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中度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敷贴,并加用中药大青龙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哮喘持续时间为(3.68±1.12)d,发作次数为(4.15±1.25)次,与观察组的(2.87±0.64)d和(3.09±0.96)次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后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发作次数)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1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70例未予后续护理,治疗组70例予后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2年里发作的次数和患者对后续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在2年时间里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在2年里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0.0%,治疗组总满意率为100%;两组总满意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后续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发作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效果。方法: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青龙汤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短(P0.05);肺功能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好、EOS降低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更显著的疗效,且对肺功能的改善及降低EOS水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胡蓉蓉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63-186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8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42例与观察组(平喘汤联合西医组)42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各项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而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综合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刘双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76-1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对肺功能及血清血栓素B2(TXB2)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热哮消汤治疗。结果:观察组FEV1、FVC和PEFR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XB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哮喘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P0.05;两组患者发作频率、睡眠质量评分对比,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汤晓燕 《新中医》2015,47(8):272-27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探讨护理方式。方法:选取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并给予临床护理。治疗护理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这可能与参麦注射液能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有关。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针)及口服复方甲氧那明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加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9.72%,治疗组有效率93.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膏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哮喘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闷气短、哮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膏外敷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强宁侠 《山西中医》2010,26(7):27-2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定喘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测定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相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护理后呼吸困难、妨碍活动、夜间憋醒、用急救药、控制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6.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疗效确切,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抗哮喘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肺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肺功能及降低EOS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EF、EOS和IgE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PEF、EOS和IgE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