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卵巢癌基因1(OVCA1)和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OVCA1和HIC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卵巢癌中,低分化组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Ⅳ期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临床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HIC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IC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OVCA1和HIC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相关,OVCA1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32例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12例癌旁卵巢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 SP)法检测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及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中存在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32.2%、40.6%,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12例癌旁卵巢组织中1例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0例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在临床Ⅰ期和Ⅱ期显著低于Ⅲ期和Ⅳ期(P<0.05),在高分化癌中低于低分化癌(P<0.05)。结论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万一聪  张林  姜旖  马小玲  程文俊 《江苏医药》2012,38(18):2113-2115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对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HOSE中HOXA10基因表达及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5×10-6、5×10-7、5×10-8 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HOSE。培养5d后收集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XA10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己烯雌酚作用后,HOSE细胞中HOXA10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并且HOXA10基因启动子区发生去甲基化改变。结论己烯雌酚可以上调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HOSE中HOXA10基因的表达,与其对HOXA10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鲍振学  刘云云  毛桂玲 《河北医药》2013,35(10):1452-145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mRNA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分析肺癌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7.8%(48/83),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的30.1%(25/83)(P<0.05)。肺癌组织中PTENmRNA的阳性率为32.5%(27/83),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的55.4%(46/83)(P<0.05);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有明显关系,PTEN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失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这可能是肺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58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NSCLC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6例(44.8%),明显多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10例(17.2%)(P<0.01)。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在N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LU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别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79例胃癌患者与79例正常人外周血BLU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BLU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BLU基因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67.39%vs.52.17%)(P<0.05)。BLU基因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BLU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人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9%vs.56.96%)(P>0.05)。结论 BLU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在胃癌组织存在高甲基化现象,提示BLU基因的高甲基化可能与抑癌基因被失活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有关。BLU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17-β E2)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HOXA10基因表达及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按实验目的分别加入1×10-6、1×10-7、1×10-8 mol/L的17-β E2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HOXA10 mRNA和蛋白表达;提取SKOV3细胞基因组DNA,纯化、修饰后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17-βE2可显著提高SKOV3细胞中HOXA10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P<0.05).同时17-β E2作用后HOXA10基因呈部分甲基化状态.结论 17-β 2可以逆转SKOV3细胞中HOXA10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甲基化状态,使HOXA10基因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抑癌基因PTEN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及其与VEGF的相互关系,对8例正常上皮来源的卵巢组织、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切片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LSAB法检测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TEN在正常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8)、50.00%(9/18)、23.33%(14/60),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低于正常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II期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高于III/IV期的13.89%(P<0.05);卵巢内膜样癌PTEN阳性表达率7.14%,显著低于浆液样34.78%或黏液样囊腺癌44.44%(P<0.05)。PTEN表达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NOEY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不同阶段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NOEY2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手术切除乳腺的女性患者标本,其中IDC组46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组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BT)组20例,乳腺原位导管癌(DCIS)组2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组13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NOEY2基因的甲基化率及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IDC中NOEY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NOEY2基因甲基化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IDC组的完全甲基化率高于NBT及UDH组(P<0.01);NOEY2基因完全甲基化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ER、PR、HER2无相关性(P>0.05);完全甲基化的IDC标本NOEY2 mRNA表达量低于部分甲基化的IDC标本(P<0.05);IDC中NOEY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NOEY2基因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659,P<0.05)。结论 NOEY2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及其导致的mRNA表达下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抑癌基因PTEN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及其与uPA、MM P-2的相互关系,对8例正常上皮来源的卵巢组织、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切片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蛋白、MM P-2蛋白的表达,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uP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TEN在正常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8)、50.00%(9/18)、23.33%(14/60),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低于正常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II期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高于III/IV期的13.89%(P<0.05);卵巢内膜样癌PTEN阳性表达率7.14%,显著低于浆液样34.78%或黏液样囊腺癌44.44%(P<0.05)。