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锌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低锌饲料喂养实验大鼠,观察了缺锌和补锌对动物血浆、肝脏、肾脏和毛中锌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血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KP)、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甘露糖苷酶(Mann)的活性变化,以比较评价这些生化指标对机体锌营养状况改变的灵敏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浆锌含量,AKP活性和体外加锌法测定的Mann活性变化对动物缺锌的反应最灵敏。红细胞ATP含量和ACE活性虽然也  相似文献   

2.
儿童锌营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丽红  刘兴旺 《营养学报》1994,16(4):391-395
对318名3~6岁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与体格检查,在排除膳食影响及各种感染性疾患条件下,以血浆锌划分锌缺乏组(140人)和对照组(166人)。测试两组儿童的尿锌/尿肌酐比值,血清ALP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及上述指标在给锌缺乏儿童补锌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锌缺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尿锌/尿肌酐比值下降(P<0.05),血清ALP活性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稍低(P>0.05)。锌缺乏组儿童补锌治疗后,97.9%儿童血浆锌升高382.8%儿童尿锌/尿肌酐比值升高;100.0%儿童血清ALP活性升高;89.6%儿童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这些指标在补锌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血浆锌和血清ALP同时低可以预示儿童体内锌缺乏,需要补锌治疗;尿锌/尿肌酐比值能效敏感地反映儿童的锌营养状况;胆固醇与锌营养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缺锌和补锌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先进行25天锌缺乏实验,而后21只大鼠再进行15天补锌治疗实验。结果显示,缺锌可致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显著升高。补锌12.30或250ppm均可使原缺锌大鼠的各项指标完全恢复,并且血清锌含量与上述各项指标均呈明显的相关关系。结果提示,缺锌可致大鼠抗氧化能力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且补锌治疗时.一个RDA(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剂量即可使大鼠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指标评价人体锌营养状况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验证功能性指标在评价人体锌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体格检查和有关血液生化分析,重点观察碱性磷酸酶(AKP),甘露糖苷酶和暗适应能力(DA)等功能指标在膳食锌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暗适应所需的时间在试前显著长于对照组,但经20d补锌后,两组的暗适应能力未见明显差别。实验组的AKP活性在锌锌后明显提高,而Mann活性(差值)在补锌后显著降低。表明血浆锌水平结合3项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评价反映儿童锌缺乏的敏感指标。方法 我们对300名3-6岁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与体格检查,同时测定了锌缺乏组和对照儿童的尿肌酐比值。血清ALP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及锌缺乏儿童补锌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锌缺乏组与姐尿锌与民酐幽会血清AL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锌缺乏组儿童血浆锌、尿锌与尿肌酐比值,血清ALP活性,血清胆固醇水平在补锌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锌和血清ALP同时降低可以预  相似文献   

6.
某些酶活性变化对评价生长发育期大鼠锌营养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少波  朴建华 《卫生研究》1999,28(5):283-285
雄性断乳大鼠随机分为低锌组、高锌组、正常锌组和低锌组的高锌饲料对饲组。喂相应饲料20天后,低锌组的部分大鼠改喂高锌饲料(低 高锌组),高锌组的部分大鼠改喂低锌饲料(高 低锌组)。分别于实验期0、20、50和70天时处死。测定血浆碱性磷酸酶、5′ 核苷酸酶和铜 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浆锌及肾脏锌含量变化,以考核它们对评价锌营养状况的意义。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5′ 核苷酸酶以及血浆锌浓度变化对缺锌或/和补锌反应敏感。短期缺锌时(20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就显著降低,并随缺锌时间延长该酶活性持续降低,而短期补锌(30天)后又能显著增加其活性。受锌营养状况影响,血浆5′ 核苷酸酶活性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这些酶活性又受增龄因素的影响,即随实验期增加,正常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而5′ 核苷酸酶活性则呈增加趋势。长期严重缺锌可以影响铜 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补锌后在实验期内未见到它的活性显著增加。随实验期增加,低锌组血浆锌持续降低,50天时,显著低于高锌组;70天时,低锌组和高 低锌组的血浆锌也显著低于高锌和低 高锌组。这些结果提示,碱性磷酸酶和5′ 核苷酸酶的活性及血浆锌变化对评价大鼠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意?  相似文献   

