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Mp)的致病菌为肺炎支原体。它是非细胞内长的最小微生物,含DNA和RNA。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简称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目前增多,发病年龄也有下降趋势。我院2005年1—6月用阿奇霉素“静脉转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共3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无细胞壁,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常造成小范围内流行,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MPP)多发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婴幼儿群体,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总发病率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30%[1]。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为已知的能独立存活的最小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冬季为疾病高发期,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多等特点,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2]。笔者在支原体感染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与植物界,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存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人系支原体有十几种,其中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研究表明,本病每隔3~4年流行1次。最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婴幼儿与老年人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引起呼吸道感染。MP首次被Eaton等人于1944年从原发型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出来,当时被命名为伊顿因子,之后又改名为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儿童是高发人群[1]。本文对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特征、致病机制、中药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是引起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而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肺炎呼吸道症状重,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本文选择我院儿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收住院的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32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施益农 《四川中医》2010,(10):31-3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且并发症多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结合多年中西医临床实践分析认为MpP中医辨证应分常证和变证。常证较有基础性的中医病机是肺脾不足,木火刑金;变证其证型可辨为邪扰营血、邪陷厥阴等。MpP治疗原则应为清温开肺,平肝凉营,运脾化痰。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肺炎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或各种原因引起肺炎的1/10,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日渐增高,有局部流行的趋势,且可引起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症状及病变。本文对我院MP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并发症情况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与免疫蛋白E(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非感染性哮喘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儿童的MP抗体阳性率、Ig E水平以及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Ig 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本组患儿中发热、心肌酶异常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通常具有明显临床特征,检测Mp抗体与Ig E水平可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三、四月间,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这一病魔在大陆部分地区和香港、台湾等地施虐,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为了及时控制疫情,卫生部公布了最新的推荐治疗方案。 非典型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呈四季散发,以冬春季多发,常同时伴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继发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较多(占48.5%),且容易复发。笔者自2002年8月~2003年8月间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5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胸膜肺炎样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的流行,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患儿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突出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出现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检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是目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能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 2种 ,即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 ,2 0 %~ 30 %的病例是由支原体引起 ,其中Uu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1]及宫颈炎有关。为了解Uu和Mh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笔者对本院 2 0 0 2— 2 0 0 3年性病及妇科门诊送检的 186 7份标本作了支原体分型检测 ,并对 95 6份阳性标本进行了 10种抗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为临床选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肺组织炎症。本病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患者中以儿童居多。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2 0 0 3 0 3 1 5将其名称公布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以往发现的非典型肺炎是指由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 ,而这次流行的传染性肺炎与以往的非典型肺炎有所不同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病原体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 ,即一种新的病原体 ,因此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目前这种疾病在全世界2 8个国家和地区都已被发现。在河北省卫生厅、石家庄市卫生局领导下 ,由河…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刺激、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常持续1~3周,起病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该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中成人以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多见,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原体,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临床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早期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能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RP。结果: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组CRP阳性率90%,肺炎支原体肺组炎CRP阳性率为1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CRP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早期鉴别及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升高时,可考虑合并有细菌混合感染,一般提示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9.
小儿支原体肺炎(MP P)是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它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最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近年国内外报道婴幼儿感染者逐渐增多,以3岁幼儿发病率较高,10岁以后逐渐减少.MP感染可引起地区流行,每隔4~5 a有一次流行高峰,好发于冬末春初,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有的可达2 a,流行期可占小儿肺炎的30%.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又限制着它的应用,而中药的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并且可以增强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抑菌能力,发挥协同作用[1].现通过近20 a来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该病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中成人以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多见,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是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原体,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该病的主要病理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加,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1]。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常持续1~3周,起病常先有鼻塞、流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