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药用丹参、檀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厚朴、黄连、吴茱萸、百合、乌药、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法莫替丁片合果胶铋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83.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从脾论治"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由国内6家中医院招募的2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联合益气健脾和血祛痰方或者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比较3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心绞痛有效率为74.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心绞痛有效率为74.7%,高于对照组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Ⅱ级患者和既往高血脂病史患者两个试验组的心绞痛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个试验组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躯体受限维度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积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试验组中医证候计分表总分、主证积分、次证积分与试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肢体沉重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对脘痞症状改善显著高于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从脾论治"法联合常规基础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在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化瘀法用于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0例均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9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5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HP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丽珠得乐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两组HP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养阴化瘀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养阴、化瘀祛痰之健脾通络汤,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阴化瘀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能明显减轻躯体不适症状,疗效稳定,安全可靠。文献引用:徐喜玲.健脾养阴化瘀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研究[ J].中医学报,2014,29(11):1575-157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中医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x2=6.1137,P=0.0134),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上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5.9%、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疗效、生活质量、骨髓抑制、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缩小或抑制肿瘤病灶,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软肝方对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病毒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瘀软肝方治疗,1个疗程周期后对比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软肝汤治疗早期肝硬化,扶正化瘀、健脾益气软肝,可有效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临床疗效优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胃镜及幽门螺杆菌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62%,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脾胃虚弱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16例,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1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及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胃复春片口服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1.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采取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胃复胶囊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给予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则为80.00%(32/4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则为17.50%(7/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吗丁啉、阿莫西林口服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益气活血法和传统纯西药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西药治疗后另给予健脾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为76.92%,治疗组Hp清除率为37.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8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都可自行恢复,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清除患者Hp,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在观察治疗疗效的同时探究胃粘膜病理改变因由。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胃复春作为阳性对照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与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健脾清热化瘀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无论从病理疗效还是症候疗效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均未恶化以及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法能够有效恢复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腺性形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文  郭师  王同单 《新中医》2020,52(6):14-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炎性指标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西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活血方,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64.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UAER)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方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中医自拟益气养阴汤随症加减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