7.
对沈阳市某幼儿园99例3~6岁锌缺乏儿童的营养调查和生物样品(血液、尿液和毛发)的分析发现:同对照组儿童相比,锌缺乏儿童除Fe、维生素A外,其他主要营养素的摄入明显不足;缺锌儿童的发锌、RBC锌水平、血清ALP活性、尿锌/尿肌酐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补锌治疗后血浆锌水平、血清ALP活性、尿锌/尿肌酐比值显著升高。应用临床诊断实验的评价方法分析发现结合血浆锌水平,联合使用发锌,血清ALP和尿锌/尿肌酐比值3项指标可以准确判断儿童边缘性锌缺乏,这时并联的灵敏度为96.18%,串联的特异度可高达到100%(血清ALP活性<104IU/L,同时发锌含量<110ppm.尿锌/尿肌酐比值<0.3μg/g)。  相似文献   

8.
云淑梅  唐仪 《营养学报》1998,20(4):398-401
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缺锌组(ZD)、锌正常对照组(ZN)和对饲组(PF)。分别喂以缺锌(3.08mg锌/kg饲料)、锌正常饲料(56.20mg锌/kg饲料),24天后测定大鼠血清锌浓度、叶酸浓度、胰脏蛋白质含量及胰脏结合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叶酸水平、胰脏结合酶活性、血清锌水平成正相关;胰脏蛋白质含量和血清锌水平成正相关。结论:缺锌可降低结合酶的活性,还可能通过减少结合酶的量降低对叶酸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艾华  陈吉棣 《营养学报》1994,16(3):274-279
本研究通过观察缺锌大鼠及缺锌后补锌大鼠睾丸金属结合蛋白(tes-tismetal-bindingprotein,TMBP)、睾丸和血清锌和睾酮含量的变化,探讨缺锌及低睾酮对TMBP的诱导,揭示TMBP在睾丸的功能。结果表明,营养性缺锌可诱导TMBP大幅度升高。缺锌引起的睾丸睾酮下降也可能是诱导TMBP的因素,缺锌时睾丸锌和睾酮含量与TMBP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缺锌和补锌对烫伤大鼠体内锌、含锌酶、激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12只,56只用含锌量正常(40μg/g)的饲料喂养,其余56只用含锌4μg/g的低锌饲料喂养,1周后各取8只大鼠,40μg/g锌喂养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4μg/g锌喂养的为缺锌对照组(DC组),处死后留取标本。其余大鼠15%深Ⅱ度烫伤,40μg/g锌喂养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烫伤组(NB组,继续用含锌40μg/g饲料喂养)和烫伤补锌组(NH组,改用含锌80μg/g饲料喂养);4μg/g锌喂养大鼠随机分成缺锌烫伤组(DB组,改用含锌10μg/g饲料喂养)和缺锌烫伤补锌组(DH组,改用含锌80μg/g的饲料喂养),各组24只大鼠。分别于烫伤后第1、3、7天,各组处死大鼠8只,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肝脏、骨骼和皮肤锌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生长激素(GH)和肝脏金属硫蛋白(MT)水平。结果 烫伤前缺锌大鼠血清、肝脏、骨骼和皮肤锌含量以及ALP、GH和肝脏MT水平均低于正常大鼠。烫伤后缺锌和正常大鼠的血清、骨骼锌含量及ALP下降,肝脏、烫伤皮肤锌、GH和肝MT呈上升趋势;补锌后血清、组织锌、ALP、GH、MT均明显上升,但缺锌大鼠的变化幅度小于正常大鼠。结论 机体缺锌不仅使血清、组织中锌含量下降,还影响含锌酶ALP、GH和肝脏MT的活性及功能。口饲补锌可以纠正缺锌状态,烫伤后应注意锌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管饲对缺锌大鼠体内锌与维生素A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欣珠  成国才 《营养学报》1990,12(4):383-389
饲料含锌二个水平(1.41、100ppm),含维生素A(VA)三个水平(0、7、46mg/kg),将SD雄性大鼠44头分为六组。管饲喂养18天后,于实验第19天处死,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组织锌与VA的含量、血清AKP活力、总蛋白和Hb含量。结果表明,管饲缺锌饲料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锌含量以及AKP活力明显降低,缺锌缺VA和缺锌正常VA组大鼠的血清VA含量亦明显降低。缺锌大剂量VA组大鼠的血清锌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明显高于VA缺乏和正常的缺锌大鼠,该组大鼠的血清VA含量耒见降低。上述结果提示,缺锌可影响大鼠肝脏VA的正常释放,使血中VA含量降低,但这一影响可能发生在血锌含量的某一“阈浓度”之下。实验还发现,不同剂量的VA对缺锌大鼠有不同的影响,VA缺乏,会加重缺锌损害,增加VA的摄入量,可明显减轻缺锌损害。  相似文献   

