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患者出院病案归档方法进行持续改进,从而提高临床科室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 根据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病案录入系统统计的各科患者出院病案归档时间和出院时间,来计算病案归档率,对延迟归档病案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4月至9月出院病案4714份,2日归档率为81.5%,7日归档率为95.7%,采取改进措施后,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全院出院病案5557份,2日归档率为97.6%,7日归档率达99.9%.结论医院领导对病案管理的重视,健全完善的病案管理和奖惩机制,加强病案室与其它科室工作交流是提高归档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提高临床科室出院病案三日归档率的对策。方法采取抽样法对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的出院病人病案三日内归档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后,内科增幅最高的科室达到了92.53%,平均增幅75.40%;外科增幅最高的科室达到了97.44%,平均增幅83.17%。部分科室三日归档率达到100%。结论医院各级部门提高病案管理重视程度、信息资料科成立品质管理小组、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加强病案室与其它科室工作交流是提高病案三日内归档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2012年出院病历归档情况,总结加强病案管理的措施.方法 运用Excel对我院17111份出院病历归档情况进行对比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院病案24小时归档率为8.18%,5日归档率为71.2%.病案及时归档率呈逐月下降趋势,各科室间病案归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重在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医院领导应充分认识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病案迟归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采用PDCA管理方法,对2013年1月-9月出院病案7日归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制定计划,再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出院病案7日归档率从1月的66%上升到9月的99.8%,3日归档率也从1月的21.4%上升到9月的79.3%。结论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病案归档进行监管,提高了医院各级部门对病案及时归档重要性认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病案归档率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案归档现状的调查,找出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案4051份计算病案归档率。结果普通出院病案三日归档率为51%,死亡病案七日归档率为20%。均未达到第四版《医疗护理操作技术常规》[1]的标准。结论医院应重视和加强病案归档工作,建立有效的病案归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实现病案归档程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FOCUS-PDCA查找病案归档率不达标的原因,并对相应的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为等级医院评审和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打好基础。方法 收集某三级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作为实施前的数据,通过FOCUS-PDCA改进后,收集2021年8月1日-2022年1月31日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作为实施后的数据,比较分析FOCUS-PDCA实施前后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变化情况。结果 FOCUS-PDCA应用后医院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分别由之前的61.10%和89.18%提升为85.97%和96.88%;FOCUS-PDCA对内科类科室的3日归档率提升效果更好,3日归档率提升超过25%,而对外科类科室和重症医学科,FOCUS-PDCA对7日归档率的提升效果更好,达到12%。FOCUS-PDCA对3日归档率(χ2=1507.76,P=0.001)和7日归档率(χ2=442.18,P=0.001)的提升效果明显。结论 FOCUS-PDCA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病案归档率,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住院病案2日归档率,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为提升病案归档率,某院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PDCA质量改进措施,通过头脑风暴评价法分析病案迟归的原因和病案归档率低的影响因素。调取2021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61 168份住院病案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80 834份住院病案作为观察组,分析对比PDCA改进前后2日、3日归档率情况。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前2日归档率为81.72%,实施后归档率提高至91.03%,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得出χ2=2671.3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2日归档率定基增长速度上升至12.69%,3日归档率情况均在99%以上。2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由10个科室增加至73个科室,3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占全院总科室数的87%。结论 PDCA质量管理工具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住院病案归档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住院病案不能及时归档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提高住院病案及时归档率和病案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省三甲儿童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病案共45 623份,其中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为干预前组(共22 431份),2020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为干预后组(共23 192份);分析两组3日、7日归档率及不能及时归档的原因。结果 干预前组的病案3日、7日归档率分别为83.69%和95.68%,干预后组的病案3日、7日归档率分别为97.18%和99.31%,干预后组高于干预前组(P<0.001)。结论 医院领导和临床科室主任重视、多部门联合、共同参与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完善病案监管机制,修订病案归档流程,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病案归档滞后的原因,探讨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管理措施与方法,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方法:对比分析我院病案及时归档率普遍较低的26个临床科室采取优化措施前(2018年1—6月)与采取优化措施后(2018年8—12月)3日和7日内病案归档率差异。结果:采取优化措施前(2018年1—6月)3日内归档率为68.56%、7日内病案归档率90.48%与采取优化措施后(2018年8—12月)3日内归档率达到93.69%和7日内病案归档率达到99.27%,全院评价也由最初"C"一般级上升到"B"良好级,病案及时归档率显著提升。结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病案监管机制及奖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病案归档流程、依托健全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病案归档的及时性是病案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病案延期归档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的及时统计与有效利用,也给医院及病案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被动甚至纠纷。本文通过对本院2010年-2011年出院病案归档情况的观察,和对2011年中,某两个典型科室的病案归档率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延期归档的原因:从管理人员方面来说,存在缺乏管理力度的问题;在临床科室方面,存在诸如临床工作的客观因素、医师对病案工作的重视不足、复杂病历无法按期完成,以及病案书写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导致病案延期归档。