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MP2和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MMP2和PD-L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MMP2和PD-L1蛋白均表达于目标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与pTNM分期的结直肠癌组织MMP2与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肿瘤最大径和CEA表达情况的结直肠癌组织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具有相关性(r_s=0.246,P=0.028)。结论:PD-L1和MMP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具有相关性,其高表达率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内膜组织Ki67基因、MMP2基因、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6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患者从月经周期第2~3d开始,每日服用25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个月后行子宫手术;对照组病人入院后不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肌瘤及内膜组织中Ki67、MMP2、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子宫肌瘤组织Fas阳性率为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宫肌瘤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MMP2和Fas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米非司酮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肌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王志维  牛玉旭  林辉 《广西医学》2016,(10):1377-1380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9(CCR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R9与VEGF、MMP2、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CR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他蛋白表达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组织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CCR9、VEGF、MMP2、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MMP2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VEGF阳性表达、MMP2阳性表达、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组织CCR9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VEGF阴性表达、MMP2阴性表达、MMP9阴性表达患者(P<0.05),且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肿瘤组织CCR9的表达与VEGF、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CR9与VEGF、MMP2、MMF9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CR9或许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来调控VEGF、MMP2、MMP9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会成为评估NSCLC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NA-223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子宫肌瘤组,另选同期到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血清、子宫肌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miRNA-223的表达,并分析miRNA-223表达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肌瘤组miRNA-2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组织miRNA-2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miRNA-223的表达水平与年龄、肌瘤大小、肌瘤个数、病理类型及月经情况均有关(P0.05);由ROC曲线可知,其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0.628,1.395),当miRNA-223的截断值为≥6.50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1.43%,特异度为80.26%。结论:miRNA-223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MMP1和TIMP3在LSCC发展和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SCC组织中MMP1和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MP1 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0.66±0.26高于癌旁组织0.49±0.23(P﹤0.05),TIMP3 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0.34±0.21低于癌旁组织0.49±0.24(P﹤0.05);MMP1在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4%和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3在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4%和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和 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LSCC组织中MMP1和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未检测到相关性(P﹥0.05).结论 MMP1和TIMP3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检测LSCC组织中的MMP1和TIMP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LSCC的转移、TNM分期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孙红  王浩  秦天洁  阮之平  马瑾璐 《医学争鸣》2006,27(22):2060-2062
目的: 探讨PCNA,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癌及10例正常宫颈中PCNA和MMP9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中PCNA和MMP9表达的差异及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宫颈癌组织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0);38例宫颈癌的MMP9阳性表达(82.61%)明显高于1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30%, P﹤0.05);PCNA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33, P=0.003),且PCNA和MMP9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例分级及生长方式无关(P﹥0.05). 结论: 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提示其对宫颈癌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戎银芳  赵玲娜  宗刚军  赵海滨 《重庆医学》2021,50(23):4024-402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MMP3在76份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MP3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年龄及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MMP3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谱表达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MMP3 mRN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MMP3 mRNA和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MMP3阳性表达、MMP3 mRNA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结论 MMP3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NSCLC治疗的潜在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中叉形头转录因子的O亚型-3(FOXO3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前列腺癌标本、5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标本,使用HE染色观察两组前列腺腺体形态变化,RT-PCR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FOXO3a、IMP3 m 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FOXO3a、IMP3蛋白表达,分析FOXO3a、IMP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前列腺癌组织腺体结构混乱,大小形态不规则,腺体消失。前列腺癌中FOXO3a m RNA表达量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IMP3 m RNA表达量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FOXO3a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IMP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O3a表达与病理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系(P0.05),IMP3表达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存在一定关系(P0.05)。FOXO3a阳性表达者、IMP3阴性表达者5年内生存率高于FOXO3a阴性、IMP3阳性表达,生存曲线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90,P=0.002;χ~2=7.269,P=0.007)。结论 FOXO3a在前列腺癌中低表达,IMP3高表达,提示在前列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治疗效果、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 9,MMP - 9) ,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喉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MP - 9的表达。结果:4 0例喉癌组织中的MMP - 9阳性表达率为90 .0 % ,MMP - 9在喉癌组织中与癌旁正常黏膜的阳性表达差异明显(P <0 .0 1) ;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组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 1) ;MMP - 9在晚期喉癌中表达增高,临床分期Ⅲ~Ⅳ期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 <0 .0 1) ,深部浸润的癌巢及基底膜附近的肿瘤细胞染色尤为明显。结论:MMP - 9与喉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2):164-16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MP-14和VEGF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MP-14和VEGF表达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浸润肌层深度≥1/2肌层、有淋巴结转移、累及周围组织的MMP-14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低分化患者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MMP-14和VEGF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5,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MMP-14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且与肿瘤的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SPOCK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TIMER2.0与GEPIA数据库挖掘与SPOCK1相关的MMPs。收集70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OCK1与相关MM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相关性,评估临床病理学价值。结果 SPOC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1)。通过数据库确定MMP1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SPOCK1最为密切。