12.
缺锌对生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 研究缺锌对大鼠生长、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 进行了三系列实验 ,第 1、2系列分组均为缺锌组 (ZD)、对喂组 (PF)和缺锌补锌组 (ZS) ,但第 1系列饲养期为 35d,缺锌补锌组缺锌 2 1 d后补锌 ;第 2系列饲养期 2 8d;第 3系列分组为缺锌组、对喂组和自由采食组(AL) ,饲养期 2 8d,全程观察生长过程 ,定期称重 ,并于实验结束前 1 w内用避暗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 : 三次实验均表明 ,ZD组大鼠生长、学习和记忆功能降低 ,而补锌后 ,则能逆转上述状况。结论 : 锌不仅影响生长 ,且与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孕妇锌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淑敏  黄醒华 《营养学报》1992,14(2):165-170
通过对270名孕妇锌营养状况的横断面研究,发现整个孕期血浆锌水平、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发锌在整个孕期无显著变化;血浆Cu/Zn比、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孕期呈逐渐升高趋势。以血浆锌<10.71μmol/L为标准,早、中、晚孕期锌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6.5%、20.2%、25.7%。膳食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孕妇每日膳食锌的摄入量仅为我国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60%左右,孕妇除维生素C及孕早期铁外,其它营养素均不同程度地低于RDA标准。并对孕期血浆锌水平降低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锌缺乏和过量对小鼠胚胎体外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锌缺乏和锌过量对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胚胎长骨体外培养 ,通过骨组织的形态图象分析及长骨肥大区软骨细胞计数和骨化区破骨细胞计数以及羟脯氨酸( Hyp)含量和碱性磷酸酶 ( AKP)的活性测定研究锌缺乏和锌过量对骨形成的影响。结果 当培养基锌浓度高至 1× 1 0 -3 mol/ L时 ,长骨总长度及面积和骨干长度及面积、羟脯氨酸的含量、肥大区软骨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 ;破骨细胞数高于对照组 ;当培养基锌浓度为 5× 1 0 -4 mol/ L时 ,AKP活性开始降低 ,当为 1× 1 0 -3 mol/ L时 ,AKP活性降低更为明显 ,锌缺乏时 ,AKP活性也降低。结论 锌缺乏和锌过量均可影响骨的发育。AKP在锌对骨发育的研究中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抗性淀粉对大鼠锌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竹  门建华  杨月欣  洪洁 《营养学报》2002,24(2):167-170
目的 : 研究抗性淀粉 ( RS)对大鼠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  ( 1 )正常大鼠锌代谢 :3组 Wistar大鼠分别用基础饲料 (对照组 )、含有 1 3%或 2 6% RS的饲料喂养 1 8d,收集尿样、粪样 ,及血样 ,测定锌含量 ,计算锌表观吸收率。 ( 2 )高糖 ( 5 0 % )饮食大鼠锌营养状况 :3组 Wistar大鼠分别用基础饲料、高糖淀粉饲料 ( S- DS)及高糖抗性淀粉饲料 ( S- RS,含 1 4% RS)喂养 1 2 w。收集尿样 ,血样、肝脏、胰脏、肾脏等样品 ,测定锌含量。结果 :  ( 1 )正常大鼠锌表观吸收率分别为 :对照组 5 6.5 9% ,1 3% RS组 5 0 .1 1 %及 2 6% RS组 5 4 .40 %。 ( 2 )高糖饲料使 S- DS组大鼠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 ;血锌和胰脏锌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S- RS组血糖状态正常 ,尿锌排出低于 S- DS组 ,红细胞锌高于 S- DS组 ,且肾锌增高 ( P<0 .0 5 )。结论 :  RS不影响正常大鼠锌表观吸收率 ,却可通过调节血糖维持高糖饮食大鼠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补锌对胎盘及母鼠小肠中ZnT1、2、5和6m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18只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C)和补锌组(ZS)。两组进食常规饲料,ZC组(n=9)饮用去离子水,ZS组(n=9)饮用补锌水(含锌1.26mmol/L)。分别于孕D9.5和孕D17.5时取胎盘和小肠。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胎盘和母鼠小肠中ZnT1、2、5和6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孕D9.5时,孕期膳食补锌可显著上调胎盘ZnT1、2及小肠ZnT1、2和6mRNA的表达,下调胎盘ZnT5mRNA的表达,对胎盘ZnT6及小肠ZnT5mRNA的表达则无影响;在孕17.5d时,膳食补锌可显著上向调控胎盘ZnT5和ZnT6mRNA的表达,对胎盘及小肠ZnT1、2mRNA的表达无影响,小肠ZnT5mRNA检测不到。结论:妊娠不同时期膳食不同锌摄入水平显著影响胎盘和母体小肠中锌转运体mRNA的表达谱。  相似文献   

