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80%医患纠纷与知情权有关得了尿毒症——"血透吧",其实做腹透也是可以的;血管瘤——"去做 CT 吧",明明做 B 超就可以查出的;生孩子——"剖腹产吧",明明无特殊需要,自然生产不行吗?目前普遍存在医疗行业的"内部秘密"——出于医生的种种"偏爱",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在其有意或无意的隐瞒中,被剥夺了起码的知情权。近年来,由医疗事故纠纷引起的"医闹风"愈演愈烈,这已成为一个社会最为关注的难题。在80%以上的医疗事故纠纷案中,患者都认为医方未尽到"告知义务",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医患纠纷中最突出的问题。那么,患者在自己的医治过程中都有哪些知情权?患者的知情权具体又由谁来保障呢?  相似文献   

2.
医患纠纷中患方上访的原因和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患纠纷呈日益增多趋势。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因素,医患纠纷中,患方大多不做医疗事故鉴定,也不愿走法律程序,宁可多次上访,尤其是在行风评议如火如荼的今天,患方上访可谓“此起彼伏”,何故?  相似文献   

3.
医疗纠纷.是指医院与患者之间因为医疗活动而发生的纠纷。在这些纠纷中被谈论比较多的是医疗事故纠纷,但随着医院社会福利性质的逐渐减少和医疗服务市场化的逐步施行,其它类型的医患纠纷也在逐渐增多。本文将从实践出发,简要介绍较为常见的几类医院与患者之间的非医疗事故纠纷。医院在日常管理中对这些纠纷.应当加强管理,注意预防和避免。  相似文献   

4.
我们许多医院都会面临医疗事故,而且在转型的中国社会,医患纠纷、医疗事故还是一个热点事件。通常,发生在医疗事故的责任人需要“一人做事一人当”,然而,这并不能减少新的事故发生,反而让同行更加惴惴不安。对此,美国一家医疗中心开始实行“将责任归咎于医疗系统”,结果使受害者、舆论都变得理性和平静了。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已近两年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通知:人民法院审理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民事案,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参照《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办理。《条例》已成为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的依据,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的理解《条例》规定,指导完成赔偿项目的确定和计算,这也是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医疗事故赔偿的费用包括以下几大类。  相似文献   

6.
浅析护理纠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华 《中国校医》2003,17(1):89-90
近年来医疗护理纠纷增多 ,不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同时也使医护人员身心疲惫与焦虑 ,对医护患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作为护士 ,如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过程中 ,避免陷入“纠纷”的漩涡 ,成为护理人员深思的问题。1 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1.1 产生护理纠纷的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生活富裕了的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因此 ,在就医过程中 ,护士不经意的一句话 ,医护人员过去一些约定俗成的作法…  相似文献   

7.
规范输血病历书写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举证倒置”,医院在为患者输血时,除做到安全输血外, 还要认真做好输血病历的规范化记录,以减少或避免输血纠纷的出现。笔者抽查了2006)年7月至 2007年7月归档输血病历1000份,从中总结了输血病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防范纠纷的 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2年9月贯彻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我院在接待和处理医患纠纷工作中,体会到比“条例”实施前显得更加复杂,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医院往往要花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从统计2000~2001年纠纷发生率分析:(1)手术科室纠纷发生率是非手术科室的3倍;(2)危、重、急病人纠纷发生率是一般病人的5  相似文献   

9.
《中国健康月刊》2005,(4):107-107
“如何才能确保患者在医疗类纠纷中有效地保障自己的权益”、“医院卖高价药,不给处方,该当如何处理”,律师在这给你提醒。  相似文献   

10.
试论医患纠纷案件处理中的司法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医患纠纷诉讼案件的司法处理中,存在两种鉴定形式,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患纠纷的司法鉴定.而司法鉴定由于其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更为公正、客观,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主要是惠方)所接受,文章分析了医患纠纷中司法鉴定的特点,也对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被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能公正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 0 0 2年 9月 1日的出台 ,使人们对医患纠纷的解决抱有诸多美好的期待。然而 ,从医疗界传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诸如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上涨 ,使得医患纠纷产生后患方仍不愿意申请鉴定 ;医疗职业保险险种的单一及保险公司介入中存在的诸多障碍 ,导致医生诊疗过程中考虑较多的是小心谨慎不要吃官司 ,而不是如何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诊治好病人 ;医患双方因医疗信息不对称与如何维护患方知情权引发的纠葛时有发生 ;举证责任倒置的施行 ,…  相似文献   

12.
乔平 《泰山卫生》2005,29(6):13-13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热点问题,有些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工作秩序,给医院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使医院及医务人员谈医疗纠纷“色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所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保护患者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鼓励医护人员大胆开展业务,是医院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而且医生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旦发生非医疗事故纠纷,多数人会“拔医疗机构讨说法”,进行经济要挟,因为这样至少能得到一些补偿。对这种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14.
袁方 《医院管理论坛》2004,21(10):31-33
医疗事故是责任人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或因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制度等失职行为所导致的损害事故。因医疗事故而发生的纠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及时、正确、合法地解决医疗事故,对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护患者、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在我国,解决医疗事故纠纷有调解、协商、行政裁决、诉讼等多种途径,其中,行政裁决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人才》2012,(7):31-31
近年来,在医患纠纷处理过程中,媒体参与度越来越高。媒体的参与有积极的一面:百先,媒体基于事实,客观报道,这毫无疑问有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有助于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其次,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媒体对医疗领域内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过度医疗、态度生硬、收受红包、回避医疗事故责任等,进行公开讨论,提出建议,有利于医院完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 ,对正确处理医疗事故 ,妥善解决医患纠纷 ,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条例》实施以来 ,笔者作为本市医疗事故处理的主管人员 ,接到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和有关问题的咨询百余起 ,在医疗事故受理方面遇到了几个疑难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澄清思想 ,对正确受理医疗事故处理申请起到积极的作用。1 胎儿流产或分娩时死亡的受理问题《条例》第 2条将医疗事故的一方当事人限定为“患者”。按照我国法律…  相似文献   

17.
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是一种快速、合理、正确解决各类纠纷的有效方式。“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利用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和法院认可的人民调解确认制度,建立化解医患纠纷的长效机制。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因其在纠纷解决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价值与优点,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等地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医调委”属群众性组织,是独立于患方、医方、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法律效力。“医调委”与街镇人民调解工作室联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专业性、保密性、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将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靳士英 《现代医院》2002,2(6):52-53
<正> 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宪法的保护,全国有众多从事中医工作的门诊部、医院、教学医院;在综合医院中还有中医科,理疗科也开展针灸按摩;另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的门诊和医院,所以这部分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不仅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而且也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福祉。过去中医事故纠纷均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处理;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可以理解,它已完全覆盖了这一方面,无须另立专条。就事故纠纷的性质、结果、处理而言中西医别无二致,但在专家鉴定中则不能不考虑中医的特殊性。因此在各级专家库中中医药专家是不可或缺,应当是同行评审才能显示公平,相信在实践过程中会得到合理解决。在防范中除抓好医德医风、健全医疗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之外,建议同道特别注意三个问题。1 谨防误诊中医诊病传统的作法是靠四诊合参。一般,患者很少要  相似文献   

19.
增强产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法制社会的建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病人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的还是有过失.都可能引起护理纠纷。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以及“串子”案在电视上曝光.护理纠纷有上升趋势.产科更是高发区。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20.
王秀彩 《工企医刊》2004,17(4):118-11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为了更好地在癌症患者中实施这一规定,我们对我院43例癌症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了“知情权”需求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