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饮食与运动的最佳健康教育方式以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与治疗,包括常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饮食运动口诀的健康教育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运动知识评分及干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糖尿病饮食运动知识得分及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明显提升,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饮食运动口诀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知识掌握程度,并可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对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措施,从健康教育、戒烟限酒、减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等干预指标中,均有显著效果(P﹤0.05)。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采用家庭护理干预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并积极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有35例患者能够按照护理要求去做,干预后都有明显效果,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家庭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时修改护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家庭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措施,从健康教育、戒烟限酒、减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等干预指标中,均有显著效果(P<0.05)。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共74例,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自行编制的糖尿病相关问卷进行效果评定,并对血糖,血脂(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综合干预1年后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社区基础上开展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了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甘油三酯、胆固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因2型糖尿病而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100例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比进行护理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生活方式。结果: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了饮食控制、日常运动、定期检测血糖以及按时服药等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顾红梅 《当代医学》2012,(31):124-12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检查、饮食控制以及规律运动等执行医嘱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王淑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30-13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饮食、用药、运动、监测、心理等进行干预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结果: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值明显下降(P〈0.01);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变(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金荣  薛忠花 《吉林医学》2011,32(27):5832-5832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将104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住院后都行常规护理,包括控制血糖、药物干预、健康教育、一般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行为。结果:观察组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心理健康)的改变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稳定病情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38-142+147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9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口腔健康情况、患者口腔护理知识及饮食依从性,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iabetes mellitus quality of life scale,DMQLS)评估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1%,高于对照组的8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检查指标相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饮食治疗依从性等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MQ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在进行微信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能力提高,牙周症状明显缓解,同时患者口腔保健及饮食控制的依从性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普通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深入了解各项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72例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收集整理,记录患者身高、体重等各项生理指标并运用生化蛋白分析仪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及彩超对血管斑块探查,分析各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诊疗价值.结果 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是与包括体重、血糖、血脂、蛋白质等多因素代谢紊乱有关,通过规范合理治疗能使病情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张克英  秦洁  张栋珉 《西部医学》2013,25(7):997-998,1001
目的了解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性别之间和年龄之间相比,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规范监测血糖患者与偶尔监测血糖患者相比,前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结论文化程度和血糖监测频率影响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任伶俐  任晓虹  李淼  王雨慧  汪淼芹   《四川医学》2017,38(10):1116-111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现状,探讨糖尿病痛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南充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发生率为53.6%,患者在情感负担和生活规律两个维度的痛苦程度较高。结论 2型DM患者普遍存心理痛苦,与年龄、病程、治疗费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心理痛苦评估,给予个体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瑞彤)对2型糖尿病(DM)患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DM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及MAU的量,然后对糖尿病组加用瑞彤15mg口服,每日一次,共24周.比较糖尿病组加用瑞彤前后血清CRP及MAU. 结果:糖尿病组CRP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瑞彤治疗后糖尿病组CRP及MAU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瑞彤能显著降低2型DM患者CRP水平及MAU,因此,瑞彤不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还能降低CRP水平及MAU,改善或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和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生化法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浆VEGF和INS、FBG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和伴视网膜病变组血浆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0.01),患者血浆VEGF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3912 P0.01),与胰岛素水平无直接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方法 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32例治疗和整体护理.结果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31例好转出院,1例患者呈植物状态.结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必须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饮食及运动变化情况,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鉴别Somogyi现象和黎明现象,不可盲目变更药物剂量.防治无症状性低血糖.一旦发生了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于血糖控制基础上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为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21天,疗程结束后对2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脑苷肌肽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能够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文对1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与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了分析。治疗效果满意。因此,在临床上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 lc)水平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 lc水平分为正常组(32例,B组)和升高组(64例,C组),分别检测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并以健康老年人34例作对照组(A组)。结果B组和C组的NO,SOD明显低于A组,C组的MDA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的SOD虽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 lc和MDA、NO、SOD关系密切,检测HbA lc对提示老年型糖尿病患者自由基代谢异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脂异常患者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下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综合防治措施对血脂异常的有效性。方法:对214例血脂异常患者进行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ur,KAB)的变化和血脂控制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血脂异常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B)有明显改变,对血脂异常的危害和防治等卫生知识的认识水平有了提高,限制高脂食物、进行适当的锻炼等饮食生活方式得到一定改善,血脂异常得到控制的人数明显上升(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