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具有发热、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本病少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常见,但多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少见。我院于2003年11月25日发现1例HFRS多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引发癫痫样抽搐及一过性失明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动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各级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182例经血清学证实的HFRS患者病程中肾各级动脉血流频谱参数与10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HFRS临床各期各型肾动脉血流频谱在发热期、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尿期和移行期肾血流量减少,各级肾动脉RI,P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min)在少尿期最低,尤以Vmin降低显著。结论HFRS临床各期各型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客观规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是否升高及其与肾组织MIF表达、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 用ELISA法测定HFRS患者血、尿MIF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观察肾组织MIF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HFRS患者肾组织MIF表达及尿MIF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尤以少尿期为明显,尿MIF浓度与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肾组织损害指数、肾小管损害显著相关,但与血MIF水平、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结论 HFRS患者尿MIF浓度明显增高,并与肾组织MIF表达及肾组织损害情况显著相关,提示其作为一种监测HFRS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点管理县(区)防治工作情况及其效果。[方法]对2002年6个HFRS重点管理县(区)疫情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县(区)2002年HFRS发病数比2001年下降54.62%;HFRS病毒抗体阳性率,413例病人血清为98.55%,473名健康人血清为2.95%;复核351例病人,符合率为98.29%。[结论]对重点疫区进行管理是控制HFRS的有效举措,应积极落实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性、特征,分析口岸鼠类传播HFRS的危险性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06.4~2007.3,采用常规夹日法捕捉鼠类。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进行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检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平均鼠密度为1.81%;小家鼠为室外主要优势鼠种(构成比50.77%),褐家鼠为室内主要优势鼠种(构成比4.10%)。小家鼠带毒率5.05%,黑线姬鼠带毒率6.33%,鼠类肾综合征出血热平均带毒率为5.13%。8月份为鼠类活动高峰期。结论为了防止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保护口岸人群健康,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及时进行媒介控制。  相似文献   

6.
杨素贤  徐艳超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74-187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黑线姬鼠是主要传染源[1].此病来势凶,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根据临床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在少尿期,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颅内及消化道出血、心衰肺水肿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少尿期是5期变化中对病人生命威胁最严重的1期.  相似文献   

7.
康希平  左慧彬  吴欣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59-166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流行的特征和规律。方法统计分析沂蒙山区1997~2003年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荧光抗体实验(IFAT)方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97~2003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327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71/10万,男、女比例1.79:1(21051/11741),病例中农民占87.20%。健康人群HFRS抗体阳性率为1.85%。室内鼠密度平均为3.87%,野外平均为3.84%。鼠带毒率室内平均为5.05%,野外平均3.86%。HFRS临床诊断符合率平均85.26%。HFRS疫苗接种近期保护率为100%。结论当地HFRS的流行呈双峰型,疫区类型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苗接种近期预防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慈溪市19962005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HFRS病例4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29/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44%。全市20个街道及乡镇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2.63:1,20--50岁青壮年人群高发,占72.71%,发病高峰在3—6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22%。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11份阳性鼠肺经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慈溪市是家鼠型HFRS低中发病区,加强监测,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方法:1998—2001年在临沂市河东区进行了以“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扩大宣传、普及HFRS防治知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强化接种技术队伍建设,规范免疫程序和工作程序,建立检查、考核、评比制度”为主要内容的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后的第1年即1998年,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率由实施前的3.49%提高到14.70%,1999、2000和2001年又分别提高到15.15%、15.21%和15.28%,4年累计接种率已达60.34%,重点人群HFRS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4.34%,且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结论:本管理模式易于操作,收效显著,是适合我国HFRS疫区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疫区的发病率。