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福建省≥60岁老年人死因、地区分布及医疗机构报告情况。方法利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60岁老年人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93 731例,性别比1.3∶1。死因前5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病、伤害和诊断不明;60至79岁组男性构成比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3年间报告死亡病例逐年增加,乡镇级增加明显(69.2%以上);3年合计老年人死亡数占比前3位为泉州、福州和龙岩。结论了解福建省近年医疗机构报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性别、年龄特征、各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和地区分布等,可为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人死亡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为加强老年人卫生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兰州市201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因监测数据。死亡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的全国标准人口。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5年兰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2 645.52/10万人(标化死亡率为3 075.43/10万人);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P<0.05);前5位死因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其中前3位占总死亡的84.74%;前3位死因疾病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冬春季较高;肿瘤死亡比例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负相关,夏秋季较高;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循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兰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疾病,死亡比例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应针对性别、年龄和季节变化加强老年人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和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福建省2008-2010卫生机构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伤害死亡数据,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布的常住人口信息,描述伤害死亡水平以及城乡和地区分布,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数(SPYLL)。结果 85岁以上伤害标化死亡率(9.14/10万)居第1位,65~69岁居第6位(4.66/10万)。跌倒死因顺位中,85岁以上居第1位(13.00/10万),60~69岁居第6位(1.63/10万);他杀、淹溺、中毒和自杀等死因均以75~79岁居第1位。交通事故居男性伤害死亡率和SPYLL第1顺位,跌倒居女性第1顺位;乡村高于城镇。结论交通事故、跌倒、自杀是老年人重要的伤害死因,应针对各地区老年人伤害死亡谱制定有效的伤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何道容  陈德友  施银淑 《职业与健康》2012,28(5):593-594,597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汉源县居民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汉源县2010年报告死亡人数1 95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569.98/10万。男性死亡率为712.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0.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肿瘤疾病谱的构成情况及各年龄段分布特点,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据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对死亡病例的填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死因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泰州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229.11/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38.20%,位居全死因第一位。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98.41/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26/10万,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比为1.87∶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042.99,P<0.01);恶性肿瘤构成的前5位为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构成比的78.77%。55岁组以后肿瘤死亡病例数、死亡率明显上升,其中55岁~组、75~岁组的肿瘤死亡率分别为479.45/10万、2819.29/10万。结论泰州市恶性肿瘤死亡占人群全死因第一位,消化系统肿瘤占前3位。应在全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防癌意识,最大可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人群死亡特征和趋势,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疾病监测死因监测数据,采用Deathreg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73‰、5.23‰,5.94‰;男性死亡高于女性。死亡顺位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各年度间各疾病死亡率有所变化,但区别不大。0~岁年龄组死亡率为761.08/10万,主要死因为围产期疾病的早产和窒息;1~1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21.02/10万,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15~39岁年龄组死亡率为62.11/10万,主要死因是损伤中毒。40~6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564.35/10万,主要死因为肿瘤。6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为5560.87/10万,第一位死因是脑血管病。结论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造成湖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是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通市≥60岁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编码,计算≥60岁老年人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分析主要死因.结果 南通市2011-2012年老年人平均死亡率为3 550.75/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死亡率(3 865.46/10万)高于女性(3 264.22/10万),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等.60~ 75岁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男性全死因GEI为0.560、女性为0.636,其中呼吸系统的GEI均居首位.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应作为该市老年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我院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住院死亡病例2386例,其中男性1357例(56.87%),病死率3.73%;女性1029例(43.13%),病死率1.7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人群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我院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住院死亡病例2386例,其中男性1357例(56.87%),病死率3.73%;女性1029例(43.13%),病死率1.7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人群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2007—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分析2007—2008年南通市老年人死因资料。[结果]南通市2007—2008年老年人平均死亡率为3 737.1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年龄组分析显示,85岁~年龄组死亡率最高;60岁~、65岁~和70岁~三个年龄组中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年龄组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全死因GEI男性为0.555、女性为0.611。呼吸系统的GEI最高。[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应作为本市老年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死因登记报告资料,探索导致福建省居民死亡危险性疾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全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网络直报并经审核及有根本死因编码的死亡个案资料作相关研究因素分析。结果 2008年全省医疗机构共报告死亡病例31 468例,占全省实际总死亡数的18.39%。其中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22 521例(占71.57%),其次伤害死亡4338例(占13.79%)、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死亡2 074例(占6.59%),2 535例(占8.06%)为死因诊断不明。