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首批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介绍,这是世界首批基于配型开展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细胞临床移植研究,项目的启动体现了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的系统布局和重要进展,表明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及转化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
神经系统疾病作为最大的医学挑战之一,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SCs)具有分化潜能,可通过组织修复替代、神经营养、免疫调节、抗炎、抗凋亡等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针对NSCs的研究愈发深入,NSCs移植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大量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证明NSCs移植治疗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已有多个NSCs细胞系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用于脑卒中、脑出血、脊髓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总结了NS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N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标准化和有质控的制备条件下,干细胞移植可产生大量的多巴胺神经元。至今,至少已从干细胞产生出具有多巴胺能特征的神经元。然而,在大多数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移植后能存活的很少,并且也不清楚这些神经元的功能和正常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是否相同。为了开发对帕金森病临床有用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必须确定病例选择的标准,以及如何优化每例病人的移植条件。目前,尚有数个科学方法上考虑的问题需要在进行帕金森病干细胞治疗试验前弄清楚。  相似文献   

4.
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的特征.多能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肿瘤、心力衰竭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许多中药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它们通过调节骨髓造血机能和增加可移植的干细胞体外扩增效应,从而提高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增加多能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等。由于外科治疗费用昂贵且有严格的手术指征,而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因而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治疗PD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各种疾病导致的组织器官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基础研究显示,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干细胞移植具有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改善微循环、对抗凋亡等作用。用干细胞技术来治疗各种组织损伤性疾病为克服传统治疗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近十年来细胞治疗发展迅速,国内外已有大量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血液病、糖尿病、糖尿病足、进行性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顽重症的临床报道。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通过细胞移植来修复  相似文献   

7.
张林会  王影  任丽华 《河北医药》2011,33(24):3816-3817
近几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已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热点,有文献报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将使患者的康复成为可能[1]。由于脑与神经的损伤,长时间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患者受疾病或后遗症等痛苦的长期困扰,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负担,从而产生了焦虑、  相似文献   

8.
曹津津  宋琼  邹春林 《天津医药》2022,50(4):428-43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不清且发病 机制复杂。目前药物和手术治疗还难以根治PD。细胞治疗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移植胎儿腹侧中脑组织 至患者纹状体,可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证实细胞移植具有治疗PD的作用;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 胞、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再生的细胞来源,进一步拓 展了细胞治疗的前景;诱导神经元治疗PD避免了建立体外干细胞库的高成本,有望实现神经元原位再生。就基于 不同细胞来源的PD细胞移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再生医学治疗PD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神经移植已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型和再生研究,胚胎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移植研究也取得很大突破。但因大量的道德伦理问题使其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而骨髓干细胞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业已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缺血和损伤性疾病中发挥着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神经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防治的新视点——干细胞药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细胞药物是指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来防治由于细胞缺失或损伤而引起疾病的一类治疗和预防药物。近年来发现:运用中药、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均可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神经系统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采末病(AD)、亨廷顿病(HD)、药物滥用、抑郁症以及脑卒中等,均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缺失或损伤而引发的疾病。运用药物来调节自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定向分化潜能,以重建受损的功能细胞,恢复其生物学功能,既解决了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困难和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困惑问题,也避免了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和手术后遗症问题。为细胞丢失或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的视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可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目前治疗多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等方法,但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近10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G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就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尹世敏  王磊 《中国医药》2013,8(1):132-134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随之明显升高。帕金森病典型的运动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感觉异常等。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是由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常常会导致成人的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数量极其有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潜能,移植入脑后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进一步产生新生神经细胞,从而可用于移植治疗脑出血,但治疗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已证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放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效果。本文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脑出血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虽然引起该病的原因不清,但其重要生化基础是由于多巴胺减少和乙酰胆碱相对增多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递质间失衡。近年有关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较快,如基因疗法、胚胎脑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脑深部电刺激疗法等等,但传统的药物治疗仍是目前绝大多数患者的优先选择。这里仅就部分药物治疗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UCB)富含丰富的未成熟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修复受损组织的潜能.HUCB干细胞移植在动物模型中可以产生多种作用:神经保护、神经再生、抗炎、血管再生等作用.目前HUCB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其还可以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并已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简要讨论HUCB移植的治疗机制及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徐国卫 《云南医药》2006,27(6):588-591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异常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不能再生,不能进行自我完善。然而,从90年代神经干细胞的发现、研究到移植治疗一些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神经细胞移植已为癫痫脑损伤的治疗带来希望。目前用来诱导成为神经细胞的干细胞主要有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3种。但前两者基于伦理、法律、取材、扩增及免疫原性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它们在临床的应用;而后者取材方便,增殖力强,可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高发疾病,临床传统治疗手段效果相对有限,神经干细胞移植作为脑卒中治疗新模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因其独特的脂质双层结构,通过携带一定的生物信息来参与细胞间通讯,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间起重要作用。本文从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角度出发,概述了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分离与提取方式和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促进神经血管重建、调节免疫炎性反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3个方面的主要作用和当前研究现状。最后,对神经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癫痫是神经系统中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我国约600多万患者,其中25%为难治性癫痫,目前主要有药物和外科治疗两种手段,其效果均不理想。现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已是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观察红景天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对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治疗脊髓损伤是医学界的难题与研究重点,发现神经干细胞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指引了新的方向。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多个区域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以适应性地与宿主中枢神经整合。本文就脊髓损伤的机制、脊髓战伤特点、干细胞分类、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及其作用机制和应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是具有广泛自我更新、自我维持能力的细胞群,根据此特性,临床上应用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给损伤的受体以达到对受体治疗的目的.将干细胞移植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讨论了干细胞移植在肝脏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食管返流病(GERD)、胃瘫、肠道疾病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