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N和DR患者全身和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均升高。TNF-α通过刺激系膜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及其他细胞因子、刺激瘦素的分泌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NF-α还可通过诱导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诱导核因子-κB的活化等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拮抗TNF-α的治疗可为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分级为Ⅰ、Ⅱ、Ⅲ级的E H患者各30例,并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NF-κB水平。【结果】EH组血清 TNF-α、NF-κ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1);EH不同级间患者血清TNF-α、NF-κB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或 P <0.01),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EH 组及 EH 不同级组 TNF-α水平与 NF-κB水平间均呈正相关( P <0.05)。【结论】TNF-α、NF-κB可能参与EH的发生与进展,监测血清TNF-α、NF-κB水平可作为判断EH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赵晓东  王天轶  沈鸿宾 《临床荟萃》2005,20(18):1073-1075
真核细胞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序列特异性二聚体结构的转录因子,在脓毒症多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菌产物和细胞因子受体,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受体和白细胞介素(IL)1受体,通过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相互作用启动信号转导途径导致核内NF—κB积聚,并使负责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调亡因子等基因的转录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睡眠监测的结果,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与OSAHS组,进一步将OSAHS组分为轻、中、重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其PBMC的NF-κB蛋白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PBMC的TNF-α mRNA半定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血清水平,而且其中18名进行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治疗患者测定治疗一月后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PBMC的NF-κB蛋白水平及其TNF-αmRNA水平、TNF-α血清水平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且轻度及中度与重度OSAHS组间PBMC的NF-κB蛋白水平及TNF-α mRNA水平、TNF—α血清水平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OSAHS患者PBMC的NF-κB蛋白表达与血清TNF—α水平、PMBC的TNF—α mRNA水平两两间均为正相关,而且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PB—MC的NF-κB蛋白表达、血清TNF-α水平、PBMC的TNF-α mRN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PBMC的NF-κB蛋白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说明在OSAHS患者中转录因子NF-κB是TNF-α的重要上游调节因子,并促进了TNF-α的表达,从而参与了OSAHS的发病机制。NF-κB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R患者(试验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Iβ、IL-4、p38MAPK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TNF-α、IL-Iβ、IL-4、p38MAPK和NF-κB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患者血清中TNF-α、IL-Iβ、IL-4、p38MAPK和NF-κB呈过度表达状态;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NF-κB有利于了解患者过敏状态并协助AR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RNA-seq技术分析腺苷脱氨酶1(ADAR1)在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情况,并为揭示ADAR1在宫颈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正常和ADAR1敲低的Hela细胞株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 Pathway、GO cellular和GSEA富集分析,分析ADAR1在Hela细胞株中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结果 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TNF-α/NF-κB、NIK/NF-κB、Jak/Stat-IL-6)、Hippo信号通路、TGF-β等信号通路上,参与了干扰素应答、细胞氨基酸代谢调控、蛋白质泛素化/去泛素化、病毒转录等生物过程;对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ADAR1敲低后,NF-κB1和TRAF5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结论 ADAR1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调控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三组:A组轻度组、B组中度组和C组重度组,应用ELISA法对82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Hcy浓度与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度组与中度组Hcy与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且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迟发性脑病患者均发生在重度组,其Hey与TNF-α水平与其他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Hcy浓度与血清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核转录因子-κB在烧伤早期的活性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早期血液中白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烫伤大鼠早期(48h)内血液中白细胞NF-κB的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反映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结果:大鼠烧伤后血液中白细胞NF-κB活性较伤前高,以伤后12h最为明显。血浆TNF-α和ICAM-1及中性粒细胞数(PMN)均有类似变化,与NF-κB变化呈正相关。结论:烧伤早期血中白细胞NF-κB活性增高,它可能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kappaB(NF-κB)抑制蛋白(IκB)是NF-κB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调节NF-κB的激活及转录。目前研究认为,IκBα是Iκ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κBα在所有真核生物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介导了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基因病等的发生。本文对IκBα的结构、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生物学功能、与免疫及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树突细胞(DC)中NF-κB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无偿献血员10例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患者20例分为IDM组和ODN组各10名。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加入IL-4、GM-CSF对DC进行诱导培养,同时向ODN组中加入NF-κB特异性低脱氧核苷酸(ODN)培养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血液及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免疫印迹分析检测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培养物上清液TNF-α水平的测定结果为:N组和ODN组显著低于IDM组(P〈0.05);N组和ODN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N组和ODN组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的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IDM组(P〈0.05);N组和ODN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炎症因子TNF-α及NF-κB可能参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可以被ODN抑制。  相似文献   

11.
