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苦地丁、牵牛子荧光学测定方法。方法:将苦地丁、牵牛子溶液分别加入硅胶G板,经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薄层板,根据面积及质量的关系制作标准曲线,代入线性方程计算含量。结果:苦地丁中紫堇灵含量、牵牛子中咖啡酸含量经荧光检测三次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荧光测定值稳定性及准确性较高。结论:应用荧光学测定苦地丁、牵牛子中有效成分准确性较高,是临床确定药物有效成分及对药材进行准确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炮制对牵牛子有效成分及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初  孙建宇 《医药导报》2008,27(7):781-782
目的 探讨炮制对牵牛子成分、泻下作用及毒性的影响. 方法 以水浸出物、脂肪油、泻下实验及毒性实验对牵牛子样品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结果 牵牛子炒品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脂肪油含量降低,泻下作用较强,毒性较小. 结论 牵牛子入药以炒后为宜,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六味小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牵牛子、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对大黄、枳实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 TLC定性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 本方法省时、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六味小黄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牵牛子脂肪油超临界CO_2萃取及气相-质谱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澎灏  陈振德 《中国药房》2003,14(7):431-432
目的 :提取分析牵牛子脂肪油及其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提取牵牛子脂肪油 ,结合气相 -质谱法分析脂肪油成分。结果 :牵牛子脂肪油含量为34.78% ,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为主 ,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8.70% ,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结论 :牵牛子脂肪油属优质植物油,分析结果可为开发、利用牵牛子油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薄层色谱法鉴别化积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峰  于百青 《医药导报》2010,29(5):657-658
目的增加化积散鉴别项目,控制化积散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化积散中主要成分山楂(炒焦)、槟榔(炒)和牵牛子(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复性好。结论TLC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化积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24种中药材真伪的简单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真 《中国药师》2000,3(3):186-188
经查阅有关中药书籍,总结出用水溶或火烧的方法鉴别中药材。不需仪器和化学试剂,操作简单,方法简便易行。供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采购及入库验收时参考。1 苦杏仁 正品:味苦,取数粒,加水共研,有类似苯甲醛的香气;而甜杏仁,味不苦,加水共研无此香气。2 牵牛子 正品:水浸后自腹面棱线处龟裂,并有明显粘性;伪品则无此特性。  相似文献   

7.
牵牛子,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泄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民间常用牵牛子治疗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等[1]。农村广泛使用牵牛子治疗疾病,但时常有因食用过量而中毒的情况。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牵牛子中毒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小儿化食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方中槟榔、大黄和牵牛子三味药材;用HPLC法测定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四种组分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表明,四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1.8%~105.0%(n=6),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小儿化食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牵牛子自2000年价落以后,近四年来时间,很少有人问津。今年产新,笔通过产地和市场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就牵牛子的走势作以探讨,并引起多数人的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牵牛子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牛子,又名黑白丑,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牵牛子对偏头痛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这在古今文献中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通便宁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番泻叶、牵牛子、砂仁、白豆蔻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番泻叶干膏粉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在0.1047~0.83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2.45%,RSD=1.53%。结论本法可有效控制通便宁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沉香化滞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木香、香附、山楂、大黄、厚朴、牵牛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TLC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的检测浓度在0.0242~0.483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2.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分析牵牛子中咖啡酸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萃取-HPLC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在微波功率450 W、微波时间5 min、液固比为20∶1的条件下,快速提取牵牛子中的咖啡酸,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微波萃取法在5 min内即可完成咖啡酸的提取,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提取率比超声法提高66%、比索氏提取法提高42%,其平均回收率为98.4%,RSD=1.3% (n =5),咖啡酸2.83 ~90.4 mg·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提取率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牵牛子中咖啡酸成分的快速提取与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牵牛子加味治肝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在民间有幸收集到一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验方,经临床数例验证,疗效确实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一、药物组成与制法牵牛子、生姜、葱白、红糖各4两。牵牛子碾细末,生姜、葱白捣碎取汁,加牵牛子末和红糖,拌匀后清蒸片刻,搓成丸如核桃大凉干备用。二、典型病例刘某,男,56岁,农民,患肝硬化腹水月余,近期腹水加重。经西医用改善肝循环,促进肝功恢复,限制水、钠摄入,提高血浆白蛋白,利尿等综合治疗半月无明显好转,且饮食难进,头面四肢浮肿,腹胀如鼓,溲少便秘,家属遂放弃医治。余得知,即告予斯方,用量:每次2丸,每日4次口服,权当最后一搏。服药…  相似文献   

15.
杨敏聪 《海峡药学》2007,19(5):56-57
目的 对防风及一种伪品防风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 正品与伪品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 能准确地对防风与伪品防风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状与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进行药材性状的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制订和建立了缬草的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的标准。结论:本文章建立的鉴别指标可有效控制缬草的药用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广东 《海峡药学》2006,18(4):131-132
目的对半夏(包括姜半夏)及混淆品丽江山慈姑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对半夏与混淆品丽江山慈姑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回药伏毛铁棒锤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回药伏毛铁棒锤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伏毛铁棒锤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伏毛铁棒锤的鉴别、质量标准制定及深入开发奠定了科研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谈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以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的管理,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阐述中药饮片的掺假手法及快速鉴别掺假的要点,以及介绍中药饮片的基源鉴定、形状特征鉴别、经验鉴别和显微特征等方式来鉴别中药饮片的方法。结论中药饮片是中药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并加工制成的原材料药物,其质量关乎着救病治人的关键,所以掌握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保证其质量是中药房的责任及义务。  相似文献   

20.
青葙子药理作用及鉴别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青葙子的药理作用及鉴别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的文献,从青葙子的药理作用及与鸡冠花子等混淆品鉴别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结果:青葙子具有保肝、降血糖活性及对眼睛的多种药理作用;其鉴别手段主要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生物学技术鉴别等方面.结论:青葙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其混淆品的鉴别内容及方法也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