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4月-7月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云南临沧云县汉族618名自然人群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提示:1、云县汉族HP感染率及HP感染与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导相似。2、支持HP感染的动物源性理论。3、饮水可能是HP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4、HP感染的流行模式和已知粪-口传播的甲型肝炎相似。5、吸毒是影响HP感染的重要因素。6、食用大蒜是HP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彝汉族聚居地区胃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Hp感染是否存在民族差异.方法1994年4月-7月用整群抽样收集和调查云南云县彝族(n=466)、汉族(n=618)聚居地区1084名自然人群.作血清抗Hp-IgG检测,其中325人同时作血清抗HAV-IgG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有关流行因素.结果彝族Hp感染单因素分析与饮水等10个流行因素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饮水、养猪、家族胃癌史、大蒜和吸毒等6个重要因素.汉族Hp感染单因素分析与饮水等14个流行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饮水、上消化道症状、吸毒和大蒜等5个重要因素.彝、汉族感染率无差异,作48个变量彝、汉族的相关分析除家族胃癌史和服用中药有显著性差异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彝汉族Hp感染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维吾尔族与汉族间是否存在民族差异。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的392例维吾尔族患HP感染状况与随机抽取同期检查有消化道症状的459例汉族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用1%洗必泰或“擦立净”消毒胃镜及活检钳,待胃镜检查后距幽门口5 cm之内取胃窦粘膜2~4块,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为G iem sa染色,确定HP的存在。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两组患者胃粘膜HP感染有显著性差异(χ2=30.76,P<0.001),维吾尔族女性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女性;在疾病分类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维吾尔族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维吾尔族间HP感染无性别差异。结论HP感染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证实慢性胃炎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影响因素~([1,2])。然而,鲜有文献系统总结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代表的炎性胃病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鉴于此,笔者系统梳理近十年国内外发表的慢性胃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文献,从慢性胃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病因学认识、诊断与治疗、中医药研究角度进行综述。1病因学认识1. 1发病原因1. 1. 1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慢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讨吸烟、饮酒及饮食习惯与HP感染的关系,1997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对本院健康体检人员行^13C-尿素呼吸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情况,探讨生活饮食习惯与HP感染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旋菌(HP)是形成慢性胃窦炎的一个因素。当胃炎呈萎缩性变时,会诱发胃部的癌前病变.因此,HP 感染也是发展为胃癌的一个因素,本文观察 HP 感染与胃癌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娅 《内科》2008,3(1):50-5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因胃、十二指肠的抵御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所至。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根治HP感染是治愈溃疡病,预防复发重要手段。我们采用两种三联疗法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普遍易感.诸多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升高,且HP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也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糖尿病患者HP感染与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 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研究对象,按HP感染情况分为2组:HP阴性组(n=59)和HP感染组(n=101)。HP感染组按感染程度又分为HP轻度感染组(n=63)和HP重度感染组(n=38)。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分析HP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关联强度。 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单因素分析HP感染组VEGF和MMP-9表达水平及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与HP轻度感染组相比较,HP重度感染组VEGF和MMP-9表达水平及Gensini评分较高(P<0.05);HP感染独立相关因素是血清VEGF、MMP-9和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HP感染与VEGF、MMP-9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与冠心病有关,可能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 .我们对46例冠心病患者作了HP 13C-尿素呼气试验以观察冠心病与HP感染阳性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32例,年龄22 ~76[平均(48.60±12.36)]岁,根据是否发生PCS将患者分为PCS组和非PCS组,采用Giemsa染色、HP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观察胆汁HP IgG和HP PCR结果.同时,选取同期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3例为对照组,年龄25 ~79[平均(49.50±12.62)]岁,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异同,以及PCS组和非PCS组患者之间参数异同.结果 结石性胆囊炎组患者胆囊黏膜Giemsa染色、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和HP PCR、胆汁HP IgG和胆汁HP PCR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S组患者胆囊黏膜Giemsa染色、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和HP PCR、胆汁HP IgG和胆汁HP PCR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PCS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结石性胆囊炎形成和其胆囊切除术后PCS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胃镜确诊的3 562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271例行胃黏膜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18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HP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HP总体感染为58.9%(2 097/3 562),男性高于女性(P=0.011),藏族高于汉族(P<0.01),≤50岁者高于≥51岁者(P<0.01)。