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练针是指练针刺的基本功,一是练指力,二是练指感。在练针的过程中要领悟针是力的载体,行针时要力贯针中,要把练就的指力加到针上;基本功有四练,即练气、练指、练意(神)、练巧,还有三合,即意与指合、力与气合、气与意合;要静中求动、稳中求快,还要寓快于稳、寓动于静、寓巧于微。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均为古籍所述之法,对其进行整理,并在具体方法上有所补充、归纳。将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分为六组,即:揣、爪、循、摄,摇、盘、捻、搓,进、退、提、插,刮、弹、飞、摩,动、推、颤、努,按、扪、搜、拨,有助于区分手法和理解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王富春教授30余年的从医经验,归纳和总结了练习针刺手法的方式,以期使从事针灸教学和临床的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针灸技法。王富春教授提出了针刺手法练习的4个关键要素:练针之式、练针之意、练针之力及练针之气。针刺手法作为一项操作性极强的临床技能,经验传授是提高针刺手法的重要途径,初学者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与大量练习,并结合自身感悟来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并没对照组36例,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是治疗急性腰扭伤较好的方法之一,方法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 指力的练习,是掌握针刺操作技术的基本功之一。针刺者能熟练地运用进、退、提、插、捻、捣、搓、弹等针刺方法,无不在练习指力的基础上获得。毫针针身细软,没有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针刺技巧,就很难持针稳健、进针顺利和随意施行针刺手法。练好指力,能使针刺手法灵活,操作轻巧,针刺深浅适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针刺  相似文献   

5.
吾家传针法小技,已有四世之久。相传曾祖善用冷针,讲究针刺手法操作,故对握针法极为重视,所谓“握针如握虎”。因此要正确握针,一定要刻苦锻练基本功,使自己的肘力、腕力、指力,均有一定功夫,才能在针刺时捻运流利,提插自若,减少病人痛苦,达到较好的疗效。一、基本功锻炼方法(一)握瓮法:运用约能容纳二十余斤重量的盛酒陶器小瓮,每日清晨持握锻炼一次。方法:以右手大指、食指、中指握住瓮口,手腕、肘臂要挺直,悬空将瓮提起平肩;然后向前直行约三十步左右,将瓮轻放着地。少顷,再行悬空提瓮,来回直行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刺后予雷火灸手法操作配合盆底肌群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群锻炼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针刺后予雷火灸手法操作配合盆底肌群锻炼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ICI-Q-SF量表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后予雷火灸手法操作配合盆底肌群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吕振军  翟玉馨 《陕西中医》1996,17(8):365-366
<正> 针刺手法中产生疼痛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临证时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了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因此,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使更多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现将针刺手法过程中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1 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分析 1.1 手法不熟练:针灸医师手法不熟练不可能顺利地将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因而造成进针时产生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  相似文献   

8.
吴明达  王裕贤 《陕西中医》1997,18(6):262-262
<正> 杜毓来(1932~1986),原新疆自治区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针灸副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医学会新疆分会常务理事。早年参加西安秦岭中医学校学习,50年代末支援边疆建设,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新疆的针灸事业。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亲受教诲,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手法精湛,补泻有据 针刺手法是针灸医生的基本功,因其直接影响到施术的疗效。熟练的针刺手法,不  相似文献   

9.
针刺基本功是提高手法操作、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就是指力。指力需要掌握恰当的方法,勤学苦练才能获得。笔者结合针灸名家贺普仁、彭静山及个人领悟,介绍指力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山 《新中医》1998,30(2):30-31
对3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针刺手法、理疗功能锻炼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效27例,有效5效,无效3例  相似文献   

11.
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潘华  李守然 《中国针灸》2004,24(8):531-533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常规针灸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电针治疗组对受损伤的面神经的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有较快、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原发性痛经针灸方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方法的运用规律,为临床优化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查阅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1989~2006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全部文献,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法众多,其中毫针刺法应用最多。结论:采用毫针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其方法的应用可成为优化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案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1957~2005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腹泻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腹泻足三里、天枢、神阙应用频次为最,也是最佳组穴.成人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多用灸法;小儿腹泻以急性为主,多用穴位贴敷、水针.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多以针刺、灸法为主,建议足三里、天枢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可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4.
李大军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2-79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针灸外洗液"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针灸外洗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针灸外洗液"治疗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灸方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古代针灸方的系统考察将其分为3类,即经验方、腧穴主治方及推导方。经验方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临床信度与效度,值得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去加以验证和升华;腧穴主治方不是源自实践而是改编自文献的一类针灸方,推导方是指用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推导出来的针灸方,这两类方子都需要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6.
徐凤的针灸学说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徐凤的针灸学说,不仅对明代针灸学的昌盛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现代针灸临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将近10年来同内有关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整理了针灸对该病的各种治疗方法,总结了变应性鼻炎针灸治疗的规律,评价了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了今后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回顾1956~2007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抑郁症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示百会、内关应用频次为最,治疗方法以针刺为主。建议百会配内关作为针灸治疗抑郁症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针灸本科生的临床技能,“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关于如何培养针灸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仍在不断地探索尝试之中。该又就针灸本科生科研创新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让科研活动早期化和贯穿整个针灸本科教育的提议。以期待能早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颈性眩晕,并与针刺组、针刺推拿组及针刺推拿药物组对照比较.结果:针刺推拿药物组总有效率99%,针刺推拿组为95.7%,针刺组为87.8%,针刺推拿药物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推拿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推拿组及针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