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根面龋菌斑微生物及其产酸水平的定量分析了解根面龋的致龋机制.方法 选择16例老年根龋患者,每例选择患根龋的前牙和后牙各1颗分别刮取冠面和根面菌斑,对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培养、菌落计数,采用酶联仪对稀释菌斑在pH7.0和pH5.5条件下的细菌总量和所产生的乳酸量进行分析.结果 根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检出率分别为87.5%和100%,菌落数均明显高于冠面.在pH7.0时,根面菌斑致病菌产乳酸量为(0.1906±0.1395)mmol/L高于冠面(0.1340±0.0462)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5.5时,根面菌斑产乳酸量(0.1352±0.0944)mmol/L高于冠面菌斑(0.0427±0.039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线菌和变形链球菌是根面龋的优势菌,在酸性环境下(pH5.5),根面菌斑产乳酸水平高于冠面,提示放线菌和变形链球菌在酸性环境下产酸可能是致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老年牙根龋患者菌斑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牙根龋菌斑微生物的定量分析,了解牙根龋的相关致病菌。方法选择60~77岁老年患者75例,其中患牙根龋无牙髓及根尖炎症者45例为根龋组,根外露无牙根龋者30例为对照组即无根龋组。两组患者均留取菌斑标本,接种于选择与非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后,对总菌数,产黑色素菌、链球菌、变形链球菌群、放线菌、乳酸杆菌的菌数及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龋组总菌、总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数、产黑色素菌分别为(4.73±0.75)、(3.89±0.89)、(3.24±1.89)、(3.24±1.11)、(2.67±0.70)lg(CFU/ml+1),比无根龋组[(4.17±0.47)、(2.84±1.14)、(2.19±0.11)、(2.43±0.95)、(3.24±0.21)lg(CFU/ml+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或 P<0.01)。根龋组放线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根龋组[36例(80.0%)与12例(40.4%),P<0.05;33例(73.3%)与6例(20.2%),P<0.01]。结论老年人牙根龋致龋微生物以放线菌和乳酸杆菌为主。减少或消除菌斑致病菌对牙骨质的刺激,是预防老年人牙根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根面龋是导致失牙的主要病因之一。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显示,全国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根龋患病率为63.6%。本文探讨根面龋的病因及预防方法。1病因1.1主要因素细菌分解有机底物产酸、促使牙齿脱矿是龋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在根面龋形成过程中尤其明显。据有关报道根面龋的优势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是放线菌〔2〕。在根面龋形成过程中,细菌胶原酶对于牙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人根面龋就诊情况及与可摘义齿的关系,为预防老年人根面龋尤其佩戴可摘义齿老人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江苏省老年医院口腔科因根面龋就诊的≥60岁老年人的相关就诊信息,记录根面龋位置、有无可摘义齿等。结果就诊老年人上颌和下颌根面龋牙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远中邻面是主要的好发部位,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是主要就诊原因。62.8%的老年人佩戴可摘义齿,41.6%病人根面龋位置紧邻牙齿缺失处。结论老年人就诊时根面龋龋坏严重,应提高根面龋防治意识,尤其加强佩戴可摘义齿老年人口腔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采用碳酸氢钠液规律含漱对口腔环境的影响。方法:以170例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次数的漱口方案,采用pH值试纸测定漱口前后各个时间点HSCT患者口腔的pH值,分析不同含漱方法对口腔pH值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钠浓度、含漱量、含漱时间与连漱次数等均对口腔pH值有影响,且口腔pH值均在漱口后60 min左右恢复至含漱前水平,与含漱方法无关。结论: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20 ml含漱15 s、间隔60 min连漱3次的含漱方案对HSCT患者口腔环境碱化更显著,更有利于预防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由于老年人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邻牙间磨耗导致食物嵌塞,根面牙菌斑产生且不易清洁,加上老年人口腔组织器官的萎缩、自洁作用差、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全身内分泌的影响等因素,为根面龋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根面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口腔健康[1],势必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银汞、树脂以及玻璃离子充填治疗老年人后牙根面龋,修复效果各有优劣.本文选用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人后牙根面龋,经过1年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义齿修复与老年人根面龋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面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体疾患,是在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的基础上发生的[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龋患逐年上升,直接危害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2005年1月至4月对唐山市≥55岁有牙缺失的老年人根面龋现况开展调查,分析根面龋的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义齿修复是根龋的易感因素,应引起口腔修复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对牙列缺损修复并发症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桩核冠修复前后龈沟内致龋菌定植数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口腔修复科进行单侧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的老年患者36例。将患者一侧桩核冠修复的牙齿作为受试组,对侧健康的下颌第一磨牙为对照组。受试牙预备前,预备后72 h、1 w,冠修复后1个月,分别收集牙根面菌斑,之后进行厌氧菌培养,对其中的变异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及内氏放线菌进行鉴定和计数。结果预备后1 w受试组菌落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备后72 h和1 w受试组菌落计数均明显高于预备前(P<0.05)。受试组内氏放线菌菌落计数在预备前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备后1 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组黏性放线菌菌落计数在预备后72 h和1 w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组内氏放线菌及黏性放线菌在预备后1 w、修复后1个月均明显高于预备前(P<0.05)。结论变异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及黏性放线菌在预备1 w菌落计数明显增加,修复后1个月菌落计数降低。在牙体预备后初期,应注意患者菌斑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邻面根面龋常表现为浅而广的龋坏 ,洞型的固位型难以制备 ,针对老年人邻面根面龋这一特点 ,各种充填技术应运而生。