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治疗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外科手术1361例,年龄48±s11a(11~90a),用吲哚美辛栓剂(每粒含吲哚美辛100mg)直肠内给药,术中或术后放入1粒,以后每日早晚各1粒,一般使用3~6次。结果:无痛401例,轻度疼痛679例,中度疼痛207例,重度疼痛74例。以无痛+轻度疼痛为有效,总有效率为79.35%。结论:吲哚美辛栓治疗外科手术后疼痛效果好,使用简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4%与1%吲哚美辛乳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与1%吲哚美辛乳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1%吲哚美辛乳膏为对比,对几种炎症、疼痛模型考察4%吲哚美辛乳膏的治疗作用.结果:4%吲哚美辛乳膏对甲醛致小鼠足部疼痛、热板法致小鼠足部疼痛、大鼠尾部压痛均有明显镇痛效果,对卡拉胶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抗炎效果.结论:4%吲哚美辛乳膏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药效,优于1%吲哚美辛乳膏.  相似文献   

3.
久保新是吲哚美辛的新型制剂(控释胶囊),其抗炎镇痛作用不仅强于阿斯匹林,且血药浓度和达峰时间均明显高于同剂量的普通吲哚美辛胶囊。1996年11月一1997年1月,我们对30例不同病因致疼痛的患者进行了久保新镇痛作用及毒副作用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30例,男1  相似文献   

4.
吲哚美辛栓对129例痔瘘术后的镇痛疗效石如,杨蓓蕾,王君英(诸暨市城关镇医院,诸暨311800)关键词吲哚美辛,直肠投药,手术后疼痛,痔痔、瘘外科术后疼痛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全身给药的方法,由于多数口服止痛药对消化道有一定刺激作用,且有副作用,常难以达...  相似文献   

5.
王维  王瑾 《药物分析杂志》1997,17(4):271-273
吲哚美辛原料及肠溶片剂质量再评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王维王瑾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异名消炎痛,是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对炎症性疼痛作用显著,对痛风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反应,对胃刺激性较强.故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索利那新联合吲哚美辛栓预防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将70例TURP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1次100mg,2次/d)。试验组35例:在吲哚美辛栓纳肛的基础上,口服索利那新治疗(5mg,1次/d)。结果试验组在术后72h内出现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膀胱持续冲洗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口于、视物模糊等药物不良反应少,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吲哚美辛栓预防TURP后膀胱痉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吲哚美辛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吲哚美辛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黄道秋(四川省万县市中心人民医院万县634000)近年来,用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治疗肾绞痛、慢性前列腺炎、痛经、胆道蛔虫症、腹泻、肺炎、电光性眼炎、闭角型青光眼等疾病取得了良效。但从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吲哚美辛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2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分2组,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2±s7a)用布洛芬缓释胶囊600mg,po,bid;另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1±9a)用吲哚美辛50mg,po,tid,2组均经3wk治疗。结果: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吲哚美辛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70%,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道副作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较吲哚美辛为少。结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吲哚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吡罗昔康凝胶剂和吲哚美辛擦剂对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60例OA病人随机分为2组,吡罗昔康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7±s7a,病程4±4mo),每一疼痛区表面涂擦吡罗昔康凝胶1g,qid×2wk。吲哚美辛组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56±8a,病程2±3mo),每一疼痛区表面涂擦吲哚美辛擦剂1mL,qid×2wk。结果:总有效率吡罗昔康组为90%,吲哚美辛组为77%(P<0.05)。结论:吡罗昔康凝胶剂治疗OA疗效优于吲哚美辛擦剂。  相似文献   