PTEN表达与uPA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MM P-2表达呈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宋伟  闫洪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049-3051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及磷酸化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的表达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2例卵巢组织标本,包括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2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组织24例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72例,观察p-mTOR及p-4EBP1的表达情况变化.结果 (1)p-mTOR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总体阳性率分别为5.0%(1/20)、11.5%(3/26)、25.0%(6/24)、48.6%(35/72),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标本中p-mTOR阳性表达率为59.1%(26/4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标本(32.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中,高分期组(Ⅲ+Ⅳ期)p-mTOR阳性表达率(55.6%,30/54)显著高于低分期组(Ⅰ+Ⅱ期)(27.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4EBP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总体阳性率分别为5.0%(1/20)、19.2%(5/26)、29.2%(7/24)、59.7%(43/72),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标本中p-4EBP1阳性表达率为70.5%(31/4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标本(42.9%,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中,高分期组(Ⅲ+Ⅳ期)p-4EBP1阳性表达率(66.7%,36/54)显著高于低分期组(Ⅰ+Ⅱ期)(3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mTOR及p-4EBP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02,P〈0.05).结论 p-mTOR和p-4EBP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高表达,提示二者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p-mTOR和p-4EBP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urvivin、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这两种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Survivin、p53蛋白在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6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恶性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6.7%(P〈0.05);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为43.5%,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13.3%(P〈0.05)。两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②Survivin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相关性(r=0.464,P〈0.05)。结论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且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变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与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结果在60例结肠癌组织中,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38.3%(23/60)、42.0%(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发生率分别为0(0/60)、18.3%(11/60);在结肠癌组织中,Syk、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5)。在癌组织中检测到Syk启动子甲基化的23例中,有8例术后癌复发转移,发生率为34.8%(8/23)。而在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的25例中,有11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44.0%(11/25)。结论 (1)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2)结肠癌组织中Syk、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有助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黄慧云  黄兵  李斌  常彦祥  王甲林 《中国医药》2014,(12):1765-1767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6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183;d).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口服亚叶酸钙200 mg/m2;微量泵输入氟尿嘧啶2 400 mg/m2,共46 h.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5%(1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88±8)分比(65±7)分;对照组:(79±9)分比(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10/33)比3.0%(1/33)、27.3%(9/33)比0.0%、21.2%(7/33)比0.0%、24.2% (8/33)比0.0%、24.2%(12/33)比0.0%、21.2%(7/33)比0.0%](P<0.05).2组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能有效地治疗晚期胃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冉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82-178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卵巢癌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okemo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9.2%(36/52)和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8%(41/52)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Pokemo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9.16,P〈0.05)、临床分期(χ2=5.86,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32.28,P〈0.01)和是否复发(χ2=27.08,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82,P〉0.05)无明显关系。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8.24,P〈0.05)、临床分期(χ2=9.2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9.62,P〈0.01)和是否复发(χ2=21.16,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77,P〉0.05)无明显关系。经相关性分析,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7,P〈0.05)。结论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与卵巢癌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正常结直肠组织和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W1116、LoVo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相应组织和细胞中Kiss-1基因mRNA和蛋白质(Metastine)的表达量。结果: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82.19%)高于正常组织(6.31%)(PSW480〉SW1116〉HCT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引起Kiss-1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RNA-10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中的功能,探讨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Taqman探针对35对胃癌组织标本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统计学分析miRNA-10a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随后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样本中miRNA-10a上游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研究miRNA-10a在胃癌细胞系中的功能。结果在35对胃癌样本中,其中.24例miRNA-10a的表达水平下调。11例表达水平上调。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10a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MSP结果显示,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过表达miRNA-10a后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结论胃癌组织中miRNA-10a的表达呈现普遍的低表达趋势,且miRNA-10a的低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呈负相关,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miRNA-10a表达下调,参与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并且miRNA-10a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BRafV600E/ERK通路与单极纺锤体蛋白激酶1(Mp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Mps1蛋白以及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Mps1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7%(46/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10%(2/20)(P<0.01),p-ERK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50/6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33%(5/15)(P<0.01),p-ERK表达阳性的病例同时显示Mps1阳性表达,反之亦然。二者在乳腺癌中显著相关(R2=0.367,P<0.05)。且Mps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在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Mps1与BRafV600E/ERK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呈正相关,且Mps1蛋白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