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房室结自律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自律性心动过速 ( Junctional ectopictachycardia)又称希氏束自律性心动过速 ( His bun-dle tachycardia)。近年来 ,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的发展 ,临床病例报告逐年增多 ,而且部分病例经射频消融已被根治。因此 ,房室结自律性心动过速重新受到心电图及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图 1 房室交界区前传及逆传示意图  A图示房室结前传 ,即从房结区 ( 1)传到结区 ( 2 ) ,再传到结束区 ( 3 ) ,最后到达希氏束 ( 4 )。  B图示房室结逆传 ,即从危氏束 ( 4 )向房结区 ( 1)的反向传导。房室结自律性心动过速的起源可能为结区 ( 2 )的移行细胞 ,…  相似文献   

2.
房室阻滞的诊断主要依据体表心电图,绝大多数的房室阻滞都可通过心电图获得明确诊断。由于房室阻滞有完全性房室阻滞(三度房室阻滞)及不完全性房室阻滞(一度、二度Ⅰ型、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等)多种类型,因此,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亟需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患者,不论属于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多以房室结为例)的不应期有着不同特点。正常时房室结在一次兴奋时,将室上性激动向心室下传的同时,房室结将进入有效不应期,传导性降为  相似文献   

4.
房室间存有二条或以上的传导途径是形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基础,理论上存有二条传导途径可形成二种折返机制,如房室结旁道(AVN-AP)者有顺传型或逆传型折返;房室结双径(DAVNP)者有慢-快型和快-慢型折返,但同一患者有多折返环形成多种PSVT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其常见类型(占60%),多见于青、中年及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一、房室交接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房室交接区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中心房和心室的连接部分,包括靠近房室结的房内传导组织、房室结(AVN)和希氏束。AVN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下层,在三尖瓣隔侧瓣上方。组织学证实AVN由4种不同细  相似文献   

6.
完全性房室(室房)传导阻滞者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主要在房室结和/或周围组织,心房、心室并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偶尔可发现室房2:1传导,甚至房室2:1传导,这也证明了心房、心室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本例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折返时经His束下传到心室,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心房阻滞,所以才伴房室(室房)分离,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鉴于该患者既有心动过缓又有心动过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在植入起搏器之前,先行房室结改良术,然后再植入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房室管畸形     
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据报道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2%。对于本病的命名,意见尚未统一,早年多数作者称之为心内膜垫缺损,也有称房室共同通道,原发孔缺损伴二尖瓣裂隙和永存共同房室管等,近年倾向于称为房室管畸形。病理解剖特征房室管畸形的基本病理解剖特征是:(1)  相似文献   

8.
2例患者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右侧房室旁道伴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其折返机制及途径各不相同。射频消融一侧房室旁道后,还能诱发其它折返机制及途径的PSVT。提示:QRS波群频率或形态不同的PSVT可为多发性旁道或(和)伴房室结双径路等多种折返机制。仔细的电生理检查,逐一消融阻断旁道或(和)房室结慢径路才能根治PSVT。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一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同时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临床电生理技术的完善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广泛应用,要求术者对不同折返途径的室房传导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研究房室结双径路(DAVNP)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VRT)室房(V-A)传导的特征,并以房室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室上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与折返原理有关。其折返环路多位于房室之间,既包括心房,也包括心室。因此,称之为房室反复(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宜。一、AVRT分型及发生机理按房室旁路的部位和预激的方向,AVRT可分为以下类型: 1.顺向型:是指房室交界区呈顺向传导,房室旁路呈逆向传导的AVRT。其折返环路为: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房室旁路→心房。据电生理研究,房室旁路不存在递减性传导,其顺向性传导速度较快,有效不应期较长。反之,房室结呈递减  相似文献   

12.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双径路“光滑”房室结功能曲线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光滑”房室结功能曲线的本质。方法本组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分成曲线光滑组(Ⅰ组)和曲线中断组(Ⅱ组),井设立对照组,进行组间和消融前后的比较分析,观察房室结功能曲线的变化。结果 Ⅰ组术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328±22ms)较术前(306±24ms)明显延长(P<0.05).心房起搏时最长A2H2间期(205±65ms)较术前(280±51ms)明显缩短(p<0.01);Ⅱ组术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313±36n璩)也较术前(280±34ms)明显延长(p<0.01),心房起搏时最长A2H2问期(180士38ms)亦较术前(322±39ms)明显缩短(p<0.01);消融前Ⅰ组最长A2Hz间期明显短于Ⅱ组(P<0.05);消融前后两组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所谓“光滑”房室结功能曲线其实质也是由快径和慢径两部分组成,慢径消融可致曲线“尾巴”消失,这对AVNRT消融的终点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室结双径(DAVNP)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用功能性纵向分离的双径解释其冲动的折返与环形运动是比较圆满的理论,但多年来在房室结区域始终没有找到具体的解剖-组织形态学传导途径以定位这两条径路。本文对24例AVNRT房室结改良术前后房室结前传不应期比较,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与资料病例选择 1995年到1998年收住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射频导管消蚀的24例AVNRT,男11例、女13例,均测出房室结双径(DAVNP)60ms140ms跳跃。方法 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穿刺分别送电极导管到高位右房、希…  相似文献   

16.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消融术中房室阻滞(AVB)是临床上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出现的一过性AVB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对应于具有病理意义的“房室传导阻滞”的概念,意指心脏激动因遇生理不应期而引起的传导延缓或中断现象,心电图惯称为房室干扰现象。但广义的生理性传导阻滞还应包括生理因素引起不应期延长所致的传导阻滞。常见原因:①心房频率过快,心房周期(或联律间期)小于房室交接区生理不应期。见于心房颤动、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②心室频率加快,大于心房率,使心房激动遇到心室激动隐匿除极房室交接区产生的生理不应期。如室性或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加速逸搏、期前收缩(或隐匿性期前收缩)。③窦性心率过慢,小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