尤瑞克林与阿替普酶联合使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给药治疗 2 周后平均血流速度(MFV)、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等相关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96 %)高于对照组(79.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0.20 %)低于对照组(24.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 患者尤瑞克林与阿替普酶联合使用方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阿替普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多西他赛和阿帕替尼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 中心医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三线和以上治疗应用阿帕替尼或多西他赛的晚期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50 例患者行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 50 例患者行多西他赛化疗,比较两 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 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帕替尼 对三线和以上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价值可行,效果优于多西他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 SOX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荣军医院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 83 例,其中 44 例给予阿帕替尼联合 SOX 方案为观察组,另 39 例给予 SOX 方案化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QLQ–STO 22)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 84.09 %,高于对照组的 5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EGF 水平及 QLQ–STO 22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EGF 水平 及 QLQ–STO 22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帕替尼联合 SOX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 VEGF 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益气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临床症状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值变化、血 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总疗效为 88.57 %,高于对照组的 6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 94.29 %,高于对照组的 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症状总积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 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 中心医院 2015-2019 年期间收治的 100 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予以对 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变化、 外周血象变化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2 受体(IL–2R)、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 疗总有效率为 82.00 %,高于对照组的 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象变 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2R、TNF–α 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治疗中晚期 NSCLC 患者中,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蓬莱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9 月间收治的 1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治疗后 3 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 Barthel 指数(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研究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 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晚期胃癌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取化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疾病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 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KPS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疾病总缓解率为 91.67 %,高于对照组的 7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禹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9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9 例予以吉非替尼治疗, 观察组 49 例予以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存情况、生存质量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 变化。结果:疗程完成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 85.71 %,比对照组的 63.27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比对照组长,且观察组治疗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 表肺癌分表(FACT–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比 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相较于单独应用吉非替尼,采用吉 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提升疗效,并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其生存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