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减少或防止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腰椎术后综合征是多原因所致的一组临床病征,可表现为术后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未完全消除,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以往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为了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建议将“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改为“腰椎术后综合征”.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可达5%~40%.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脊柱外科各种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为脊柱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在腰椎疾患的治疗过程中,只要发病原因诊断正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用术式及术后处理,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微创Nuss手术对漏斗胸修复失败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 运用微创Nuss手术对12例初次接受Ravitch手术复发性漏斗胸患者进行再次修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17岁,平均年龄15.6岁;Haller指数均大于3.25;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哮喘或哮喘样症状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格检查和CT扫描提示:心脏受压、心脏移位及其他心脏异常,术前肺功能检查多数患者低于正常值的80%.常规使用矫形板及固定片进行矫形;并对术前症状、术中资料、术后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较初次手术时间稍长.发生并发症为血胸2例、大量胸腔积液3例、切口疼痛超过1周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和心脏穿孔患者.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6~20个月;随访结果12例患者术前症状均消失,7例患者运动耐力增加;体格检查示:心脏受压和心脏移位缓解,患者均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8例术后用力呼气量(FEF)25%~75%较术前得到改善(P<0.05). 结论 对初次漏斗胸修复失败或复发患者应用Nuss手术矫正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患者79例,男51例,女2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1岁.79例患者均有颈、胸、腰椎同时受压的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胸腹束带感,明显感觉减退平面,下肢痛,上、下肢病理征阳性等.其中41例以颈部症状为重,5例以胸椎症状为重,12例以腰椎症状为重.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单纯颈椎手术41例,胸椎手术5例,腰椎手术12例;接受两部位手术21例.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疗效,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纯颈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6.06%±14.33%,单纯胸椎手术的改善率为56.19%±9.85%,单纯腰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3.49%±9.78%.21例行两部位手术,其中14例一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6.78%±3.94%,7例分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1.79%±8.74%.结论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主要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或骨化等引起,为脊柱多部位发现,表现复杂,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多方面综合判断,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急腹症就诊的大肠癌外科诊治分析(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大肠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急腹症就诊的29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及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2例于术后72h内死亡;随访1年生存率为88.9%,3年生存率为29.6%,5年生存率11.1%.结论 结肠癌并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合理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B超对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手术难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B超对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手术难度预测的价值.方法:通过术前B超对手术难度预测,术中难度评估,术后病检三方面结合对100例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评比.从而确立术前B超的手术难度预测参数.前瞻性地选择手术时机.结果及结论;术前B超预测的手术难度正确率为88%,特异性为90.3%,灵敏度为80.1%.研究结果还表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宜在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后2周至1个月内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6.
胆道再次手术12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原因、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既往曾行胆道手术1~3次,再次手术发现为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者占88.8%.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检查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95例(76.0%);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25例(20.0%);术后死亡5例(4.0%).结论 合理的术式、正确的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再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护,最大限度复位滑脱、解除症状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利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技术对52例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前、术中监测和术后远期随访,对术后功能改善优良患者的术中电位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术中有效的监护指标,为手术监护提供参考.结果以患者术前麻醉后SEP指标值为基础,术中监测电位指标变化表现形式①滑脱复位后,若潜伏期缩短10%~15%或波幅增加>40%,提示预后良好;②监测电位指标平稳,或潜伏期缩短<10%,或波幅增加<30%,可继续完成复位,术后可有部分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③复位过程中,监测电位指标出现暂时性波动,可在15~20 min内恢复到基础电位,应在电位出现波动时停止复位,术后仍可恢复部分功能和改善症状.④若术中监测电位潜伏期延长>5%,或波幅降低>10%,或部分成分消失或波形离散提示术后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加重,术中应做必要调整.该方法术中监护指标改善与术后功能恢复状态符合率达93.75%.结论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是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监护,指导减压、复位、固定的客观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不适症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不适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围术期不适症状.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的中重度不适主要有:腹部疼痛(42.0%)、咽部不适(56.0%)、拔管后尿频尿痛(46.0%)、术前口渴(34.0%)、术后饥饿(18.0%)和术后口渴(62.0%).结论 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存在不适,可通过改进护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康复指导,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孕三烯酮组60例和未用药组42例。孕三烯酮组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连用3~6个月;未用药组未用任何药物,术后随访6~2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随访率为100%,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1.67%,8.33%;未用药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9.05%,30.9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受孕。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痔切除术后的疼痛 ,很多新技术开展了 ,包括痔吻合器切除术 ,它使用一个环形吻合器插入肛门 ,去除直肠内痔多余黏膜并吻合缺口。方法 :68例有症状的患者接受吻合器切除术治疗 ,并观察其功能恢复和术后疼痛情况 ,疼痛用一个 1~ 1 0的刻度描述。结果 :68例患者 (男 45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6岁 ) ,平均症状持续 5年 ,平均手术时间2 2 .2 min,5 0 %腰麻 ,40 %局麻 ,1 0 %全麻。 93%患者在术后 34周的随访中没有再发生症状 ,而 7%患者需再手术切除或胶圈套扎。术后无死亡、大小便失禁、粪便排出受阻或顽固性疼痛等 ,总并发症发病率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