在慢性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最高(占45.74%),其次肿瘤(占27.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12.08%);肿瘤主要以肝癌(占20.43%)、肺癌(占18.53%)、胃癌(占15.08%)为主;在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占54.58%)、围产期疾病(占25.89%)、传染病(占18.18%)。在伤害中交通事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占41.52%),其次为意外坠落(占19.46%)、自杀(占11.08%)。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2012年死因监测系统报告质量,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青海省监测点死因网络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377.05/10万,其中男性为469.31/10万、女性为283.32/10万.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率为3.1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205.60/10万)、恶性肿瘤(132.35/10万)、呼吸系统疾病(78.47/10万)、伤害(31.26/10万)及消化系统疾病(24.09/10万),其中城市、农村前5位死因顺位相同,牧区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漏报率为9.17%、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7.66%、迟报率为7.03%、错填率为16.16%、错录率为5.62%; 2009-2011年漏报率为37.85%,校正死亡率为699.41/10万.结论 通过对各单位定期开展死亡病例的督导和查漏补报工作,掌握本地区死亡水平,并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 了解上海市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居民从事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及疾病共存情况。  [方法 ] 将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 2 0 0 3年死亡个案记录用DIS居民死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 心脑血管疾病在业人员中粗死亡率排列最高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最低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历越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越低。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情况较为普遍。  [结论 ]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上海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广东各地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探索加强医疗机构报告质量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掌握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相关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级别、各地域报告质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报告质量综合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相关关系。运用加权秩和比法(WRSR)对21个地市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档。结果 2017—2019年广东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省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总体上优于其他级别(P<0.01);珠三角地区优于粤东、粤西和山区。各地医疗机构报告质量综合率与人均GDP呈中度正相关(r=0.608)。加权秩和比法将21个地市分为优、良、中、差4档,各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东省各区域传染病报告质量不均衡,粤西和粤东地区报告率尚未达到十三五规划指标要求,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还可通过加强行政监管,规范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等方式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住院患者根本死因构成,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某院2004-2013年住院死亡病案3717例,对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作综合分析。结果在3717例死亡病例中,虽然男性患者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为1.47∶1,但该院出院病例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高发年龄70岁以上;根本死因构成前3位的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根本死亡原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提高民众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探讨传染病漏报的原因及研究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措施。方法 按照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管理现状调查方案》,采用查阅诊疗记录及网络直报系统对云南省6个州(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质量调查,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县区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4.44%,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5.04%,县(区)、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00,P = 0.752)。门诊、住院、检验科漏报率分别为5.70%、2.76%、4.97%;报告及时率98.77%,纸质报告卡完整率及准确率分别为99.49%、98.86%,网络信息一致率为98.77%,报告卡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99.79%。结论 2019年云南省县区级及乡镇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相近,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主要集中在丙肝,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及网络信息一致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该加强县(区)、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疫情人员培训,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制定干预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的人口死亡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死亡率为664.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66.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46/10万,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3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构成比最高,为43.82%,肿瘤为38.07%、呼吸系统疾病为4.87%,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的86.76%。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干预,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郑州市2014 - 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 - 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结果 2014 - 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太原市死因监测数据质量,为提高死因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库,分析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报告及时性、可靠性及准确性。结果2006~2011年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累计报告死亡68322例,同期统计局上报的死亡人数为72942例,平均完整率为93.67%。2006~2011年的完整率分别为90.10%、100.65%、90.25%、92.69%、94.47%。县(市、区)覆盖率和省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率均达100.00%;死亡病例平均上报及时率为86.12%,其中省级医疗机构最高(97.63%),县级医疗机构最低(71.38%);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是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占82.82%;最高诊断依据为临床结合理化检验的占35.81%,为临床诊断的占32.45%;常见根本死因不准确的占9.14%。结论太原市死因监测数据总体准确性较高,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敖汉旗死因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解本地区死因现状,确定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报告死亡3 011例,报告死亡率为553.05/10万,标化死亡率467.77/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592.05/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349.54/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结论针对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不同,应采取相关措施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