我科近年来分别应用银汞合金充填术、银汞合金粘接充填技术和玻璃离子充填术充填老年人邻面根面龋 ,现将 3种充填术的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2 0 3名患者 ,年龄 68~ 76岁 ,患牙共 2 82颗 ,牙位主要分布于尖牙、双尖牙及磨牙的邻面及根面 ,单面龋坏的有 2 13颗 ,龋坏涉及 2个牙面及 2面以上的有 69颗。并发有牙髓损害及根尖炎症的患牙不统计在内。1 2 材料 银汞合金 (上海齿科材料厂 ) ,粘合剂 (Ke…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牙根面龋发生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根面龋的发生因素,以期能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2名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和因清钙磷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内有活动修复体,根面龋增加,随着年龄增加,缺牙数增加,根面龋也增加,而血清钙磷含量有所下降,结论:老年人牙根面龋的发生因素除了局部因素之外,还与全身因素血清钙磷含量下降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易发生根面龋,龋坏易沿颈缘扩展,发展迅速,往往累及1个以上牙面,甚至围绕牙颈缘形成环状龋.老年人感觉迟钝,等到有自觉症状求诊时往往已累及牙髓及根尖周,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牙颈折及失牙.根面龋是导致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3MESPE Ketac Molar Easymix 易混型后牙充填玻璃离子治疗老年根面龋,并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疗法相对照,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牙龈退缩、根面外露是中老年常见的牙体病之一,严重者影响中老年人的牙体健康.后牙邻面龋是龋齿最好发病部位之一,而且邻面龋的充填难度相对较大,充填比较复杂,操作不当可能引起食物嵌塞、牙龈炎、继发龋、牙髓炎等.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在治疗后牙邻面龋中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银粉玻璃离子与银汞合金及光敏复合树脂用于老年人后牙邻面龋的充填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牙菌斑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病患者菌斑指数(PI)、牙龈出血指数(BI)、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等水平。结果治疗3 w,观察组PI 0度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 w,观察组PI及BI都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0.05),TNF-α、IL-1β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硝唑胶浆含漱液具有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惠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50-3551
根面龋是老年人口腔的常见病〔1〕。相关学者针对不同充填材料治疗老年根面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3〕。本文使用不同充填材料治疗老年根面龋,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诊治的151例患者,共342颗患牙,年龄62~82〔平均(78.3±2.5)〕岁。  相似文献   

15.
光固化复合体用于老年根面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光固化复合体和玻璃离子作为老年根面龋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两种不同的充填材料对老年根面龋进行充填,实验组用光固化复合体充填根面龋,对照组用玻璃离子充填根面龋。结果实验组平均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有效率为88.4%,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体是老年根面龋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6.
我院在社区医疗中对老年口腔病患者进行了普查。根面龋是老年人牙齿疾病的常见病,其主要特点为浅而广的龋坏,部位较隐蔽,牙髓症状不明显,洞型固位力差,治疗时操作困难。现就近年来对958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58例,年龄60~85岁,平均69岁。1.2 发病情况 958例老年患者的牙病求诊主诉与根面龋发病情况见表1。表1 958例根面龋发病情况(n %)求诊主诉求诊人数根面龋人数牙痛126(13.2)33(8.5)牙松动143(15.0)55(14.0)镶牙336(35.0)113(28.8)补牙177(18.5)87(22.0)拔牙91(9.5)48(12.3)根面龋…  相似文献   

17.
观察老年人肾小管酸化功能的变化,通过对85例老年人、117例老年前期与111例青中年健康者测定尿pH、碳酸氢根,可滴定酸,铵及净酸排泄量,进行对照分析。随年龄增长、尿中碳酸氢根排泄量增加,可滴定酸,铵及净酸排泄量减少。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肾小管泌氢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8.
雷贝拉唑抑制大鼠胃壁细胞泌酸功能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对大鼠胃壁细胞泌酸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雷贝拉唑低剂量组(10 mg/kg)和雷贝拉唑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24只.分别在1、2、4、6、12和24 h每组各处理4只大鼠.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大鼠胃内pH值,比色法测定胃壁细胞内H+-K+-ATP酶活性,电镜下观察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1.97±0.30)相比,雷贝拉唑低剂量组(3.37±0.97)和高剂量组(5.96±0.26)在给药后1 h内胃液pH值显著升高(P<0.01),壁细胞H+-K+-ATP酶活性明显抑制(3.28±0.41比1.47±0.27和0.92±0.07,P<0.05).而且在给药12 h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胃壁细胞超微形态改变与胃液pH值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变化相符.雷贝拉唑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抑酸作用和起效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H+-K+-ATP酶活性能准确反映壁细胞的泌酸情况,雷贝拉唑能迅速强效抑制大鼠壁细胞的泌酸功能,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健康老年人冠状动脉血流中的作用.方法 6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老年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用药前、后采用高分辨力血管超声无创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流速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功能的变化.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显著增加健康老年人LAD舒张期峰值流速(DPV),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DTVI)(P< 0.01),同时肱动脉FMD显著升高(P< 0.01);而对照组LAD血流流速(DPV,SPV和DTVI)和肱动脉FMD无明显变化(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健康老年人LAD血流流速(DPV,SPV和DTVI)的增加与肱动脉FMD的改善呈正相关(P< 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健康老年人LAD血流流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磨耗与根面龋的发生,导致牙龈退缩,龋病常涉及龈下。后牙邻面龋常常需制备成Ⅱ类洞形行充填修复,以恢复解剖生理形态、控制病变发展〔1〕。目前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术是牙体修复最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