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小儿食管异物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小儿急诊病,异物多为小儿易触及到的硬币、玩具配件、纽扣、食物等.小儿多将这些小物体含在嘴中咀嚼,无意或有意将物体吞入,致使这些物体停留在食管狭窄处.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激光治疗四例食管骨质异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内骨质异物多为进食时不慎误吞所致。当异物卡在食管狭窄处时则产生梗阻症状及/或疼痛感,须进行紧急处理。现将我们应用经内镜激光治疗4例食管内骨质异物病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18岁。1周前因进食不慎将1块鸡骨吞下,自诉胸前区痛,吞咽困难,滴水不进。胃...  相似文献   

3.
激光治疗食管异物二例黄英才毛永平卢忠生王志津范开春刘庆森食管异物为误吞入金属或非金属异物所致,当异物卡在食管狭窄处时产生梗阻症状,须行紧急处理,现将我院应用内镜激光治疗2例食管异物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性,18岁。1周前因进食不慎将1块鸡骨吞下,自诉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58例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异物的类别、滞留部位、内镜下治疗状况、治疗时机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改良透明帽的应用价值.结果 58例中,54例食管狭窄处有异物的患者得到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1%;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2% (3/58),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 内镜下用改良透明帽取出食管狭窄处异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异物可见于任何年龄。儿童吞入的异物大多是小的和无毒的。小的异物通常可自然地通过胃肠道排出。成年人易于吞入特殊的异物或致异物嵌顿。这些吞服者多见于食管狭窄或食管其它疾患、精神病、酗酒、狱中犯人及弱智者。 10例有食管嵌顿病人中 ,80 %有食管狭窄 (肿瘤、术后、吻合口炎 )及食管疾患。因此活动异物易滞留在食管狭窄部、胃贲门幽门部、回盲部及直肠。以上消化道为多见。1 临床资料我院近年来收治上消化道异物 17例 ,男 16例 ,女1例 ,年龄 2 2~ 67岁 ,食管异物 10例 ,胃内异物 7例。食管异物 :肉团块 2例 ,蛋黄 1例 ,鱼刺 …  相似文献   

6.
食管恶性肿瘤切除后食管胃吻合,常用有丝线缝合,食管胃吻合器钛钉吻合等,以上方法均可在吻合处遗留缝合材料,成为异物刺激,易招致术后吻合口感染、瘘、狭窄等并发症,但手术不易为初学者所掌握。我们应用胃腔内弹力环扎于食管癌切除后进行食管胃吻合,手术疗效较好,具有不遗留异物,环扎均匀、吻合严密,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恢复快,吻合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6岁。1月前行食管癌切除术,术后身体恢复良好。为提高身体营养,家属为患者进食鸡肉后,感觉有阻塞感,以致饮水后呕出,来院急诊胃镜。镜下可见食管条索状异物堵塞,用四爪形异物钳将异物取出,取出异物后可见是鸡肉团。异物取出后观察食管可见吻合口狭窄,表面黏膜充血,镜身不能通过。撤出镜身后,患者身体无其它不适。讨论: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高。术后近期内吻合口狭窄原因,多与手术后吻合口留置过小,放射治疗损伤等因素有关。所以提醒食管癌术后患者,不要急于进食肉类食物。因肉类食物在食管不易被…  相似文献   

8.
陈桂荣 《山东医药》1997,37(6):40-41
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陈桂荣消化道狭窄多指食管、贲门、幽门及肠管狭窄。先天性消化道狭窄有食管蹼状狭窄、食管膜状狭窄及肠管发育缺陷所致的狭窄,均属于良性狭窄,临床较少见。继发性消化道狭窄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的有异物梗阻性狭窄...  相似文献   

