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是一项穿刺技术高及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护士有娴熟的穿刺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输液中可延长留置导管在血管内的时间,保护静脉,大大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众所周知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牢固固定留置针、延长留置时间等问题就成了困扰我们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操作之一。我们是县城医院,没有条件引进更多的先进设备,医治病人大多依靠静脉穿刺抽血和输血、静脉穿刺点滴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护患之间的关系。下面我就静脉穿刺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是外科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临床上无论是抽血检验,还是输血或输液都需要静脉穿刺,尤其在重危病人抢救的关键时刻,穿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但过去人们总认为这项操作无非是手法、技巧和熟练程度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它忽视了操作过程中外科护士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穿刺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无须止血带法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稳、准、快地高质量地建好静脉通路,达到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病人术后输血、输液量大,用药治疗复杂,抽血检查项目繁多;与此同时,由于病人有动静脉瘘的上肢和移植肾侧的下肢均不能静脉穿刺,故可供穿刺的静数量少。多次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使周围静脉遭到严重破坏,也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不仅是保障肾移植病人术后输血、输液、用药和抢救工作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难点。通过对51例肾移植病人术后应用浅静脉穿刺置管法,体会到:应用浅静脉穿刺置管法能有效地解决护理工作上的这一难点。它操作简便易掌握,创伤小,并发症小,保留时间长,既能保护血管,减轻病人因多次反复穿刺所造成的痛苦,又可以根据病情所需随意调节输液滴速、随时静脉给药和采血,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肾移植病人术后得到多方面益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方法。肾移植病人术后大量的治疗、血生化检查及血药浓度检测均需通过静脉途径完成,然而,由于病人有动静脉瘘的上肢和移植肾测的下肢均不能行静脉穿刺,故可供穿刺的静脉数量少。多次反复的静脉穿刺周围静脉遭到严重破坏,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因此,长期以来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做好周围静脉的护理,不仅是肾移植病人术后得到及时输血、输液、合理用药、紧急抢救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难点。对肾移植病人术后应用浅静脉穿刺置管法能有效地解决护理上的这一难点。通过对51例肾移植病人术后应用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效果良好。现将应用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新利  何锴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170-17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护理操作,手背静脉是患者最容易接受也是护士静脉输液最常采用的穿刺部位之一。手背静脉具有暴露部位最少,活动限制最小等优点。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了400次静脉输液,对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的穿刺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用于婴幼儿,是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静脉穿刺更是赢得患儿家长信任的关键,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长期临床工作中针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最基本的有创性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临床护理工作中,98%以上的住院患者都可能遇到静脉穿刺,且住院患者常面临反复静脉穿刺,并产生恐惧,因此,如何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大角度分散注意法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治疗和抢救过程中,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在静脉穿刺操作时,因小儿的不予配合,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下降。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不能嫌弃、责备、无视患儿的感情,更不能用恐吓和强制的手段来完成治疗任务,而要以高尚的护理情操去亲近患儿,化解他们的恐惧心理,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在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时对患儿及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护士也要有平静的心境和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大量运用,我们熟练掌握了它的穿刺方法和护理措施。在2005年的Picc置管中,我院对八例不能行上肢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的病人,大胆地试行了股静脉穿刺,成功率100%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浅谈对无偿献血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凤 《农垦医学》2006,28(2):155-157
目的:提高无偿献血的工作质量,以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根据以往的采血经验,总结静脉穿刺体会,选择合适的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同时做好献血者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一针率达99%。结论:做好静脉穿刺是采血工作的重要环节,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对扩大和稳定献血队伍,保证无偿献血的招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导管是医院医疗中的经常性操作,其引发的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是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尺度之一,同时也是医院消毒技术和操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分析了静脉留置导管操作中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手背静脉是我们选用最多的穿刺部位,如何能更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我们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针对水肿、肥胖、慢性病患者血管的难找及不易穿刺的情况,静脉输液时应充分评估其特殊性,掌握其规律性,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得到更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护理,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温东红  耿桦  吕娜 《新疆医学》2004,34(5):96-9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转变,如何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一针见血”,观察手背静脉显露状态并选择穿刺的方法很重要。在常规穿刺操作规程中,一般要求患者握拳选择手背静脉穿刺,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不同,如果一律嘱患者握拳后选静脉穿刺,常会碰到静脉难以选找和不便进针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罗英莲  张晓华 《甘肃医药》2009,28(6):474-474
头皮静脉穿刺是3岁以内患儿静脉采血化验、静脉给药的主要途径。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穿刺成功率不高,不能满足患儿家长“一针见血”的要求,造成患儿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甚至造成护患纠纷。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总结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失败原因及对策,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护理操作,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工作中常用静脉穿刺的技巧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艳湘  李鸿燕 《医学文选》2006,25(1):105-106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护理技术,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持静脉通路,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工作,我们科于2000年开始采用小儿静脉留置输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的一项基本操作,使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穿刺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患儿的治疗,病情的转归,也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值得我们护理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