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的研制和开发一套可应用于正畸临床诊断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结构的三维测量和研究,并可在计算机中将重建的面部三维图象进行旋转观测、储存和分析。材料方法应用4对高精度的数字相机获取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信息,自行研制和开发出了应用于面部测量和重建的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在专业计算机三维显示卡上开发出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可同时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分析与旋转观测。结果应用研制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可以重建出具有真实感的面部三维图象,并可在计算机中进行任意旋转、移动、缩放重建;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5mm,足以满足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速、非介入性等特点,为口腔正畸学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计算机实现三维颅颌面硬组织手术预测和模拟,探讨其在颌面部复杂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系统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采用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Visual C++6.0编程语言编制软件,通过采集患者术前CT原始资料,对8例复杂颌面部畸形患者进行硬组织模型的三维重建以及测量、分析,采用交互方式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手术结果。结果:成功地为8例复杂颌面部畸形患者提供术前诊断,为制定定量化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结论:该系统的建立将为提高复杂颌面部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医患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及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和开发可应用于正畸临床诊断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结构的三维测量研究。方法 应用4个高精度的数码相机获取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信息,自行研制和开发出应用于面部重建和测量的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在专业计算机立体显示卡上开发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同时完成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分析和旋转观察。结果 应用研制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硬件及软件系统,可以重建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图像并在计算机中任意旋转、移动、缩放;面部软组织三维立体测量精度,左侧数码相机对为0.483mm,右侧数码相机为0.419mm。结论 本项研究所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非介入性等特点,为口腔正畸学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诊断、分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Cone Beam CT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计算机断层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为颅颌面结构和牙齿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三维影像.由于成本较高,早期CT影像技术只用于复杂的颌面外科手术病例,口腔种植的应用使该技术在颅颌面部的应用更加普遍化,继而推广于埋伏阻生牙位置、牙根形态和颞下颌关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化颅内三维测量及手术预测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报道我院开发建立的一个颅颌面畸形计算机化三维测量分析系统。方法系统内容主要有1。颜面部莫尔等高条纹的计算机测量与分析;2近景生物立体摄影技术在颅面畸形测量中的应用。3正颌外科手术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及面像预测;  相似文献   

6.
三维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为了证实三维CT成像这一放射学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作用,作者自1993年始应用西门子Plus-s型CT机对72例颌面部骨组织外伤、肿瘤以及颌面部某些软组织病变进行了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并进行了软组织三维成像的临床研究工作。经临床应用证明,三维CT成像对颌面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例颌面复杂骨折患者,进行三维CT体积重建。结果 三维CT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的角度,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的移位情况,为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像资料。结论 三维CT在凳面部骨折诊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技术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并应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2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辅助骨折复位。结果12例患者经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辅助骨折复位后,术后均取得了较好效果,颧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容貌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因穿刺而导致的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三维颅颌面测量器能够对颅颌面部硬组织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三维CT在口腔颌面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颌面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神经鞘瘤进行CT扫描、三维成像分析。结果 :三维CT图像清晰 ,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关系较为明确。结论 :三维CT成像对颌面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化颅面三维测量及手术预测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简要报道我院开发建立的一个颅颌面畸形计算机化三维测量分析系统。方法系统内容主要有1.颜面部莫尔等高条纹的计算机测量与分析;2.近景生物立体摄影技术在颅面畸形测量中的应用;3.正颌外科手术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及面像预测;4颅面结构三维CT的重建和手术设计。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发,本系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达到预期目的。结论该系统十分有助于对各种颅面及牙颌畸形和缺损的外科矫治。包括诊断、治疗设计、模拟手术及容貌变化的预测等。  相似文献   

