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退药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2年门诊药房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讨论干预措施。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不良反应(占46.9%)、转为住院(占40.6%)、其他因素(患者因素、病情改变及医院因素等)。结论医院规范退药制度,医师、药师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沟通,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志文  刘春英 《中南药学》2009,7(10):796-798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调配处方72 856张、其中退药处方179张、退药率占0.25%。结论规范退药程序,加强退药管理,减少医院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药品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了解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5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185张,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为依据,统计分析其退药原因。医师原因引起的退药占调查总数42.16%,患者原因及药品不良反应占35.14%,收费员录入错误占12.97%,药房原因占9.73%。建议医院建立相应的退药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感、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院硬件建设等,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减少退药次数和工作量.方法 统计医院2009年1月2 610张退药处方的退药频次、退药金额,对退药原因、药品类别与临床科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药师、医师、患者三方面进行干预;与干预后3个月即2009年5月的1 383张退药处方的相关数据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除循环系统用药和其他类药物退药频次增多外,其余类别的药品退药频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干预后退药频次减少1 227例,金额下降341 604.69元,其中退药频次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采取规定退药范围并规范退药程序、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药房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实施西药退药干预前、后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玲  王洋  李琼  李寅 《中国药房》2008,19(10):792-793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比较2005和2006年我院实施干预前、后的西药退药处方数及金额,按不同退药单元、临床科室、药品种类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退药总频次和退药总金额分别下降37·43%、49·88%;退药前10名科室的退药频次和退药金额都有所下降,最多达136·95%;干预前、后退药类别排序相似,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6·04%、20·21%。结论:通过加强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6年门诊中成药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华 《天津药学》2007,19(3):45-46
目的:分析退药原因,有目的的改进工作,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6年门诊中成药退药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全年门诊中成药共有退药处方61张,占门诊总处方量的0.30%。结论:医院各部门应加强协作,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最大限度的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便患者,保证患者和医院的利益,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寒寅  孟德胜 《中国药业》2010,19(11):37-38
目的总结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门诊退药处方1122例,并汇总分析。结果门诊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不合理用药、患者入院、病情变化、医生操作失误等,其中前3项为主要原因,共计948例,占退药总例数的84.49%。结论医院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建立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职业素养、合理化检查流程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的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1年6个精神科室发生的1188例退药现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退药比例最高占33.08%,因不合理用药占19.11%,药品不良反应占16.16%,因治疗需要退药占12.46%,收费差错占9.51%,药房、系统计算机管理等其他因素占到9.68%,退药的药品种类以口服药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严格按照国家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开具药品,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住院患者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规范并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减少药房退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按照退药原因、科室及退回药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237张退药处方中,医师处方原因473张,占38.24%;患者原因398张,占32.17%;药品不良反应原因273张,占22.07%;药房原因93张,占7.52%.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同时加强与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药剂人员应注重药物咨询,向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尽量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菊 《中国药业》2012,21(5):37-38
目的 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退药处方1400张,汇总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拒用,共1 008例,占全部退药的72.00%.结论 医师、药师应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庄海英 《中国药业》2013,(16):90-91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的情况及产生原因,探讨应对措施以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9月医院823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原因为医嘱更换占18.71%,患者出院或转科占16.52%,患者拒用占15.43%,重复给药为16.40%,其他原因依次为其他、死亡、不良反应、计算机系统漏方、医嘱传达不及时。科室退药次数较多者分别为整形外科(12.52%)、普外科(12.39%)、重症监护室(11.79%)、肿瘤外科(11.66%)。抗生素和呼吸系统用药退药比例最高,分别为23.94%与20.90%,其次为循环系统类药物(14.82%)。结论药房退药由多种因素造成,完善药房退药制度及加强医师处方管理,可以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患者退药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实行应对措施,以减少退药现象。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3年7月25日至8月10日收治的495例住院患者退药单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日平均退药率为2.20%,退药原因为出院(43.64%),调整用药(17.98%),医生原因(10.91%),手术原因(9.90%);退药较多的科室为普外科、妇产科、骨科、中医科,分别占10.30%,8.89%,8.08%,8.08%;退药种类中营养及补液类药物最多(28.31%),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0.48%)。结论退药现象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生、患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只有医患共同努力,医院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退药具体情况及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减少退药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113至12月3113门诊中西医药房退药处方1876张,从退药率、退药药品分类、退药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药房总退药率为0.25%,所退药品西药占66.91%,中成药占33.09%。西药退药按用途分为:诊断辅助用药(25.81%)、口服抗菌药物(22.79%)、外用药(18.55%)、门诊手术用药(14.23%)、口服性激素类(8.55%)、其他(10.06%)。通过门诊退药登记分析退药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24.63%)、医患沟通不够(20.42%)及治疗方案更改(17.32%)等。结论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医师-患者-药师沟通,提高医师、药师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减少门诊退药;同时完善现有的退药制度,保障所退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4.
王晓君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1):67-68,77
目的 分析我院2011年门诊退药情况,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12月门诊退药处方共1 095张,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为依据,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95张门诊退药处方中,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居首位,占36.71%,其次为医师处方录入错误,占19.82%;退药品种以抗微生物类药物为主,占24.48%;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占20.27%。结论 医院应提高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药学服务,开展药师用药咨询服务;完善退药管理制度以减少门诊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15.
梁华  李根  高羽  黄砚 《中国药业》2014,(4):62-63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  兰杨  王强  梅丹  杨晓颖 《中国药房》2008,19(25):1992-1993
目的:分析我院病区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病区药房2005年3月14日~4月1日退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总退药比例为19.83%,退药量最大的科室为外科,药品管理中存在退药隐患的药品有抗生素、片剂等,主要退药原因有停药、变更药品和变更药量等。结论: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加以重视,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规范服务的条件,遏止可避免的退药现象,才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 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实施门诊退药干预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我院2011年和2012年门诊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和实施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2012年实施退药干预后,门诊退药率由1.86%。降至0.7%e,干预效果显著。结论严格退药程序,积极退药反馈,加强门诊药师与退药患者沟通,是降低门诊退药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4~2006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沧桑  赵方允  王丽 《中国药房》2008,19(25):1994-1995
目的:分析我院退药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住院药房退药金额、品种、原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退药金额与用药金额百分比较2004年大幅增加,2006年呈下降趋势;主要退药品种是注射用药物,其中以抗感染药物较多;主要退药原因是医师修改医嘱。结论:建议医院从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和管理力度、规范退药程序、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用药错误在上报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293例药品不良事件中的用药错误进行识别和再评价。结果:293例药品不良事件中≥60岁的患者比例最大,抗感染药的比例最大,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中混杂38例用药错误(12.97%),以E类用药错误为主。84.21%的用药错误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89.47%的用药错误可自愈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得到改善。用药错误原因中前3位的为未规范给予预处理药物、已知患者对该药品有ADR发生史,仍再次用药、给药剂量不适宜和静脉滴速过快。结论:加强对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中用药错误的监测,评价中应注意甄别用药错误因素,减少用药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