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食管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组织学上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明确人体微生态与ESCC的关系,有利于为ESC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寻找新靶点.本文从ESCC的早期诊断与筛查、预后、可能的发病机制、辅助治疗等方面,综述人体微生态与ESCC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R、Ki-67及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ESCC中IGF-1R、Ki-67及Bcl-2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51%、81.36%和59.32%;IGF-1R及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Bcl-2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IGF-1R表达与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且IGF-1R表达与Ki-67及Bcl-2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调控细胞增殖及凋亡可能是IGF-1R参与ESCC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并可用于评价ESCC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神经组织浸润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预后及EMMPRIN蛋白的关系。方法 复习159例ESCC组织常规切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5例ESCC组织EMMRIN的表达,分析ESCC的神经组织浸润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预后等生物学行为和EMMPRIN的关系。结果 159例ESCC神经组织浸润的发生率为42%,85例ESCCEMMPRIN的阳性率为80%。神经组织浸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分别为0。013、0.000和0.004。r分别为0.29、0.41和0.30),与性别、组织学分化程度和预后均无关(P〉0.05)。85例ESCCEMMPRIN的表达与神经组织浸润无关(P〉0.05)。结论 ESCC的神经组织浸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提示发生神经组织浸润的ESCC具有较强的浸润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蛋白是原核及真核细胞在应激原诱导下产生的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属于多基因家族,其蛋白质种类繁多.在细胞代谢、信息传递、生长及分化、细胞调亡过程中起调控作用,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干预机制,HSP70作为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为重要的一族,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参与肿瘤免疫防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PTEN及其与肝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  钟勇 《海南医学》2005,16(11):130-132,122
肿瘤的发生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多阶段发展过程,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与异常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事件。PTEN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抑癌基因是正常的细胞基因,它们具有维持细胞正常生长、诱导细胞程序化死亡等功能。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分化失控,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已有实验证实抑癌基因PTEN的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TEN在调节细胞的增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的表达与ESCC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其20例癌灶周围正常组织ID-1的表达。结果 ID-1表达于肿瘤间质和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102例患者不同程度表达ID-1(86.44%),而13例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65%),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P〈0.01)。3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原发灶者30例(78.95%)表达ID-1,8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72例表达ID-1(9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SCC中ID-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ID-1在E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3(MutS homolog 3,MSH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SH3蛋白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SH3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其中,高分化和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MSH3阳性表达高于低分化。与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患者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SH3阳性表达明显升高。MSH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MSH3蛋白表达降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SH3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ESCC根治切除术的患者56例,其手术切除食管病变部位的食管癌组织为ESCC组,同时选择其中25例ESCC切除标本上、下断端(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食管上皮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评定2组KGF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KGF表达与标本来源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SCC组KGF的阳性表达率(57.1%)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5)。ESCC组织中KGF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大体分型无关(P>0.05)。结论 KGF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KGF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PTTG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调ESCC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采用RT-PCR 检测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信使RNA(mRNA)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的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阳性表达高(P?<0.05),E-钙黏附素阳性表达低(P?<0.05)。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与ESCC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分期相关(P?<0.05)。PTTG1表达还与ESCC患者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PTTG1表达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蛋白及E-钙黏附素mRNA增高(P?<0.05),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PTTG1蛋白及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PTTG1 mRNA均降低(P?<0.05)。结论 ESCC肿瘤组织中存在PTTG1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EMT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在晋东南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66例 ESCC 及25例癌旁组织中 HLA-G 分子的表达。结果:ESCC 中 HLA-G 分子的表达率为62.1%(41/66),明显高出癌旁食管黏膜鳞状上皮表达率32.0%(8/25)(P <0.05);HLA-G 分子的表达与 ESCC 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 <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 ESCC 的 TNM 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HLA-G 分子在 ESCC 中表达升高,且与 ESCC 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晋东南地区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16和P15基因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PCR、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检测食管鳞癌(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中P16、P15基因杂舍子缺失(LOH),对照正常细胞,分析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LOH的变化,并就LOH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ESCC组织中的LOH率为29.7%,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LOH率为16.5%。应用SPSS软件对LOH率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从正常鳞状上皮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异常累积。②P15基因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3)D9S162住点或其附近可能存在与ESCC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而与肿瘤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是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因子,它能刺激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外周淋巴管增生。VEGF在皮肤肿瘤中呈现高表达,提示其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血管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黑素瘤等皮肤肿瘤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眼睑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眼睑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及皮脂腺癌最多见,并称眼睑三大恶性肿瘤。这些肿瘤不仅影响美观,严重者可发生转移,导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阐明眼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与临床任务。与眼睑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增殖相关因子、黏附因子、基底膜蛋白、端粒酶等的变异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RASSF1A蛋自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n=245)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201)的组织芯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E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大体分型和5 a生存率的关系。结果:ESCC组...  相似文献   

16.
潘伟瑜  朱婷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7):9-11, 80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其发生是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发病机制对食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C-Myc是原癌基因MYC编码的转录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C-Myc 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靶点,本文就C-My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MTA-1、P-选择素、Paxill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观察肿瘤相关基因Mta-1、P-选择素、Paxillin的表达,研究其与ESCC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1)42例ESCC组织中Mta-1、P-选择素、Paxill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29/42)、35.7%(15/42)、52.4%(22/42);在15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ta-1、P-选择素、Paxill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3/15)、6.6%(1/15)、13.3%(2/15)。(2)MTA-1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A-1蛋白在侵及肌层的ESCC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未侵及肌层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选择素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浸润程度E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axillin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差的ESCC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xillin蛋白在未侵及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侵及肌层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1、P-选择素、Paxillin的表达在ESC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TA-1、paxillin的表达与ESCC的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4 229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对照组4 133例均经内镜检查排除了早期ESCC和其他上消化道肿瘤,全部调查资料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饮酒与ESCC发生无明显关联;经性别、诊断年龄、高低发区、家族史等因素调整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体重(I级BMI)人群ESCC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4.87,95%CI=4.09~5.82);超重及肥胖(III+IV级BMI)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0.32,95%CI=0.28~0.37)。结论 ESCC的发生与吸烟、饮酒无关,与体重指数有关,低体重可能增加ESCC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nm23、P21及P53基因在甲状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在分子和蛋白水平上对甲状腺癌研究的不断进展,现已发现许多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转归有联系.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演变过程.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包括由缓慢发展的高分化癌到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癌的多种病变,而不同表现型的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其发生常与某一特定癌基因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60例ESCC组织和15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cad和β-cat在ESC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37/60)和66.67%(40/6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0.00%,0.00%)(P<0.01);(2)E-cad和β-cat在中低分化、侵及肌层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高于高分化、未侵及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3)ESCC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ESCC中E-cad和β-cat异常表达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可能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