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防止SARS引起的医院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体引起的,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现就我院医疗队在SARS定点医院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2002年底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和近30个国家与地区有病例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2月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阴影及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本病平均死亡率达9.3%。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1病因及发病机制1.1病因2003年3月23日美国科学家发现本病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为单…  相似文献   

3.
SARS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ARS,是由一种从未在人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家族变种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3月15日将其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国内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目前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爆发的  相似文献   

4.
2002年末~2003年6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扩散,国内外科学家倾入极大的热情探索其病原学,最终发现SA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发现过程曲折而迅速,有必要作一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的由变种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诊治SARS的定点医院中,医护人员成为SARS医院感染的主体,因而分析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感染状况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某院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的SARS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广东省两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进行分子水平的溯源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提供分子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对GenBank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核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Breda病毒为外组,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单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发现两次SARS自然流行的病毒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聚类;第二次流行时从人类中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和从果子狸等动物中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分为两个基因型,两型的主要鉴别依据是病毒的全基因组变异而非Spike基因序列。结论:前后两次SARS自然流行病毒可能以不同的特性感染人类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第二次流行时的SARS冠状病毒进行分子水平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分离自前2例指标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来自果子狸等动物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第二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由果子狸等动物传染人的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套式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方法。[方法]从广东地区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本实验室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SAPS—CoV)组织培养上清中提取RNA,利用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及套式PCR扩增。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连接入pGEM—T载体中,测序后比较其与其他已知SARS冠状病毒的同源性。[结果]从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SARS冠状病毒组织培养上清中均可扩增出阳性片段,经测序后证实是SARS冠状病毒特有序列。[结论]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泵酶基因所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适用于临床标本及组织培养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科学家的努力,对SARS及其病原体的认识愈来愈深入。本文对非典型肺炎(非典)名称的由来、传统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原体的发现过程及冠状病毒本质的争论、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SARS病毒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和抵抗力、SARS的传播途径及来源问题、SARS的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预防等方面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市民"SARS"认知、行为、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人类对这一新出现的病毒了解甚少,目前主要是以行政干预预防为主。武汉地处广东和北京的中间地带,而广东和北京是SARS的高发城市,对武汉市市民进行SAR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SARS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信念等方面的状况,具有很重要意义。我们于2003年5月初对武汉市市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与人》2012,(7):15-16
MRSA与SARS"联姻",向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敲响了最后的挽钟。现在已经明确,造成人类"非典"疫情的致病微生物是冠状病毒的变种,冠状病毒原本主要存在于猪、牛、鸡禽及哺乳动物体内,在人类中生存的冠状病毒仅两类,其引起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而且引起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野生动物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广西境内野生动物SARS冠状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广西境内15种117只野生动物及99只人工养殖的果子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血清学方法检测其病毒核酸。结果15种野生动物中鸟类及爬行类动物血清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0.0%,哺乳类动物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人工养殖的果子狸咽拭子及肛拭子标本未检出SARS冠状病毒核酸。结论野生动物中鸟类及爬行类动物SARS冠状病毒感染率较高,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或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首个病例在广东省被报道,截至2003年7月31日,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SARS横扫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者达8096例,774例死亡,病死率达9.6%(http://www.who.int/csr/sars/country),给所传播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引起此次大流行的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之前人们从未见过它。2003年4月13日,加拿大科学家首先完成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株TROR2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对其基因组的分析比较发现,它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新成员。同年4月16日,WHO宣布引起人类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称作SARS-Cov。  相似文献   

13.
SARS病毒、冠状病毒与肉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仲田 《肉品卫生》2003,(10):35-39
2003年10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各国必须警惕11月非典型肺炎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说,非典可能通过人们与感染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而再次传播,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SARS为变异的冠状病毒,那么动物性食品中SARS病毒及冠状病毒的检验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它的流行特点是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特点是家庭聚集性、医院聚集性和人群聚集性。隔离的重点是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  相似文献   

15.
造成非典型肺炎流行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冠状病毒的新变体。科学家对它的认识和最终确认都历经了较大的波折,臭氧作为优秀的消毒剂,一直没有机会与SARS病毒“单刀赴会”,但是臭氧行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臭氧对SARS病毒一定会有效果。由于缺乏第一手的实验数据,所以只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首次报告非典型肺炎以来 ,非典型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 (WHO)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ARS) ,于4月16日宣布引起SARS流行的病原体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1SARS病原学研究在SARS流行早期 ,为寻找引起SARS的病原 ,我国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先后排除了炭疽、鼠疫、禽流感、流感、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随后有实验室提出SARS病原体为衣原体 ,接着又有实验室提出SARS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 ,但作为SARS病原体 ,都没有得到更多的实验数据支…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生物科技网BIO COM报道 ,加拿大BCCRC宣布他们已经解出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 ,他们不眠不休花了 6天才完成这项关键的工作 ,接着美国CDC在两天后也宣布他们完成另一个冠状病毒的基因译码。这种已被命名为SARS病毒的变种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 ,为携带RNA的病毒。这一科病毒的基因序列一般介于 2 90 0 0到 31 0 0 0个核苷酸之间。由两个研究中心公布的基因序列分别是 2 9736与 2 972 7个核苷酸 ,十分符合冠状病毒的特征。而在演化树分析方面 ,SARS病毒虽然无法归入目前已知的 3个冠状病毒群组中 ,但核苷酸比…  相似文献   

18.
小儿血清SARS冠状病毒交叉抗体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非SARS小儿血清中筛查SARS冠状病毒交叉抗体。方法: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无SARS临床表现的住院小儿患者进行SARS冠状病毒RNA及抗SARS冠状病毒多克隆抗体IgG的检测。再对SARS IgG可疑阳性血清利用蛋白芯片方法进行SARS冠状病毒成份蛋白3CL、N、M、S1、S2、S3抗体的分析。结果:在190例非SARS患儿血清中,检出IgG多克隆抗体可疑阳性20例。SARS冠状病毒成分蛋白抗体分析发现N蛋白抗1例,抗M蛋白抗体阳性1例,抗N、M抗体同时阳性1例。结论:在部分非SARS小儿体内可能存在有抗SARS冠状病毒的交叉抗体。  相似文献   

19.
佛山地区重症SARS病例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求证佛山地区首批临床诊断的SAILS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全病毒裂解液作抗原,利用ELLSA技术检测佛山地区首批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具有明显传染特征的SARS康复患者和患者居住地“健康者”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结果:4组有流行病学关系的19例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全部阳性,而400名患者居住地的“健康者”血清中抗SAILS冠状病毒抗体则全部阴性。结论:佛山地区首批SARS病例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患者血中均发现有抗SAILS冠状病毒抗体,支持其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抗SARS抗体IgG在ESARS康复者血清中至少可存在6个月。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国际上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统的冠状病毒具有嗜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特性,可以引起人类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和婴幼儿急性肠炎。SARS-CoV与以往发现的冠状病毒相比,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