17.
富锌金针菇中锌生物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莫宝庆  马凤楼 《营养学报》1990,12(4):378-382
通过复制大鼠缺锌模型后用不同的锌源进行补锌,研究富锌金针菇锌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60,80ppm金针菇锌较相应剂量的硫酸锌有明显升高血浆锌的作用;80ppm金针菇锌在提高大鼠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及股骨锌方面有良好的效应;根据血浆锌及股骨锌得出富锌金针菇锌的RBA分別为硫酸锌的207%及181%。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锌、铜对阿霉素性心肌损害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阿霉素(ADR)对大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心脏的毒性作用,以及补充锌或锌+铜后对阿霉素毒性作用的保护作用。将体重130~160g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四个组,甲组是锌+阿霉素组,乙组是锌+铜+阿霉素组,丙组是单纯阿霉素组,丁组是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表明:丙组动物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脏亦有明显的损害和心功能不全;甲、乙二组动物的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丙组,心脏的损害亦明显轻于丙组;丁组无以上改变。实验结果提示适量的锌或锌+铜对阿霉素的毒性作用有保护作用,锌+锌铜组的保护效果好于单纯锌组。  相似文献   

19.
锌、铁对机体联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颖明  马凤楼 《营养学报》1992,14(2):120-125
选用40只体重在70~110g,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低锌低铁组;Ⅱ组:加锌组,加金针菇锌60ppm;Ⅲ组:加铁组,加血红素铁24ppm;Ⅳ组:联合加锌加铁组,加金针菇锌60ppm,血红素铁24ppm。实验35天,结果为Ⅲ、Ⅳ组的Hb、血清铁和肝脏铁明显高于Ⅰ、Ⅱ组,而Ⅱ、Ⅵ组的体重、血清锌、肝脏锌、股骨锌明显高于Ⅰ、Ⅲ组,说明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有机锌和血红素铁在机体内未表现出相互拮抗或抑制作用,联合补锌补铁对动物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毛锌、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用含锌和蛋白质饲料喂养的幼鼠的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敏感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锌、AKP和SOD活性对长期单纯锌缺乏的诊断有意义,且血清AKP活性可反映较短期的缺锌状况。毛锌与SOD在因摄入蛋白质低而致的锌缺乏时,各组动物无显著差异,而血清AKP却显著升高,其原因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