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索Ig 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37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及辨证分型、肾病理资料,分析比较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373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肾虚证、肾虚证+瘀痹证、单独瘀痹证、单独风湿证、风湿证+瘀痹证和肝风证+风湿证6种。免疫荧光提示单独风湿证、风湿证+肝风证均和C1q沉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atafuchi评分可作为Ig A肾病五型辨证的微观辨证参数,积分高低可以反映病机的演变与发展。含有风湿证的Ig A肾病牛津分型积分高,提示肾脏病理活动性大,病情易进展迅速。结论:Ig A肾病五型辨证分型与免疫荧光C1q沉积、Katafuchi评分及牛津分型等大部分肾脏病理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g 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现代医学对 Ig A肾病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在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进修期间观察到该院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 ,收效满意 ,现将67例 Ig A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临床疗效关系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7例均行肾组织活检确诊的 Ig A肾病患者 ,其中 ,男 3 5例 ,女 3 2例 ;年龄 1 0~ 60岁 ,平均为 3 4.2 8岁。中医辨证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 3型。西医临床分型 :按1 998年出版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将Ig A肾病临床分型 ,共分 5型。 …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通过对60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尿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及肾病理、风湿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研究风湿证候与Ig A肾病活动性的关系,尿无创性指标对早期疾病活动的评估价值,为风湿证候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并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共60例,排除继发性Ig 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与雷公藤制剂配合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Ig A肾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40)与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Ig A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87.5%,对照组病例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暂闭经1例,雷公藤制剂停用后,恢复正常,其他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肺部感染1例。组间不良事件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与雷公藤制剂配合治疗Ig A肾病,可使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叶任高治疗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 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 1/3,多以反复发作的血尿为主要表现 ,但 Ig A肾病中约有 7%~ 16 %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 ,此类患者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多年来 ,叶任高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32 .6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大量蛋白尿 (>3.5 g/d)、低白蛋白血症 (<30 g/L ) ,肝肾功能正常 ,经肾穿活检确诊为Ig A肾病、按中医辨证分为 3型 :1脾肾气虚型 2 0例 ,主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食欲不振、面…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观察病例共375人次,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急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年龄18岁~60岁,男性223例,女性152例,平均年龄为31岁,按接诊顺序依次分别纳入A(中药 雾化组)、B(中药组)、C(雾化组)3组(每3人1轮)。其中自选治疗方案者不纳入本次观察中,其位由后来患者填上。1·2诊断标准(1)咽喉部充血;(2)滤泡;(3)咽痒、咽痛;(4)咽部异物感;(5)晨起恶心呕吐;其中有(1)或(2)相加后(3)~(5)中有1项或多项,即可诊断。1·3治疗方法A组以中药利咽方(方组为马勃、射干、牛蒡、蝉衣、桔梗、郁金、合欢皮等),1d 1剂,并加用雾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病综合征 (简称“肾综”)的治疗目前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 ) ,由于其副作用多 ,且需长期服用 ,因此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甚至影响治疗。那么 ,如何增加激素的疗效 ,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就成为临床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要问题。笔者采取分阶段应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 33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3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长期治疗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9例 ;年龄 16~ 6 8岁 ,平均 35岁。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 (>3 5 g/d) ;(2 )低蛋白血症 (<30g/L) ;(3)明显浮肿 ;(4 )高脂血症。其中 (1)(2 )项为必备。并…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血尿为主IgA肾病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以半枝莲、蛇舌草为主的中药基本方对 Ig A肾病血尿为主病例的疗效。方法 :以半枝莲、蛇舌草、白术、山药、旱莲草、藕节为基本方 ,结合辨证加减 ,治疗 3 2例病理确诊为 Ig A肾病患者。结果 :治疗后尿红细胞及尿蛋白均有显著改善 ,疗效为完全缓解 1 4例 ,基本缓解6例 ,部分缓解 4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 75.0 %。结论 :以半枝莲、蛇舌草为主的基本方对血尿为主 Ig A肾病有较好疗效 ,机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免疫球蛋白a(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4例Ig A肾病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7例。西药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联合组辅以辨证分型治疗,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西药组的64.86%,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1.6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4.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肌酐高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尿红细胞、尿蛋白指标低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其血液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褚玉燕  徐佳美 《新中医》2015,47(5):120-121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治疗Ig A肾病下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Ig A肾病下肢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与护理方案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使用芒硝外敷,连续治疗10天。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第5天、第10天,观察组双小腿周径之和、空腹体重、下肢水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可以有效改善Ig A肾病患者的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11.
