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治疗浆膜腔恶性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DDP)应用于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和肺癌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观察其对恶性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或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血清学检查临床诊断的恶性间皮瘤、肝癌、胃癌、胰腺癌、大肠癌和肺癌,同时伴发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患者54例,治疗前后客观测量积液量.用TRL型体外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系统将DDP应用于浆膜腔恶性积液的控制,治疗间隔48 h,每周期3次,3周为1个周期,治疗1个周期后评价积液控制效果,6周后确认疗效,10周后随访,再次评价疗效.结果:5例恶性间皮瘤1个周期后CR 3例,PR 2例,NE 0例;2例PR患者进行第2个周期治疗后转为CR,6周后确认疗效均为CR;10周后随访有2例复发,积液再次出现.41例消化道肿瘤伴发的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1个周期后CR 25例,PR 10例,NE 6例,临床有效率为85%;10周后随访确认疗效,41例患者有20例仍为CR,PR 10例,NE 11例,临床获益率为73%.8例肺癌并发的恶性胸腔积液,1个周期后CR 5倒,PR 2例,NE 1例;10周后随访结果为CR 4例,PR 2例,NE 2例,临床有效率为75%.结论:体外循环胸腹腔热灌注DDP区域性热化疗可用于治疗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和肺癌伴发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积液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供体淋巴细胞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首先最大限度地排净浆膜腔积液,然后将采集的供体淋巴细胞经穿刺直接注入浆膜腔内。结果 9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显效5例,部分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结论 供体淋巴细胞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显示,体液中的游离核酸可直接用于肿瘤的分子诊断,且效果优于以体液中的脱落细胞为实验材料[1].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比例不断升高,但部分恶性积液的诊断一直困扰人们.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是研究肿瘤基因诊断较为理想的"通用"靶基因之一.本研究以浆膜腔积液上清为标本对K-ras和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探讨它们对恶性积液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短支对接困难的处理;细胞角蛋白7、18、19在壶腹周围癌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B72.3和Ber-EP4及calretinin在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腹腔内联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研究;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技术在分子病理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恶性浆膜腔积液分层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并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应用常规病理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 细胞块切片中肿瘤细胞丰富、集中,细胞结构清晰,并保持部分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能够辅助肿瘤确诊及明确分型,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测序可提供基因扩增及突变情况。3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中10例EGFR基因的FISH阳性,8例EGFR基因突变。结论 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帮助肿瘤确诊并查找原发灶,有效指导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香菇多糖治疗癌性浆膜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腹腔和心包腔置管引流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和香菇多糖联合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其中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3例,心包腔积液患者2例,于B型超声定位后行浆膜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并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商品名:今又生)2×10^12VP/次(第1、8、15天)和香菇多糖4.0mg/次(第4、11、19天),疗效评价依据WHO癌性积液疗效判定标准。结果11例癌性浆膜腔积液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8%(9/11),完全缓解率54.5%(6/11),部分缓解率273%(3/1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可耐受性的发热(63.6%,7/11),24h内可自行消退或对症处理后消退。结论浆膜腔置管引流联合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和香菇多糖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癌性浆膜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晓敏 《陕西肿瘤医学》2012,(10):2173-2173
恶性心包积液的出现预示着肿瘤的终末期,患者预后差,平均生存期约2-3个月,特别是血性渗出者,临床上多采取心包积液引流及药物灌注方法治疗。恩度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近年来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应用较为广泛,但多用于恶性胸膜腔、腹膜腔积液的治疗,而应用于心包腔的报道较少,特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1466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讨论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离b,行HE染色,镜检。结果:1466例浆膜腔积液中,胸腔积液为973例(66.4%),腹水373例(25.4%),心包积液1二I)例(8.2%)。其中细胞学圄赡耻酬蝴楠274例,阳性率为18.7%。恶性积液中,腺癌231例(84.3%),鳞癌9例(1.6%),恶性淋巴瘤7例(1.3%),未分化癌4例(0.7%),恶性间皮瘤4例(0.7%)。结论: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以确定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诊断性试验荟萃分析的标准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汇总各研究中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并绘制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 最终纳入16项独立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1602例样本。MOC-31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为0.90(95%CI:0.88~0.92),特异度为0.98(95%CI:0.96~0.99),阳性似然比为18.43(95%CI:11.38~29.84),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7~0.17),诊断优势比为349.19(95%CI:138.73~878.95)。灵敏度与特异度交点最大值为0.96。结论 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SROC曲线显示其诊断效率较高,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浆膜腔积液中CEA mRNA的拷贝数 ,探讨其对恶性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技术分别检测经临床证实的 3 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和 2 8例良性浆膜腔积液样本中CEA mRNA拷贝数 ;所有病例均行脱落细胞涂片检测。结果 :3 1例恶性积液样本中CEA mRNA阳性率为 74 2 % ( 2 3 /3 1) ,CEA mRNA拷贝数在 1 2 2 693 7 5 /mL中位数为 76拷贝 /mL ,脱落细胞检测阳性率为 3 8 7% ( 12 /3 1) ;良性浆膜腔积液样本中CEA mRNA阳性率为 14 3 % ( 4 /2 8) ,拷贝数在 1 1~ 5 7/mL ,中位数为 2 3拷贝 /mL。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积液中CEA mRNA的拷贝数对恶性积液有较高的敏感性 ,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浆膜腔置管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的浆膜腔积液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平均56岁;恶性胸腔积液16例,恶性腹腔积液17例,恶性心包积液3例;原发肿瘤分别为:乳腺癌10例,卵巢癌7  相似文献   

12.