MMP11与MMP9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1),SPOCK1、MMP11和MMP9三者之间相关(P<0.05)。SPOCK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11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三者均阳性与结直肠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SPOCK1、MMP11和MMP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原发性甲状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对配对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T-PCP显示,62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13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MP13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与分化型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其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6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MMP-13总阳性率大于正常组织(P<0.05);未分化癌患者中的MMP13表达阳性率高于分化型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TNM分期中,高分期组(Ⅲ、Ⅳ期)的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分期组(Ⅰ、Ⅱ期)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MMP1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MP13与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甲状腺癌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甲状腺癌病理改变参考因子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人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及子宫肌瘤边界2 cm外的正常肌肉组织76例,所有患者术后的诊断均经过病理结果证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AK1蛋白和mRNA在子宫肌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并比较单发性和多发性肌瘤组织中以及不同直径的子宫肌瘤组织中TAK1蛋白和mRNA蛋白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TAK1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瘤旁正常组织(P<0.05);TAK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子宫肌瘤的大小相关(P<0.05),与子宫肌瘤的数目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AK1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有可能成为子宫肌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中MMP-9及其mRNA的表达与肿瘤抑制基因p5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MMP-9mRNA在食管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特点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肿瘤抑制基因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分子杂交和酶谱法(zymography)分别检测食管癌组织中MMP9、p53蛋白和MMP-9mRNA的分布及其活性,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5例食管癌组织中有62例MMP9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2.7%,75例食管癌组织中有54例MMP-9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2.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9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68例p5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0.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表达阳性组的p53阳性例数明显高于MMP9表达阴性组的p53阳性例数,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食管癌中MMP9表达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1)。84×103(活性形式)和92×103(前酶形式)的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活性明显比癌旁组织和远端食管组织中的强(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自身具有产生与分泌MMP9的能力,MMP9对肿瘤的浸润、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的48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43例正常早孕孕妇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胎盘绒毛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实时荧光PCR(q 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VEGF m 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MMP9、VEGF蛋白水平;分析MMP2、MMP9、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胎盘绒毛形态规则,滋养细胞结构完整;RSA组绒毛形态不规则,血管无明显管腔,外层滋养细胞数量减少,内层滋养细胞异常增生。RS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VEGF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SA患者VEGF与MMP2、MMP9表达呈负相关(r=-0.517,P0.05;r=-0.601,P0.05),MMP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589,P0.05)。结论 RS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MMP2、MMP9表达上调,VEGF表达下调,可能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MYC启动子结合蛋白1(MB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MBP-1蛋白和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大肠癌组织和40例大肠腺瘤组织中MBP-1、C-myc、MMP-9的表达情况,并从84例大肠癌患者中取4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MBP-1阴性表达率高于腺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 P<0.05),表达强度也低于腺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 P<0.05);腺瘤组织中MBP-1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癌旁对照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肠癌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高于癌旁对照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中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58.3%)高于癌旁对照组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1表达和C-myc表达呈负相关,与MMP-9表达无相关性。 TNM分期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MBP-1表达强度低于TNM分期高、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 P<0.05)。结论 MBP-1、C-myc和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0月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55例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3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作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组和正常乳腺组织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组织中14-3-3σ蛋白及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14-3-3σ蛋白表达水平与ER、PR的相关性.结果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14-3-3σ蛋白及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R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ER、P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乳腺组织中,14-3-3σ蛋白、ER及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组织分型、分化程度、PR及ER表达情况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14-3-3σ蛋白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334,P<0.05),14-3-3σ蛋白与PR无相关性(P>0.05).结论 14-3-3σ蛋白可能参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14-3-3σ与ER的联合检测可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66-6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手术切除术或妇科检查的12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HPV阳性检出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LA-Ⅰ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炎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8.33%,明显低于宫颈内上皮瘤变(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31.25%,明显低于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阳性检出率(79.10%)(P0.05);宫颈炎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83%,明显高于CIN组织阳性表达率(40.63%)(P0.05),CIN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63%,明显高于C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9.40%)(P0.05);宫颈癌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V16感染与HLA-Ⅰ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48,P0.05)。结论 HLA-Ⅰ表达及高危型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密切相关,且HLA-Ⅰ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子宫肌瘤组织中硫酸基转移酶2A1(SULT2A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保存的子宫肌瘤标本110例(子宫肌瘤组),同时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7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ULT2A1、Bcl-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SULT2A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9.09%,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P<0.05);子宫肌瘤组分泌期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SULT2A1和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s=-0.008,P>0.05)。结果提示,SULT2A1和Bcl-2表达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直肠癌组织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Id-2和MMP-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直肠癌组织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组织Id-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直肠癌组织Id-2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403,P<0.05).结论:Id-2、MMP-9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