保肾康为提取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 ,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小球疾病 ,自 1998年以来 ,我肾内科门诊应用保肾康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 37例 ,收到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文 37例患者 ,男 15例 ,女 2 2例。年龄2 6~ 71岁 ,平均年龄 34.7岁。1.2 诊断标准 :按 1995年南京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正的标准 [1] ,其中慢性肾炎普通型 9例 ,高血压型 10例 ,肾病综合征 型 3例 ,Ig A肾病 3例 ,糖尿病肾病 12例 ,除 5例轻度肾功损害外 (高血压型 1例 ,肾病综合征 1例 ,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Ig 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实施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方案实施治疗措施,最后比较两组Ig A肾病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g A肾病患者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实施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8~ 2 0 0 0年采用强的松联合中药治疗 30例肾小球疾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肾小球肾炎 (GN)患者均经肾病理活检确诊 ,其中男 13例 ,女 17例 ;发病年龄 (2 8.1±8.6 )月 (16~ 4 7月 ) ;病程 (19.32± 30 .93)月 (15天~ 11年 )。临床分型按南京肾脏病学术会议 .修订的肾小球疾病分型标准 [1] ,其中慢性肾炎 (CGN) 2 1例 ,隐匿性肾炎(LGN) 5例 ,肾病综合征 (NS) 4例。病理诊断按中华肾脏病病理协作组标准[2 ] ,其中轻度系膜增生性 Ig A肾病12例 ,中度系膜增生伴局灶硬化 Ig A肾病 3例 ,增生…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Ig A肾病病程存在明显的卫气营血病理变化过程,温热之邪由表入里,消损正气的过程亦与免疫反应有关。本文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下,探讨宣肺散邪、清热解毒、存阴养津、清利湿热等温病常用方法在Ig A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IgA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15.
Ig 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存在着 Ig A或以 Ig 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自 196 8年 Berger首次报告以来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而我国 Ig A肾病的发病率竟高达 2 6 %~ 34% [1 ] 。医学界对该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特别是近年以来祖国医学在诊疗 Ig A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本文现就 Ig A肾病的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以及治疗学的现状作一个总结。1 中医辨证分型1.1 分期论治 :多数学者主张将 Ig A肾病分期论治 ,在分期的基础上 ,再进行辨证分型。如时氏 [2 ]将本病分为早、中、晚期 ;谢氏 [3]则分为初…  相似文献   

16.
小蓟饮子加减治疗标证为湿热型的IgA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g 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然而迄今为止仍无有效的方法治疗 Ig A肾病 ,尤其对于血尿表现为主的 Ig A肾病。我们自 1995年至今采取中西医结合 ,尤其以经典名方小蓟饮子加减配合西药治疗以血尿为主 ,标证表现为湿热型的Ig A肾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治疗组 :6 1例均为 1995~ 1999年住院病人 ,以血尿为主 ,尿 BL D+~ ++,中医辨证均兼有湿热证表现 ,血 BUN、Cr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伴有蛋白尿者 2 3例 ,尿蛋白定量 <1.0 g/ 2 4 h。单纯性血尿 38例 ,肉眼血尿者 13例。男性 34…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化瘀汤联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Ig A肾病瘀热互结咽喉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Ig A肾病瘀热互结咽喉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化瘀汤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点刺放血疗法治疗。3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红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 0. 05),治疗组、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低于中药组(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及对照组(P 0. 05),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组Cr、BUN、24 h UTP及尿红细胞计数均降低(P 0. 05),治疗组、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低于中药组(P 0. 05);治疗后3组GFR均升高(P 0. 05),治疗组、中药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高于中药组(P 0. 05)。结论清热凉血化瘀汤联合点刺放血治疗Ig A肾病瘀热互结咽喉证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lg A肾病瘀热互结咽喉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Cr、BUN水平,提高GFR,减少血尿、蛋白尿。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中医湿热证微观辨证病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 A肾病中医湿热证微观辨证相关性病理指标,为Ig A肾病湿热证候诊断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多家医院协作收集数据,对研究对象根据湿热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并量化评分,同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判断Ig A荧光强度,进行牛津分类、Katafuchi积分和蒋氏评分,分析湿热证与微观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湿热证Ig A+++~++++相对占比较高,Ig A+++与Ig A++++中湿热证组占比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湿热证组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粘连占比、肾小球节段病变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Katafuchi评分、破坏毛细血管袢活动性病变蒋氏评分显著高于非湿热证组;湿热证与上述病理指标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肾小球球性硬化、肾血管透明变性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g A肾病湿热证与部分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将相关性病理指标引入Ig A肾病微观辨证之中可提高辨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长期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研制了消渴愈胶囊,现将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报告于下:1 临床研究11 纳入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采纳的诊断标准。1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采用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12 临床资料 按纳入标准收治162例NIDDM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和病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对于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探讨中药玉苓汤辅助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特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糖尿病符合WHO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