病理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者HP感染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44.6%(70/157)比57.0%(65/114),P=0.043],伴有活动性炎症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活动性炎症者[63.8%(51/80)比44.0%(84/191),P<0.01],固有层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感染率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者[88.0%(22/25)比45.9%(113/246),P<0.01]。问卷调查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农牧区居住(P=0.008,OR=4.45,95%CI:2.03~9.80)、吸烟(P=0.001,OR=3.94,95%CI:1.73~8.96)、经常去公共茶馆(P=0.002,OR=3.40,95%CI:1.55~7.49)、经常食用糌粑(P=0.024,OR=2.88,95%CI:1.15~7.19)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民族、年龄者间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感染率与居住地状况及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HP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慢性胃炎伴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T辅助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窦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HP抗原诱导胃窦粘膜产生以CD4^ Th1为主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但是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对HP感染不仅无保护作用,而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与此同时CD4^ Th2细胞受到抑制,从而导致B细胞分泌的IgA减少,不能有效地清除HP,因此HP感染持续存在。现在开发的疫苗是通过诱导胃窦部粘膜产生以Th2为主的免疫反应,促进粘膜局部的B细胞分泌足够的IgA来清除HP,从而有效地预防HP感染,甚至清除慢性HP感染病人粘膜中的HP。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旋杆菌 (HP)是慢性胃炎发生和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 ,杀灭和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治疗 HP相关性胃炎的关键。本文从中药煎剂中成药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中药对 HP感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方法 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300例病人的13C检查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3C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HP阴性组(n=200)和HP阳性组(n=100)。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与HP感染相关的胃镜黏膜表现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andomForest和party程辑包绘制了HP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森林图;最后构建和验证了与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列线图。结果 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胃镜下黏膜表现,发现集合静脉形态、胃小凹形态、黏膜颜色、黏膜肿胀、黏膜损伤、鸡皮样黏膜、白浊黏液和溃疡表现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集合静脉形态、胃小凹形态、黏膜肿胀、白浊黏液和溃疡是HP感染独立危险表现因素,P<0.05,OR>1;根据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了森林图,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黏膜肿胀、鸡皮样黏膜、白色黏液和溃疡。列...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HP感染与FD的关系。方法:对137例FD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行快速尿素酶检测,Warthin-Starry银染及(或)^14C呼气试验,对FD并HP感染病人行抗HP治疗,以症状积分比较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1.FD病人HP感染率为67.15%。2.经抗HP治疗FD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HP感染可能是FD的一个致病因素,抗HP是治疗的FD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丽文  葛明 《山东医药》2001,41(18):68-69
国外研究发现 ,儿童是受幽门螺杆菌 ( HP)侵袭最危险的人群 ,成人感染亦往往始于儿童期 [1 ] ,并发现 HP感染与许多胃外疾病有相关性 ,但国内文献未见报道。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Patel- p等对 5 5 4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 HP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单亲家庭、父母经济状况、在校集中居住、居住条件及生活方式。其中在校集中居住比父母经济状况居住条件更重要 ,可见 HP感染有聚集现象 [2 ] 。国内北京友谊医院候安存 ( 1995年 )观察不同年龄儿童 HP感染情况 ,发现 1~ 12岁儿童总阳性率为 15 .7% ,>4岁无症状者阳性率为 11.4 % ,较发达国…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1983年澳洲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活检中分离出后,近年在国际上对HP的微生物学、致病机理、诊断方法、抗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且与胃癌有一定关系。本文试从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角度,观察其与HP感染的关系,以期阐明HP感染在胃脘痛不同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启发临床思维,以利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1983年澳洲学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活检中分离出后,近年在国际上对HP的微生物学,致病机理、诊断方法、抗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且与胃癌有一定关系。本试从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角度,观察其与HP感染的关系,以期阁明HP感染在胃脘痛不同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启发临床思维,以利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是多种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重要致病因子。内镜技术是侵入性检测HP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基于普通白光内镜诊断HP感染的内镜技术。本文就HP感染的内镜诊断方法及其发展与应用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诊治HP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