11.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以虚拟手术设计、手术导航为代表的数字化外科技术目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诊治的主要辅助手段。然而,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在三维可视化成像、术中手眼配合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目前,以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和应用,通过将三维虚拟图像叠加到真实的手术环境中,可辅助实现医学影像实时立体呈现,已逐步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中。术前可基于影像数据构建肿瘤及其周边重要结构三维模型,在混合现实环境中,进行个性化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将混合现实技术与手术导航技术相结合,可以在术区真实环境中实时显示三维虚拟模型,克服单纯使用导航技术的手眼协调问题,进一步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混合现实技术与远程互联网医疗技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平台,推动地区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水平的发展。混合现实技术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术区影像遮挡、单纯使用时精度不足、配准时间长等。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本课题组的临床实践,对混合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因此对其颌面部骨折的诊治具有一定特点。笔者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9例老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老年患者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为今后老年患者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应用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新型多功能生物撞击机进行颌面部撞击伤与高速投射物伤的动物试验 ,评估该致伤系统 ,为颌面部创伤提供研究手段。方法 :使用生物撞击机的一、二级撞击系统对犬进行颌面部撞击伤与高速投射物伤的动物试验 ,应用信号测试记录系统通过微机对致伤过程中多路力学信号进行精确记录分析 ,实时测试致伤参数。结果 :一级撞击系统可造成犬颌面部软组织挫裂伤 ,颌骨骨折 ;二级撞击系统可造成犬颌面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 ,颌面骨折、骨缺损。结论 :多功能生物撞击系统经过动物测试实验 ,性能稳定 ,可满足模拟颌面部撞击伤和投射物损伤的研究 ,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可视化模型,为进一步的三维分析诊断、手术模拟和预测构建基础平台.方法:系统获取患者CT颅颌面扫描的原始数据,经过二维预处理,三维预处理,运用改进的移动立方体算法,即移动四面体法完成基于断层图像的三维表面重建;运用基于小波的脚印法实现体重建,最终获得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晰地显示颅颌面复杂结构完整的形态,清楚的表面.临床医生能够对重建的三维模型动态旋转,从任意视角观察颅颌面软硬组织的畸形特征,也能通过任意切割显示颅颌面内部解剖结构.同时它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临床医生使用方便.结论:解决了金属托槽X线反射、患者X线照射剂量及重建时间效率等问题,达到了预先设计目标,能够在临床得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X线头颅定位片硬组织形态 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颅颌面硬组织形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和Baunrind用头颅正、侧位定位片获取标志点三维坐标的原理,以硬组织标志点作为节点,按照解剖结构及结构间关系对硬组织进行单元划分。结果:选择头影测量硬组织标志点23个作为节点,颅颌面硬组织划分成13个四节点四面体单元,初步建立了一个颅颌面硬组织形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结论:该模型可用于颅颌面硬组织在三维方向上的形态特征及因生长、正畸矫治、正颌手术引起的形态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维CT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三维CT和二维CT检查,通过外科手术验证三维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三维CT成像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等情况。结论:三维CT对颌面部骨折后畸形的检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并能够细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口腔种植计算机术前规划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口腔颌面计算机术前规划软件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将患者的三维CT数据输入计算机,经空间几何算法、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及专用语言处理和分析,建立颅颌面骨三维可视化模型,并以Visual C++ 6.0和Visualization Toolkit(VTK)(Kitware)为平台,开发牙列缺损、缺失以及颌骨缺损后应用计算机进行术前评估和种植体植入模拟的应用软件系统。结果:根据临床各种功能需求,建立了针对口腔种植和颅颌面缺损种植修复的系统规划程序。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口腔种植和颌骨缺损种植的术前评估以及各种类型种植体的植入设计与修复,为临床种植提供指导,并为后续基于CT数据的精确导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对颅颌面进行精确测量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工艺,设计并制作三维颅颌面测量器;采用所研制的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10名男性志愿者进行颅颌面三维测量。结果: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成功获得10位自愿者10个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值。结论: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可以对正常人颅面部进行三维空间数据进行测量,可能为复杂颅颌面骨折、颅颌面发育异常等颅颌面三维畸形提供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 C^**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建立以CT数据为信息源的计算机正颌外科立体可视化手术仿真模拟系统,可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结果:该系统建立了颅颌面畸形立体结构模型,以动态形式成功演示了正颌外科截骨移动手术仿真模拟,手术过程真实逼真,立体可视化效果好,应用普通播放软件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模拟正颌外科手术过程,并可预测手术后上下颌咬合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的建立,为正颌外科截骨矫治牙颌面畸形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心的科学方法,改变仅凭主观经验诊断畸形和设计手术方案的传统模式,可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共同协商,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精确性和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设计颌面缺损修复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开发建立颌面缺损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技术。方法 通过对一例耳廓缺损和一例眼缺损患者修复的实例 ,详细介绍应用镜像技术、布尔运算及FreeForm软件等图像处理方法与相关软件 ,建立的颌面缺损修复CAD技术。结果 建立了颌面修复CAD技术。成功地完成了眼、耳缺损修复的CAD过程 ,方便而快速地获得了缺损区耳廓、眼的三维图像与数据 ,为进一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制作 (CAM)打下基础。获得的图像对称性好 ,修复体与组织面良好贴和。结论 本项研究建立的颌面缺损修复CAD技术 ,能基本解决颌面部常见缺损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