方法:以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控制鼠密度等措施。结果:在从事野外劳动的16—60岁青壮年农民中,免疫覆盖率达51.86%,其免疫阳转率为97.6%,从而使沙畈乡5个村的发病率1997年的490.23/10万,至1999~2005年发病率均为零。结论:以疫苗接种为主,灭鼠等防治措施,对HFRS高发疫区的控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和病情特点,加强HFRS的防治工作。[方法]对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1979~2003年收治的444例HFRS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FRS病人病死率由1990年前的29.59%下降为1991年后的12.73%,总体病死率为19.14%。[结论]诊治经验主要是抓好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注意早期合理治疗,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鼠种构成、鼠密度及鼠带病毒率情况,为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粉迹法,每年春秋两季捕鼠,鼠肺组织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年平均鼠密度波动在4.89%~7.28%之间,鼠带病毒率波动在9.52%~13.48%之间,平均带病毒率为11.98%。结论应科学指导灭鼠,有效降低鼠密度、鼠带病毒率,以降低HFRS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1998~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带病毒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鼠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的关系。[方法]在HFRS疫区捕鼠,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检测鼠肺标本的HV抗原与抗体。[结果]1998~2002年,在山东省HFRS疫区捕获的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HV带毒率分别为5.62%、0.40%和0.49%。春季鼠带毒率为4.61%,秋季鼠带毒率为3.46%。[结论]褐家鼠带毒率高于其他鼠。要加强HV宿主动物监测,合理指导HFRS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几年我院对HFR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及早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85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的诊断标准,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者188例(占32.14%),其中男132例,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PCR方法检测不同病程、临床诊断为HFRS的患者血中抗HFRS-IgM抗体,同时与ELISA和IFAT二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PCR检测96份HFRS患者血清中抗HFRS-IgM抗体的阳性率为76%,对51份发热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2.7%。而ELISA法和IFAT法对同批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3%和39.2%,及49%和31.4%。20份甲型肝炎阳性血清、30份正常人血清及20份HFRS-IgM阴性并掺入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免疫-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PCR检测抗HFRS-IgM抗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HFRS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济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1982—2001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16.5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郊县农村,占94.36%。查出2类(哺乳类的鼠形动物和鸟类的家鸡)6科动物自然携带HV抗原。居民区以褐家鼠最高为5.99%,野外以黑线姬鼠最高为1.64%。灭鼠和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预防和控制HFRS发病的效果。结论:该市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疫情监测,推广普及HFRS双价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魏兴艳 《工企医刊》2001,14(3):62-63
现将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血液透析(HD)治疗的4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HFRS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24岁~57岁;少尿期41例,低血压休克与少尿期重叠5例;均有皮肤粘膜明显出血,上消化道出血12例,泌尿道出血7例,急性肺水肿16例。 1.2 治疗方法 46例病人均在限液、稳定内环境及对症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型别。方法:对采自沈阳市传染病院临床确诊及免疫荧光法确认的HFRS患者恢复期血清92份,用MCPENT法进行检测。结果:检出姬鼠型66份,占71.7%;家鼠23份,占25%;未定型3份,占3.3%。结论:证实了沈阳地区是以姬鼠型为主的HFRS混合感染疫区。同时由于MCPENT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使之成为疫区型别研究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防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防病效果。方法选择16~60岁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HFRS的发病率,计算HFRS疫苗的保护率,并进行防病效果评价研究。结果HFRS疫苗大面积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令人满意,保护率高达90.31%~100%,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近年来发病率连续下降,打破了以往周期性流行规律。HFRS疫苗接种10年后仍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疫苗是预防控制HFRS十分有效的方法,值得继续大面积推广,以保障人民群众免受其侵袭与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以及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病毒率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85-1997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758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99/10万,男,女比例为2.15:1(51887/24036),病例中农民占92.43%,健康人群HFRS抗体阳性率为1.53%,室内鼠密度平均为3.62%,野外平均为4.75%,鼠带病毒率平均为3.75%,临床诊断符合率平均为77.58%,HFRS疫苗免疫接种近期保护率为100%,结论:当地HFRS的流行呈双峰型,疫区类型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苗免疫接种近期预防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