9.
随着消化内镜的广泛开展,胃镜已成为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器械.我院内镜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714例,成功取出69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14例患者中男331例,女383例,年龄11~ 100岁(11 ~30岁83例,>30 ~60岁326例,>60~80岁224例,> 80岁81例,中位年龄57岁),病程2h~60 d.2.异物滞留位置:食管异物易发生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胃内异物多位于胃底或胃窦处.根据异物停留的部位可分为食管异物、胃内异物和十二指肠异物.714例患者中,异物滞留于食管距门齿≤25 cm者557例、>25 ~ 32 cm者56例、> 32~ 40 cm者31例,贲门10例,胃底47例,胃窦4例,十二指肠球部6例、降部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狭窄患儿48例,包括食管狭窄27例(其中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化学腐蚀性食管狭窄3例,异物所致食管狭窄1例,病因不明食管狭窄5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胃输出端狭窄12例,十二指肠狭窄5例。所有患儿均在麻醉状态下行超声内镜检查进行术前评估,根据上消化道狭窄部位、狭窄口大小及超声内镜下改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结果18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超声内镜显示食管管壁层次分界不清,环狭窄口周围管壁厚度不均;3例腐蚀性食管损伤患儿超声内镜显示食管损伤程度不一;异物所致食管狭窄1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异物回声;病因不明食管狭窄5例患儿超声内镜示管壁层次分界不清。贲门失弛缓症4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贲门固有肌层厚度为0.9~4.0 mm。胃输出端狭窄12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狭窄部位层次不清、厚薄不均。十二指肠狭窄5例患儿中,4例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超声内镜显示狭窄部位局部组织呈均匀回声;1例为消化性溃疡所致十二指肠狭窄,超声内镜显示幽门黏膜隆起处管壁层次模糊。 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明确儿童上消化道狭窄病变的起源及层次,有助于诊断和术前风险的评估,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鼻胃镜联合探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4月至2002年 6月,我们对28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试用鼻胃镜联合探条扩张器直视下扩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器械:Pentax GIF-16V、GIF-16X、EG-1840型鼻胃镜,其中前2种镜身外径5.2 mm,EG-1840型外径6.0 mm,活检孔道 2.0 mm。扩张器为 Cook聚乙烯化合物高弹探条扩张器系列。 2.病例资料:28例患者分别或同时存在食管贲门部位狭窄,狭窄原因有吞服强酸或强碱等化学剂灼伤、异物损伤后瘢痕、贲门失弛缓、食管术后吻合口炎、食管癌、贲门癌等。年龄最小15岁,最大66岁。本组食管贲门狭窄段均无法通过外径≥8 mm的普通胃镜,狭窄长度 1.5~8 cm,其中3例因吞服化学试剂导致食管、贲门等多处狭窄。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男,46岁,因进食甲鱼后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5d入院。入院前患者曾吞食多量瓜菜、饭团及棉絮钡剂,试图解除吞咽困难均未能奏效,X线食管吞钡:食管中段,相当于主A弓处见巨大异物,诊断:食管异物,经抗感染、止血处理后,在胸外科密切配合下,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术中见距门齿26cm处有一异物横跨食管前后壁,异物插入食管前后侧壁见凹陷性溃疡并出血,溃疡约2.5 cm×2.0cm,细心取出食物残渣及棉絮后,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先从异物插入食管壁端未能取出异物,后夹持异物中段,用力适当取出异物,异物两端为锯齿状的  相似文献   

13.
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支架在食管良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再狭窄成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炎性再狭窄占很大比例,在食管支架异物刺激下炎性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相关酶相互作用在带膜支架的上下端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并最终演变为瘢痕组织,并引起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各种预防和治疗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方法在缓解再狭窄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食管异物为常见急症,若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食管上段异物在食管异物中较为多见,常规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时常因操作视野暴露欠佳,较为困难.2010年至2011年我院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辅助的方法对食管上段异物进行取出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良性狭窄多因腐蚀性损伤、手术后狭窄、食管外器官或肿物压迫、食管炎等原因引起,其中以化学性狭窄最为严重,另外食管癌放疗引起的食管狭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胃镜下探条扩张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治疗重度狭窄仍有一定困难,稍微操作不当极易引起出血、穿孔,甚至发生纵隔气肿、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8岁。因吞服玻璃异物一块3×2cm,自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而入院。胃镜检查见玻璃异物嵌顿于距门齿24cm处,相当于食道第二狭窄部,食管壁靠近主动脉弓见有明显搏动,但只见粘膜轻度  相似文献   

17.
食管狭窄是引起病人进食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引起食管狭窄的原因较多,其中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失驰缓症、吞服强酸强碱引起食管瘢痕形成等是主要原因。对于食管癌晚期,尤其是有远处转移失去或无法手术、放射、化学治疗的患者和一般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的病人可考虑在X射线监视下经胃镜行  相似文献   

18.
良性气道狭窄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亭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33-1534
良性气道狭窄是指气管支气管结核、外伤、手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异物、良性肿瘤、淀粉样变等引起的气道占位性或瘢痕挛缩性狭窄,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和甲状腺囊肿对气道壁的破坏引起的气道塌陷性狭窄。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10%~40%的肺结核合并气道结核,良性气道狭窄实际上是常见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7岁。因间断发作性吞咽困难5年,自感咽部异物1d来诊。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常规正常。X线钡餐透视食管上段相当于第一胸椎处轻度狭窄,无异物影。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距门齿约18~19cm前壁呈类圆形重复食管开口,其直径约为正常管径的2/5,其内侧与正常食管共壁,重复食管长约9.5~10cm,全段具有完整食管粘膜结构特征,下行至食管中段距门齿长约29 cm处,与主食管汇通终结,下段食管正常。除食管重复段上口呈轻度点状糜烂外,畸形食管未见其他病变征象,其蠕动与张力运动与主食管谐同。活检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 讨论 本例表现为间断发作性吞咽困难,系上中段食管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内异物是常见的急症,常引起食管、胃黏膜损伤,甚至引起大出血、上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其已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1]。现将我院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