背景:川芎嗪延缓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其相关基因产物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TNF-α组加入10μg/L TNF-α;川芎嗪干预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川芎嗪50,100,200,400,600,1000mg/L;PDTC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作用30min后,再加入终浓度18μmol/L的核因子κB阻断剂PDTC。结果与结论:MTT结果显示100,200,400,600,1000mg/L的川芎嗪均能抑制HSC-T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或P〈0.05),200,400,600mg/L的川芎嗪及18μmol/L的PDTC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P〈0.01),且随着川芎嗪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DTC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0,P〈0.01)。说明川芎嗪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细胞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是其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诸多刺激因素如肿瘤、感染等均可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表  相似文献   

13.
14.
Kallistatin(KS)是一种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krein-binding protein),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及体液中。KS不但具有抑制组织型激肽释放酶的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KS生物学功能与其分子结构中不同的结构域有关。而KS抗炎作用被认为主要与肝素结合结构域有关。KS通过其肝素结合结构域,能竞争性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它的受体的结合,从而起到影响TNF-α-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K S也能与Kr uppel样因子4(Kr uppel-li ke Factor 4,KLF4)结合,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 ic ox ide synthase,e NOS),抑制TNF-α活化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发挥抗炎作用。但这与肝素结合结构域的机制不同。不同的机制可能为抗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就Kallistatin抗炎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动态表达,探讨NF-κB在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NF-κB的活化与SAP时肺损伤的关系。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ASP组)及 症急性胰腺炎地塞米松处理组(DEX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脯NF-κB活性,同时测定血淀粉酶(AM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SAP组术后1h NF-κB开始表达,TNF-α和IL-6开始升高,3h达高水平,6h后下降。地塞米松能明显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并能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程度,使SAP病情明显缓解。结论:信号转录因子NF-κB参与了大鼠SAP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发挥了明显的抗炎作用,减轻了SAP时肺组织损伤,这与其对NF-κB表达的抑制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内毒素(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PAM进行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IL-10+LPS组和NO+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3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LPS组和NO+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白介素-10和外源性NO可抑制NF-κB活化而减少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路蔓  付强  张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145-2147,215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对膀胱癌细胞株细胞核因子-κB(NF-κB)通路分子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以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和TNF-α处理组,其中对照组未采用TNF-α处理,TNF-α组经TNF-α处理,比较TNF-α处理对不同膀胱癌细胞株RelA、RelB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膀胱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TNF-α处理T24细胞株后,TNF-α处理组的RelA、RelB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处理5637细胞株后,RelA基因表达水平在作用3 h后明显上升(P<0.05),但是RelB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处理组T24和5367细胞株的存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可诱导膀胱癌细胞NF-κB信号通路RelA、RelB基因的表达,对于细胞增殖的活性尽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LR2/4-NF-κB及IRAK1/4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0例为COPD组,进一步分为COPD稳定期组(n=48)和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n=42),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90名为对照组。分离PBMCs并检测其表面TLR-2、TLR-4、NF-κB、IRAK-1、IRAK-4表达,检测血清白介素(IL)-1β、-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COPD稳定期组和AECOPD组的PBMCs中TLR-2、TLR-4、NF-κB、IRAK-1及IRAK-4 mRNA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AECOPD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LR-2、TLR-4、NF-κB、IRAK-1、IRAK-4与血清IL-1β、IL-6、IL-8、TNF-α呈正相关性,与FEV1/FVC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TLR2/4-NF-κB及IRAK1/4信号通路激活及下游炎症因子高表达参与了COPD的发生及发展,且在AECOPD患者中这些变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假体磨损颗粒是否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上调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表达。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钛颗粒刺激以及刺激不同时间,通过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MIF、TNFα的表达量以及与DNA结合的NF-κB(p65)的蛋白量。结果不同浓度钛颗粒刺激24h后,随着钛浓度增加,MIF、TNF仪蛋白量和TNFα mRNA表达逐步增加。0.1%钛颗粒刺激后,MIF、TNFα蛋白在12h开始显著性升高,24h达到高峰,36h开始下降;与DNA结合的NF-κB蛋白量在1h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6h开始下降。用PDTC阻断后,MIF、TNFα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钛颗粒刺激后,先是NF-κB活化,然后上调MIF和TNF仪表达。通过这些炎症因子,假体磨损颗粒促进假体周围炎症反应,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20.
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1],生理浓度范围内的脂联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将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研究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超化因子1(MCP-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和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