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某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3年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0.63%、37.76%,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6.55%、5.15%、5.52%.理血剂的用药金额、DDDs 3年均居首,清热剂的用药金额、DDDs增长较快,泻下剂的DDDc最大.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用药金额、DDDs增长最快.结论 中药注射剂用量平稳增长.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2014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与年增长率,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与构成比,用药频度排序居前10位单品种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排序比及限定日费用,用药频度排序居前10位临床科室的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排序比,从宏观上了解其临床应用特点。结果:2012—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逐年递减;销售金额有所增长,2013年较2012年增长6.33%,2014年较2013年增长8.28%;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48%、6.53%和6.19%;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排序靠前的均为抗肿瘤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但具体品种略有变化。按品种数计,中药注射剂主要集中在内科使用;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计,其主要集中在骨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与普外科使用。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较为广泛,处方者应严格辨证施治、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瑞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662-1662
目的:了解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的用药金额及用量呈增长的趋势,2007年总出库金额较2004年增长了85.2%,DDDs增长69.3%,DDC增长9.4%。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不合理性,导致的不良反应相继发生。结论:临床应在确保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的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4.
程心玲  韩莹  肖钦  严国鸿 《海峡药学》2010,22(11):232-235
调取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资料,统计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为3年中最低,2009年略有上升,但较2008年还有较大差距。无论销售金额还是用药频度,祛瘀剂和肿瘤用药占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绝大部分。日用药金额3年间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我院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较为规范和谨慎,应继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  相似文献   

5.
叶显撑  祝德秋 《中国药房》2014,(39):3705-3707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和排序比进行统计。结果:2008-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中成药销售金额和用药总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销售金额比例、中药注射剂占全部用药金额比例均处于下降趋势。5年来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祛瘀剂在用药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方面稳居首位,DDC以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排序最高。结论:2008-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应高度重视其安全隐患,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逐年增加,其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为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的DDDs增长最快,2012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唐扣明  ;吕迁洲 《中国药房》2014,(31):2952-2955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与年增长情况、各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与构成比金额,中药注射剂单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日均费用情况,各临床科室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人次与DDD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使用中药注射剂品种比较稳定,最多27种,药品金额2012年较上年增长24.78%,2013年较上年增长11.26%;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2011年为7.96%,2012年为7.97%,2013年为7.98%;销售金额排名前2位的中药注射剂类别为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单品种用药金额居前2位的为舒血宁注射剂、丹红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按品种数计主要集中在内科,按用药金额、DDDs计主要集中在儿科、普外科、急诊科。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处方者应关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用药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药金额所占比例、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结果:2007—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分别为1 388.59、1 164.96、2 007.94、2 298.23万元,销售金额2008年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自2009年后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种类、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近4年来较为稳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居临床用药首位,占60%~75%;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很高,销售金额增长迅速,由2008年的3%增加到2010年的15%。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较为合理,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与药剂科联合,加强临床用药督导检查,做好医务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资料,采用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分析法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28.44%和10.32%。心脑血管用药和抗肿瘤用药金额和排序均分列前2位。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量增长较快,使用时应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汇总。结果201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销售数量、金额、使用频次较2012年有所增长,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及使用频次两年来均居首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2013年用量明显增长。结论本院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用量增长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我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等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他类抗肿瘤药销售金额连续3年列第1位;紫杉醇、多西他赛作为临床一线抗肿瘤药,其2011年和2012年的销售金额均位于前3位。DDDs排序靠前的主要是铂类、中成药类抗肿瘤药及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结论:我院抗肿瘤药临床应用情况基本符合目前我国恶性肿瘤药治疗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寻找使用规律及发展趋势,为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提供临床资料。方法:计算各类别药品的年消耗金额、DDDs和DDC,并分别选取年用药金额和DDDs前10位的单品种中药注射剂,统计分析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8年较2006年临床销售金额增长219%。用于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居临床使用之首。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仍然广泛,但有必要加强用药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0-2012我院门诊中成药的年销售数据,对其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持续上升,虫草剂,祛瘀剂居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列,丹参片DDC最低;普内科中成药销售金额最大;科室处方平均费用需要改进。结论:我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部分环节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8—2010年我院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数据库系统,检索中药房2008—2010年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药品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增长最快,分别为736.25、898.40、1 037.11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2.02%和15.44%,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无论是销售金额还是DDDs排序都名列前茅。结论: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我院的用药特点,复方苦参注射液、复方鳖甲软肝片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5.
郭玉霞  张磊  齐伟  吴志恒 《中国药房》2012,(23):2187-2189
目的:评价我院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品种基本固定,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中成药DDDs、DDC、DUI排序靠前。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疗效和经济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的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序前15位药品的消耗金额过于集中,对中成药总消耗状况有重要影响;注射剂型增加趋势更明显,且其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值均小于1。结论:价廉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药品监管中应重视DDDs排序,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治风剂类中成药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以及中药房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治风剂类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率(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和DUI,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风剂类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年DDDs总值呈逐年上升。结论:我院治风剂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医药体制进一步深化,患者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比例逐年增长.3年中,舒血宁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金额及DDDs排序均居前3位.DDC以抗癌类中药注射剂最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用药基本合理,应用呈增长趋势,应注意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