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采用小切口开胸病灶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常规抗痨基础上加以小切口开胸病灶清除术)和对照组(29例,常规抗痨药治疗),观察两组痰液细菌培养转阴情况、X线观察空洞闭合情况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痰菌培养情况:观察组有27例痰培养转阴(93.10%),对照组有18例痰培养转阴(62.07%);空洞闭合情况:观察组有19例空洞闭合(65.52%),对照组有8例空洞闭合(27.59%);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有效28例(96.55%),对照组有效20例(68.97%);观察组痰菌阴转情况、空洞闭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抗痨组(χ^2=7.213、12.324、13.311,均P〈0.05).结论 小切口开胸病灶清除术,创伤小,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空洞型肺结核和肺结核球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冉群英 《北方药学》2012,9(4):63-63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胰腺炎血液净化(CRRT)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液净化(CRRT)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血液净化(CRRT)治疗,其中26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自动出院,3例患者死亡,临床存活率为81%。结论: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是抢救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必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诊治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结果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主要以肺部感染和Ⅱ型呼吸衰竭为主,经过治疗后91.91%患者呼吸衰竭得到有效缓解,且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过敏源等是诱发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进行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和避免接触过敏源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寿  黄春萍  陈郁梅  陈健儿 《河北医药》2011,33(13):1947-1948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先发现肺结核后再发现糖尿病21例(37.5%),先发现糖尿病后再发现肺结核30例(53.6%),同时发现肺结核与糖尿病5例(8.9%)。多数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良好,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获得较好的抗结核治疗效果。结论 糖尿病与肺结核共存时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提高对两病共存的认识是诊断的关键,而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关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52-15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2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组)110例,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病变吸收及痰菌阴转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病变吸收及痰菌阴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氧氟沙星应用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重症肺类临床表现各异,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经综合治疗68例患者治愈55例(81%),好转9例(13%),死亡2例(3%),家属放弃治疗2例(3%)。结论早期的正确诊断,明确的病原体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宏杰  邹映雪  穆世茵  郭永盛 《天津医药》2022,50(12):1316-1319
目的 分析儿童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儿童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肺结核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并分析胸部CT与胸X线片检查结果,并查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情况。结果 45例患儿中男28例,女17例。明确接种卡介苗者42例(93.3%)。有明确近期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史者11例(24.4%),既往家庭成员有结核病史者33例(73.3%)。单纯肺结核者37例(82.2%),合并肺外结核者以结核性胸膜炎多见。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喘息以及结核中毒症状。儿童肺结核以不同形式起病,以支气管炎和肺炎起病29例(64.4%),以支气管哮喘起病3例(6.7%),以慢性咳嗽起病5例(11.1%),以发热待查起病6例(13.3%),手术创伤后起病2例(4.4%)。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试验中度以上阳性38例(84.4%)。胸部CT比胸X线片能更好地发现病变。45例中42例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13例(31.0%),予冷冻以及利奈唑胺灌洗治疗,2~3次后支气管内壁变光滑。结论 胸部CT的诊断价值优于胸X线片;纤维支气管镜下予冷冻及利奈唑胺灌洗治疗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云阳县2005~2006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现状,探讨其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重庆市云阳县各医疗机构所报告的1939例(2005年组)和1945例(2006年组)肺结核病例进行调查,确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40例和145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分别为7.22%和7.46%,组内性别分布无显著区别,年龄分布以老年段显著为高,地区分布以乡镇为高,以上3项指标组间分析无显著差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空洞发生率、痰菌阳性率及咯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2005年组和2006年组组间无显著区别。结论:重庆市云阳县2006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较重,其治疗及控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陶鹏飞  杨欣平  宋晓燕 《医药世界》2010,(11):1484-1485
目的探讨奈韦拉平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二科36例奈韦拉平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10例(27.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2例(5.5%),荨麻疹型24例(66.6%);前二型重症药疹均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奈韦拉平药疹多为中重症药疹,具有多器官受累、临床症状严重、病程长的特点;停用奈韦拉平并及时、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总结其适应证、要点及并发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2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20例(87.0%)动脉瘤消失,封堵良好,3例(13.0%)出现内漏;术后20例(87.0%)临床痊愈出院,1例(4.3%)因肺内重症感染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例(4.3%)临床症状稍微缓解,1例(4.3%)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熟悉不典型性肺结核诊断标准,分析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诊疗对策。方法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均经摄胸部X线正、侧位片、胸部CT、痰菌、PPD皮肤试验和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证实31例,手术病例证实11例,纤支镜刷检8例,经皮肺穿活检7例。结果入院前误诊为肺炎21例(37%),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23%),支气管扩张3例(5%),肺脓肿9例(16%),纵膈和肺门疾病5例(9%),肺癌4例(7%),其他疾病2例(4%)。结论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发病趋势,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患病者不典型性肺结核增多,且早期易误诊,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及定期复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不典型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住院的63例重症肝炎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3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血清中TB、ALT、AST以及血NH3均有显著降低,差异(P〈0.01)。血清TP变化不明显,ALB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重症肝炎好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89%,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88%,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进行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实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有9例患者的症状完全稳定(45.0%),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部分缓解(30.0%),1例稳定(5.0%),本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上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马建芳  马晔  陈宏  谢赛琴 《海峡药学》2010,22(5):98-10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斯普林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例去年COP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X线和实验室及诊治情况,并与10例非COPD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对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而发热、盗汗远少于非COPD组。X线表现不典型多为双肺病变,抗酸杆菌阳性率22%,与非COPD组相近(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阳性率22%远低于非COPD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老年COP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不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高,PPD阳性率较低。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重要的。与抗结核药联合,提高免疫辅助治疗,应用斯普林可增进抗结核药的疗效改善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损害6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65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 结果 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2例(3.1%),1~4周内的22例(33.8%),>4周37例(56.9%),未记录者4例. 抗结核药39.5%,中草药12.5%,抗感染药9.9%,胃药5.3%,皮肤科药物8.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抗痛风药物8.5%,治疗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药物3.3%等. HBsAg阳性者及HBV DNA含量高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P<0.05). 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6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34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病情痊愈者31例,好转者29例,未愈者2例,病死3例. 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等. 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4周后,可能与发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但也提示既往经典诊断标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8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使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资料。结果85例中先患糖尿病者60(70.6%),两病同时发现l7例(20.0%),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者8例(9.4%),患者有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症状和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疗程结束时,血糖FBG〈7.8mmol/L有71例,其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63例(88.7%)。痰结核菌阴转59例,糖尿病控制不理想14例中,有2例病灶吸收好转,痰结核菌有1例阴转,多数病灶在进展,有3例5年内死亡。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病并发时,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应当提高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给予抗炎、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精神症状改善、体温消退、食欲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精神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通过早期积极干预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林荣  何丽君  刘广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32-1933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用于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 7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起效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39.6%和47.9%)高于对照组(8.7%和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7.12、8.15,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5、15、30 min)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6、26.91、13.73,均P<0.05).两组平均治疗起效时间[(5.3±0.4)min、(30.5±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5).结论 小剂量肾上腺素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哮喘症状,提高临床救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早产儿重症NRDS患儿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组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在发绀、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以及氧疗时间明显优于CMV组,住院时间、存活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能更好地改善氧合,通气效果优于CMV,临床症状改善更快,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减少肺损伤(VILI)的发生,是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