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内瘘使用时间、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动静脉内瘘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11年7月-2013年6月期间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动静脉内瘘术,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早期护理干预(24 h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内瘘使用寿命。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8.33%)(P0.05);观察组内瘘使用寿命为(56.8±2.9)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2±2.6)个月(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9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干预组4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血栓形成、感染、出血、血管瘤、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1年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不足、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采用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并发症、内瘘完好率、使用寿命、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内瘘闭塞、感染、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内瘘完好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寿命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健康指导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富亚麻酸膳食联合动静脉内瘘强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通过动静脉内瘘途径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富亚麻酸膳食联合动静脉内瘘强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成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流量及内瘘一年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者施加富亚麻酸膳食联合动静脉内瘘强化护理,可显著提升其自护水平,使内瘘可更为安全有效长期地发挥血透通路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雪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2):115-1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的生率的影响,给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在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的比率。结果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来降低,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孙莉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36-103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受动静脉造瘘术的30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4)与观察组(n=154),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针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现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1)观察组血栓形成、感染、出血、血管瘤、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取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出血、血管瘤、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这些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江门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患者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常规护理+个案管理).干预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较对照组的20.00%低(P<0.05).结论:个案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潘丽昌 《求医问药》2014,(16):114-115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痿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0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例)和观察组(3例)。为两组患者均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等常规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几率。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几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几率为50.0%,观察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护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使用动静脉内瘘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保护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内瘘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结果观察组的内瘘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保护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瘘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透析患者因低血压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探讨低血压患者内瘘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血透室3年中72例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病例,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透析患者相关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透析低血压给予各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内瘘闭塞,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结论:护理干预是一项针对性强的个体化科学护理,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发生,降低动静脉内瘘闭塞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血透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11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外给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失功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内瘘失功及并发症发生对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降低患者内瘘失功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减少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透析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透析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早期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且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内瘘闭塞率和动脉瘤样扩张率分别为5.00%和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和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如血栓的形成、出血、血管瘤以及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30.00%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46-149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评定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PTA手术,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与优质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干预前、后动静脉瘘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对照。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发生率为2.98%,对照组护理后动静脉内瘘发生率为1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护理干预后,优质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并直接提高患者对动静脉瘘的相关知识掌握,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者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个案管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木瓜酒湿敷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6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透析结束24 h后,对照组采用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观察组使用木瓜酒湿敷动静脉内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19个月内血流量不足及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量不足、内瘘狭窄、内瘘堵塞及血管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瓜酒湿敷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效果显著,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法纳入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流程;同时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进行对比,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例(2.94%),低于常规组8例(11.76%),(χ~2=5.71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65例(95.59%),高于常规组53例(77.94%),(χ~2=13.564,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许雪芳 《海南医学》2013,24(14):2155-2156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以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19.65±2.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69±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的教育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