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碱性提取工艺从猪十二指肠分离得类肝素,并用Dowex 1×2离子交换树脂将其分离成两种组分,研究了各自的理化性质及部分药理作用。不被树脂吸附的组分1(C_1)和被树脂吸附的组分2(C_2)在化学组成含量上差异较大,C_1几乎无抗凝活性,C_2是碱提类肝素中的主要抗凝成份。C_1和C_2对高脂血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茶色素 8周的 4 8例高脂血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液脂质成分及Fbg含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清总胆固醇 (TCH)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Fbg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茶色素不仅能改善血脂的代谢紊乱 ,而且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尤其适合于高TG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液G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抑郁症患者病情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抑郁症疾病确诊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各60例,分别将其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液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液C反应蛋白水平为(8.79±1.54)mg/L,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96±1.02)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液G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所观察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组)32例,对照组(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组)30例,分别治疗7d后观察临床疗效,14d后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Holter24h缺血总时间等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其中全血高切比黏度的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血脂、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而无出血现象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碱提类肝素组分Ⅱ(C_2)对微循环血液流速的影响,并以流速改变为指标研究了C_2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表明1.C_2对细动脉、细静脉的血液流速有明显的加快作用;2.时效、量效关系密切;3.C_2加快血液流速的峰效应出现于药后约1h。  相似文献   

6.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所观察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组)32例,对照组(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组)30例,分别治疗7 d后观察临床疗效,14 d后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Holter 24 h缺血总时间等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其中全血高切比黏度的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血脂、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而无出血现象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秦进 《四川医学》2004,25(4):407-408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各种类型冠心病及其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 ,3 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 3 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预后差的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液纤溶和凝血状态 ,反映病人溶栓治疗情况 ,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及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塞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血塞通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及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55例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显著性改善,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5~11.67,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6ml静滴,1次/d,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的UAE、BUN、Scr和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得更为明显(P<0.05或<0.01);二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明显;治疗组TC、LDL-C和TG较前明显下降。结论①疏血通注射液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减少血β2-MG及BUN、Scr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该药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②疏血通注射液还具有调脂作用:使TC、TG、LDL-C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用金黄地鼠颊囊标本观察了冠心舒及肝素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冠心舒30mg/kg 可加快细动脉的血液流速,静脉注射肝素200 U/kg 可加快细动脉、细静脉的血液流速。对高分子葡聚糖引起的微循环血流障碍,二者均显示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玉华  朱桂玲 《海南医学》2005,16(12):39-4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伴发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3例伴发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8例)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于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用10~14天.对照组(35例)除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外所有治疗与治疗组相同.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血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aCO2降低和PaO2提高明显,而对照组除PaO2升高外,PaCO2无变化.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4.21%、65.79%,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68.57%、42.86%.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未发现脑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伴发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安全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碘酸钠-氧化低分子肝素-抗凝血酶共价复合物(SPLMWATH)涂层体外循环医用聚氯乙烯(PVC)管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合成SPLMWATH,应用聚乙烯亚胺-戊二醛结合技术分别制备SPLMWATH涂层、肝素涂层和低分子肝素涂层PVC管道。将PVC管道分为四组:A组(无涂层)、B组(肝素涂层)、C组(低分子肝素涂层)和D组(SPLMWATH涂层)。人抗凝全血用Chandlar loop模型体外模拟转流4h后,分别测定各组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白介素(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管道的内表面情况。结果各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其中D组下降程度最小,与B组和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B组和C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浆IL-8和MCP-1的浓度均较基线值有所升高,其中D组升高程度最小,与B组和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与A组比较均减少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粘附,其中D组管道的表面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C组略优于B组。结论①涂层处理过的PVC管道减少了血液相关成分的激活和消耗;②SPLMWATH涂层PVC管道具有较肝素涂层和低分子肝素涂层管道更佳的生物相容性,减轻了血液与PVC管道表面接触所引起的炎性介质生成、释放和凝血系统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下不同程度失血对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控制性降压组(H组),组内按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百分比不同各分为3组:C1,H1组(10%组);C2,H2组(20%组);C3,H3组(30%组)。H组泵入硝普钠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50~55 mmHg,稳定10 min后维持此时泵速并开始放血,C 组泵注生理盐水,放血过程同H组,均60 min后复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存活24 h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Bcl-2和caspase-3的平均光密度值H3组高于C3组(P<0.05), TUNEL检测的凋亡细胞H3组多于C3组(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下大鼠失血30%可诱导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口咽病变与局部体液免疫的关系,本文对37例口咽疾病和2例喉病患者的口咽分泌液及唾液进行了免疫学检测,并与7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①急性炎症时机体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协同作用,SIgA、IgG、C_3、C_4及Tf均极显著增高;②慢性炎症时SIgA无明显变化,IgG极显著增高,说明局部起主要免疫作用的不是SIgA,而是IgG;③唾液的免疫指标均低于口咽分泌液。  相似文献   

17.