今又生联合热疗治疗浆膜腔恶性积液近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p53抑癌基因(今又生)应用于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观察其对恶性积液的治疗效果。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或影像学结合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检查临床诊断的恶性间皮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伴发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患者32例,治疗前后客观测量积液量,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p53抑癌基因(今又生)1支(1×1012VP),注入浆膜腔,72h后体外射频热疗,每周1次,治疗2周后评价积液控制效果。结果8例恶性间皮瘤CR2例,PR3例,NE3例,临床有效率为62%;24例恶性消化道肿瘤CR5例(其中食管癌1例,胃癌3例,结肠癌1例),PR7例(其中食管癌1例,胃癌4例,结肠癌2例),NE12例,临床有效率为5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53抑癌基因——今又生可用于治疗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伴发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积液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125、724、153、242(CA199、CA125、CA724、CA153、CA242)及甲胎蛋白(AFP)与同时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脱落细胞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伴有浆膜腔积液的患者,依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脱落细胞学阳性组和脱落细胞学阴性组。对脱落细胞学阳性组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同一时间点的血清及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对脱落细胞学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恶性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腹腔积液肿瘤标志物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性好(P<0.01)。胃癌患者脱落细胞学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发现CEA、CA125、C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很好相关性,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很好的反应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且胃癌腹水中CA724水平具有辅助诊断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Ki- 6 7抗体对鉴别浆膜腔积液中良恶性细胞的价值 ,解决伴浆膜腔积液的疑难病例的诊断。方法 :用 Ki- 6 7单克隆抗体标记 4 7例浆膜腔积液涂片标本 ,每张涂片计数 10 0 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 ,用百分率表示阳性指数 ,同时对涂片作 HE染色。结果 :恶性积液组 Ki- 6 7指数为 34.89% ,良性组为 0 .72 % ,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0 5 )。结论 :浆膜腔积液涂片 HE染色诊断结合 Ki- 6 7标记 ,可提高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阳性诊断率 ,可作为临床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经闭式引流管行沙培林胸腹腔内注射治疗的2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沙培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率达91%;结论:沙培林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是一般医院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腔内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疗效。 方法 将72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 36 例,对照组 36 例。常规浆膜腔微创置入静脉导管引流,均在(2~3)天排净液体,腔内给药。治疗组腔内灌注香菇多糖(8~10)mg,尿激酶(10~15)万u,每周1次, 连用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腔内灌注顺铂 (60~80)mg, 每周1次,连用2周,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水化、止吐处理。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3 %(30/36),高于对照组的61.1 %(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状态 KPS 评分好转率72.2%(26/36),高于对照组的36.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尿激酶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Ⅱ加顺铂联合胸腔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乳腺癌等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常用方法是浆膜腔内灌注化疗药物 ,其中用顺铂和以顺铂为主的浆膜腔内联合化疗报道最多 [1 ,2 ]。近年来随着生物治疗的广泛应用 ,生物制剂腔内注射用于治疗癌性浆膜腔积液也收到一定的疗效 [3] 。但生物制剂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癌性浆膜腔积液报道较少。自 1997年3月 - 2 0 0 0年 7月 ,我们采用白细胞介素 - 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射 ,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36例 ,现报告如下。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36例 ,男1 材料与方法收稿日期 :2 0 0 1-0 1-10作者单位 :江苏淮…  相似文献   

18.
浆膜腔积液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细胞学检查为其诊断的金标准,但敏感度不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指标和方法被用来诊断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博来霉素注射液联合热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存在恶性胸腹腔积液的45例癌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博来霉素联合热灌注治疗(研究组),20例采用博来霉素治疗(对照组),观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20/25)和45.0%(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5.94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结论 热灌注联合博莱霉素治疗浆膜腔积液明显提高了单纯局部化疗的有效率,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经闭式引流管行沙培林胸腹腔内注射治疗的2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沙培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率达91%;结论:沙培林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是一般医院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