10.
藏药独一味对癌痛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藏药独一味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对84例各种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独一味组和吲哚美辛组,观察镇痛作用。结果:独一味镇痛效果与吲哚美辛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藏药独一味可以作为癌痛第一阶梯的止痛药,可避免吲哚辛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来  黄学荪  林中 《医药导报》2004,23(8):0588-0589
目的:探索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混合脂肪酸甘油酯42 g,卡波姆0.2 g,吲哚美辛0.1 g,超声波混合后,采用新工艺生产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含量。结果:吲哚美辛在1~20 mg·L 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日间RSD 0.15%~1.56%,高、中、低浓度回收率98.6%~99.7%。结论: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制法简单,所建方法可用于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胶凝法制备了含吲哚美辛的壳多糖小球。带阳电荷的壳多糖与带阴电荷的多聚磷酸钠作用,形成凝胶小球。小球的特性与充多糖的粘度、多聚磷酸钠的浓度以及吲哚美辛的含量有关。体外溶出试验显示,吲哚美辛-壳多糖小球的溶出速率明显低于吲哚美辛结晶,并与TPP的浓度及小球中药物的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晓红 《海峡药学》1998,10(2):65-66
吲哚美辛又名(消炎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时炎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1、2],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几年来,临床上根据其药理作用特点,广泛用于下列疾病,并取得满意疗效。1治疗输尿管绞痛输尿管绞痛是由于输尿管结石、结晶、血块、脱落坏死组织等急性梗阻引起肾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所致,而吲哚美辛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强力抑制剂,可阻止前列腺E的合成,使疼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有人报道蚓噪美辛50mg[3],每日3次口服,治疗输尿管绞痛25例,总有效率为92%,叫跌美辛栓剂治疗输尿管绞痛165…  相似文献   

14.
李季  夏群  马静 《淮海医药》2012,30(5):394-395
目的评估美施康定联合吲哚美辛栓与单一大剂量应用美施康定临床的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65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美施康定口服及吲哚美辛栓纳肛,对照组仅给予美施康定口服。观察2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效66例,观察组有效5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美施康定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疗效与单一大剂量应用美施康定相比副反应更小,且更经济,且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赵建军 《中国药业》2010,19(21):16-17
目的观察痛风舒片对实验动物炎症及疼痛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受试动物(大白鼠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吲哚美辛肠溶片(消炎痛)组、痛风舒片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设计模型,观察痛风舒片抗炎镇痛效果。结果痛风舒片可明显减轻由蛋清诱发的大白鼠足跖部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并使热板法试验的小鼠痛阈明显提高。结论痛风舒片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吲哚美辛治疗时常可引起肝、胃和肠道损害,长期使用吲哚美辛或其衍生物苏灵大会引发中毒性肝炎。为了阐明作用机制,作者使用27只雄性大鼠做实验,每日胃内给吲哚美辛  相似文献   

17.
吲哚美辛锌的抗炎,镇痛及胃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实验表明,吲哚美辛锌对大鼠由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跖肿胀急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大鼠佐剂关节炎及腹腔注射0.7%醋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渗出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吲哚美辛锌在小鼠热板试验中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抗炎、镇痛作用与吲哚美辛均无显著差异。胃刺激性实验表明,吲哚美辛锌对胃刺激性比吲哚美辛小。  相似文献   

18.
阿西美辛(Acemetacin)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其化学结构类似吲哚美辛,是吲哚美辛的前体药,是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中被认为是提高抗炎效果和改善耐受性方面最好一个药物。阿西美辛胶囊吸收半衰期较短,阿西美辛的水溶性较差,其溶出效果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为此我们参考其原料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其溶出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吲哚美辛脂质体注射液的制备、含量测定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吲哚美辛脂质体制备方法,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吲哚美辛的含量,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5%,变异系数0.71%。考察了不同pH值对吲哚美辛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吲哚美辛脂质体在pH5.5最稳定。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8岁。右手臂反复疼痛约20年,近一年来晚间睡觉感觉疼痛加重。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抗O、血沉、x光摄片、类风湿检查均正常。疑为肌腱炎。每晚服吲哚美辛2片入睡(25mg/片),连服7d后,感觉脑后部跳痛,量血压150/90mmHg。患者眼底、血脂、血糖检查均正常,也未加服其它药物。患者继续服药3d,血压持续在150/90mmHg,遂停药。4d内血压降至正常,停药后4d血压分别为140/90,130/90,120/80,110/70mmHg。因患者服其它消炎镇痛药感觉没有服吲哚美辛效果好,在服其它消炎镇痛药一段时间后,又改服吲哚美辛25mg,qd,7d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即加服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片5mg,qd,两药同服3d,血压未降(150/90mmHg),两药同时停服,第4d内血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