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对血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艳延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1):92-92,9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情况及血糖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以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40例本地企业行政人员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的血糖(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以及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较差者(HbA1c≥8%)与血糖控制较好者(HbA1c<8%)血脂的差异,分析血糖对其影响.结果 观察组BG、TG、TC、LDL 4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较差者与血糖控制较好者比较,TG、TC、LDL 3项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较差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血糖的控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防止合并脂代谢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 2组FB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C、TG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EF值、E/A比值均有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特点分析。方法选择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4例)和非糖尿病组(5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各血脂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FPG和HbA1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合并糖尿病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糖尿病组在血脂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TG和LDL-C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MI并发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增高,存在明显的脂代谢异常特征,临床检测GHbA1c和血脂水平有利于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04-10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时间2016年4~12月,8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SBP、DBP、TC、TG、FPG、2h BG、LDL-C明显更低,HDL-C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护理前比较,观察组BMI、SBP、DBP、TC、TG、FPG、2h B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糖血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空腹血糖10.0mmol/L的2型糖尿病65例,随机分为血糖控制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两组用优泌乐1日3次、来得时1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联合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日1次,连续治疗4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S、PPBS、Hb A1c极显著下降(P0.01);SF、CRP显著下降(P0.05),且与血糖控制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TC、TG、LDL在联合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在血糖控制组有下降趋势;F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河北医药》2012,34(8):1155-115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06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合并冠心病组(A组)56例和未合并冠心病组50例(B组),分别测定血糖及血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B组 (t=4.142、t=4.953、t=5.481、t=3.797、t=4.016、t=3.83,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B组(t=5.1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明显异常,且血糖值高低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重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止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丹参滴丸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血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给予治疗糖尿病饮食,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尿糖在正常范围,并把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记录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并检测TC、TG及H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其中TG、HDL-C明显改善(P均<0.05),TC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参滴丸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血脂紊乱疗效显著,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8,(2):341-343
目的:评价格列喹酮与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血糖指标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等血脂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PBG、Hb A1c、TC、TG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患者FBG、PBG、Hb A1c、TC、TG水平测得值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为72.09%(P<0.05)。结论:采用格列喹酮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血糖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LDL、TG及BMI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VLDL、TG及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进行治疗,降糖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及患者糖代谢、血脂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血糖、血脂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HbA1c无较大差异。治疗前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和HbA1c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及低血糖症状,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取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超声科检查确诊的19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TC、TG、LDL-C、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LT、AST、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药学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予以药学服务指导。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服务前血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服务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服务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159例早期D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血脂主要指标(TC、TG、HDL-C、LDL-C)和肾功能指标(UAER、β2-MG、BUN、B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I.DL-C)明显改善(P〈O.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UAER,β2-MG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BUN,BCr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效果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抵抗指数及并发症患病率。结果肥胖组的TC、TG、LDL和UA均大于正常组,而HDL低于正常组,两组在以上几个指标问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视网膜病变、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病变和肾脏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其中两组在冠心病、高血压和肾脏病变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代谢紊乱和并发慢性并发症,故对肥胖的患者要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延缓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肥胖患者血清自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4例T2DM患者按是否伴有肥胖分为糖尿病并肥胖患者31例(A组)、糖尿病不伴有肥胖33例(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C组),观察各组血糖(FPG)、胰岛素(FP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IL-18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CD8^+的变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不同。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的TC、TG、FPG、FP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P〈0.01),ISI则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A组的血脂显著增高(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的CD3^+、CD8^+亚群细胞数、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P〈0.01),CD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CD3^+、CD8^+亚群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5),CD54^+、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免疫功能紊乱与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与性别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体检以及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血压正常组中血脂异常率为41.49%,高血压组中血脂异常率为57.66%,P<0.05;高血压组中:女性患者在多个分类组中比例均高于男性患者,在CHOL、TG和LDL三组中,女性患者的发生率几乎是男性患者的2倍;血压正常组中:CHOL、TG以及HDL血脂异常指标的人数女性均比例比男性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要明显的高于2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血脂发生率要明显的高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查月芳  刘芳  李力  张磊  包玉倩  贾伟平  项坤三 《河北医药》2010,32(11):1369-137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279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B型超声检查筛选NAFLD。比较合并NAFLD(合并NAFLD组,n=101)与不合并NAFLD(对照组,n=178)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肝酶等代谢指标的不同,并分析影响NAFLD的因素。结果 (1)合并NAFLD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GPT)、C-反应蛋白(CRP)、空腹C肽(Fc-P)和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NAFLD与WC、TG、CRP、GFR、FC-p、U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51、0.2953、0.1325、0.1381、0.2729、0.2632,P〈0.05),与Lp(a)呈负相关(r=-0.1475,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高三酰甘油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NAFLD,升高的BMI、Ua、FC-p可预示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曦  柳怡莹  万沁 《天津医药》2021,49(6):603-608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对2型糖尿 病(T2DM)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HUA)的预测价值。 方法668例T2DM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183例) 和非高尿酸血症(NUA)组(485 例)。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体格检查等资料,检测实验室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四分位数Q1~Q4组)、TyG指数(四分位数q1~q4组)与T2DM患者HUA发生风险的关 系,及两者与血尿酸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G/HDL-C、TyG指数对T2DM患 者伴发HUA的预测价值。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校正及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后,TG/HDL-C、TyG指数第3、第4四分位数组发生HUA的风险 高于第 1 四分位数组(P<0.05),第 2 四分位数组与第 1 四分位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后,TG/HDL-C的第3、第4四分位 数组发生 HUA 的风险仍高于第 1 四分位数组(P<0.05),而 TyG 指数此时与 HUA 的发病风险无关联(P>0.05)。 TG/HDL-C、TyG指数、血尿酸均为糖尿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TG/HDL-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因素(P< 0.05),而三者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关联(P>0.05)。ROC 曲线显示,TG/HDL-C 曲线下面积为 0.651(95%CI: 0.604~0.697),TyG指数曲线下面积0.617(95%CI:0.570~0.665)。 结论TG/HDL-C、TyG指数是T2DM合并HUA的独 立危险因素,两者对HUA有一定预测价值;TG/HDL-C、TyG指数、血尿酸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应严密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