大鼠腹腔注射类肝素-冠心舒200mg/kg后2h,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显著缩短,其促纤溶活性优于肝素;体外用药肝素与冠心舒对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无影响。实验结果还提示冠心舒与肝素的抗凝血活性与促纤溶作用不一致,抗凝效价不能代表促纤溶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 3 0例以低分子右旋糖苷加丹参为基础治疗 ,治疗组 3 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分别对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凝血系列等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9% ,优于对照组 70 % (P <0 .0 5) ,治疗组全血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 (P <0 .0 1 )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前后凝血系列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观察菲律宾蛤仔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消退的影响。②方法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60只兔随机分为4组:A1组给予低脂饮食,B1组给予低脂+菲律宾蛤仔饮食,C1组给予高脂+菲律宾蛤仔饮食,D1组给予高脂饮食,共喂养8周。8周后将兔处死。第二阶段,将80只兔随机分为4组:其中A2、D2组分别给予低脂和高脂饮食,B2、C2组前6周给予高脂饮食,后8周B2组改为菲律宾蛤仔饮食,C2组改为普通低脂饮食(即洗脱期),共喂食14周。6周末每组动物随机处死一半,其余动物于14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每2周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计算LDL-C/HDL-C。所有处死动物均取出主动脉,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大体形态学、光镜及电镜观察,并测定内膜/中膜厚度(IMT)比值。③结果第一阶段:与A1组相比,B1组血清学指标与病理均未有明显改变(P>0.05);与D1组相比,C1组血浆TC、TG浓度及LDL-C/HDL-C比值显著降低,HDL-C浓度显著升高(F=2.89~3.95,q=4.02~4.39,P<0.05),IMT比值明显降低(F=2.95,q=3.96,P<0.05),病理观察见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第二阶段:6周末,其他3组动脉IMT比值较A2组显著升高(F=2.89,q=3.85~4.21,P<0.05)。14周末,B2组HDL-C浓度比C2组显著增高(F=3.08,q=3.96,P<0.05);B2、C2组IMT比值较A2组升高(F=2.75,q=3.88、4.42,P<0.05),但较D2组降低(q=3.95、4.19,P<0.05)。④结论菲律宾蛤仔能够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菲律宾蛤仔还可减慢HDL-C浓度下降,对动脉粥样硬化消退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普通肝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早期血液流变性影响。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取胎术40例,年龄25~3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肝素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H组术毕即刻进行48h微量普通肝素治疗。记录麻醉前5min(T1)、术后1h(T2)、6h(T3)、24h(T4)、48h(T5)的高切变率全血粘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全血还原粘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结果:T3~T5时H组Hηb、Lηb、ηr、EAI、ERI、EET明显降低(P<0.05),T4、T5时ηp也明显降低(P<0.05),T5时H组Hηb、Lηb、ηp、ηr、ERI、EET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剖宫产患者血液粘度增加,早期使用微量普通肝素治疗可改善剖宫产患者血液流变性,降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