医院应重视和加强病案归档工作,建立有效的病案归档流程和奖惩制度,使病案信息资源被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肛肠科病案归档率,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品管圈小组对采取对策前的病案归档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后,病案归档率由活动前的81.99%上升至活动后的99.73%。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科室病案归档率有效,可提高病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与质量,确保医院病案管理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PDCA管理方法分析病案归档率低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病案归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11月1日-2019年8月31日病案的3日和7日归档率数据,分析PDCA管理实施前后归档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前7日归档率为88.52%,3日归档率为60.10%,实施管理后7日归档率为99.02%,3日归档率为90.89%,定基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1.23%,11.86%。PDCA管理后的病案归档率显著高于实施前,3日归档率较实施前跨越式增长,7日归档率较实施前稳步增长。结论PDCA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归档病案迟归事件的发生,对病案归档率持续提高有现实意义,可广泛用于归档病案的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省惠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归档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探讨病案归档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和效果,为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某院的172606份归档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实施改进措施前的2017年的84459份归档病案,与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后的2018年的87147份归档病案相互比较,对比结果进行整理、归类与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后的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为50.3%、67.0%、95.6%,实施前的病案归档率分别为31.9%、45.1%、86.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施后的第4季度7日病案归档率达到最高值97.4%。某院的病案归档管理的改进措施成效明显。结论某院在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后,优化病案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明显改善病案延迟归档现状,有效促进医院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明显提升,持续改进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分析病案不能及时归档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提升病案归档率,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DRGs按病种付费做好保障.方法 某医院2019年6月开始运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提升病案归档率,收集某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病案7日归档数据,比较分析实施质量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按病种分值付费下采用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医院病案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将PDCA质量控制管理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1 934份和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42 159份,共计84 093份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病案3日归档率、甲级病案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病案3日归档率由73.37%提升至93.71%,经χ2检验,χ2=6911.425,P<0.001;甲级病案率由90.17%提升至97.08%,经统计分析χ2=557.152,P<0.001;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由80.23%提升至90.27%,经统计分析χ2=169.70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基于PDCA循环的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可明显提高病案3日归档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甲级病案率,为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提供了数据时效与质量的保障,可广...  相似文献   

16.
加强病案归档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蕊 《当代医学》2011,17(28):23-24
目的探讨加强病案归档管理的做法和体会研究。方法采用2008~2010年出院归档病案共8759份,所有数据均采用VisualFoxpro6.0与SPLM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年、2009年、2010年出院病案按时归档率分别为35.01%、63.00%、78.01%,3年病案按时归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59,ν=2,P〈0.05)。2008年各月病案按时归档率均〈45%;2009年除了1、5月外,其他各月病案按时归档率均〉50%;2010年除5月外,其他各月病案按时归档率均〉70%。结论采用一号集中病案归档管理制可加强病案的管理,获得了较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病案室对于日常出院病历及外借病案,通过采取传统与现代模式相结合,应用多种方法催收归档,对临床科室出院病历、教学病案、科研病案等到期未归档病案进行有效的催收提醒功能,较好地完成病案催收工作,杜绝病案丢失。  相似文献   

18.
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病案的三日归档达标工作,是全军医院共同性的难点,又是搞好病案管理工作的重点,病案能否按时归档,直接影响着病案管理工作的达标率和医学统计工作的达标率。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军病案管理学术会上,到会的病案管理人员都共同谈到了这个问题,感到病案三日归档工作难于做到达标。我院自1999年5月以来,采取统计、表扬、批评及与奖金挂钩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病案作为珍贵的医学资料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保持病案可获得性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某二级综合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病案的归档、存储、借阅三方面加强库房管理提高病案的可获得性.采用了以下措施包括建立科室归档率通报制度,完善病案回收监控体系,达到出院病案及时归档;加强病案库房管理,健全库房管理制度,成立病案检查小组,达到安全、有序、科学存储病案;加强对病案借阅环节的管理,健全病案借阅制度,建立抽查制,达到病案流通中的“零”丢失;采用数字化病案管理模式,应用扫描、条形码技术等,能够有效实现保持病案可获得性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科室病案资料迟归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通过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各科室迟归病案登记表,统计不同科室迟归病案资料的类型、数量及迟归天数,对迟归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迟归病案资料总共7158页,出院人数为43 353人,迟归病案资料总数/出院人数百分比为16.51%。其中百分比大于100%的科室有2个,百分比大于50%的科室有4个,内科迟归现象普遍比外科和骨科更严重。内科迟归项目主要为病理报告、化验单和影像报告。病理报告、影像报告、化验单、血液学报告的迟归数目最多、迟归天数较长。进一步对超长迟归(>100天)项目逐一回访发现:超长迟归项目的报告完成时间均小于30天,而归档时间远大于报告完成时间,由于其被遗忘或需要替换导致。结论 内科相对其它科室病案迟归现象更加严重,以病理报告、检查报告等项目为主。针对此现象除要更加完善科室制度和实行奖罚措施外,还要杜绝因疏忽等问题导致的超长迟归病案资料的产生,从而促进病案的完整归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