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及肝癌细胞株癌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以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及肝癌细胞株,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As2O3作用的人胃癌及肝癌细胞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初步证实As2O3具有下调P53,Cyclin-D,PCNA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的增殖病转移,从而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流行于发展中国家。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肝癌预防和控制的专家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大约80%人类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HBV—DNA斑点杂交技术是检测HBV  相似文献   

3.
砷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性改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μmol/L As2O3处理培养的人肝癌HCC-9204细胞48h,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鉴定细胞凋亡。用噻唑蓝(MTT)比色试验观察蛋白质全盛抑制剂放线菌素D对As2O3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用TRAP-PCR-ELISA法检测As2O3处理前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μmol/L As2O3作用48h后,HCC-9204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大量Annexin-阳性、PI-阴性细胞、放线菌素D可明显拮抗As2O3的凋亡诱导作用。细胞凋亡发生后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A450/A630值从2.874降为0.767。结论:As2O3可以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端粒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3例采用单药三氧化二砷10 mg/d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14 d为1个周期,间歇2周,至少使用2个周期。结果全组4例PR,22例NC,7例PD,客观有效率12%。临床受益率:78.8%;疼痛缓解率为82.7%,81.8%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度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轻度的肝功能损害。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小,是肝癌治疗用药的较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HBV复制情况。方法对100例肝癌患者行HBV标记物检测。取其中10例肝组织行HBVcccDNA检查。结果肝癌患者抗HBe阳性率为71%,血清抗HBe阳性者血清HBV DNA<103拷贝/mL者占66.4%,明显高于血清HBeAg阳性者(16.7%,P<0.05);抗HBe阳性患者HBV DNA>107拷贝/mL占5.7%,明显低于HBeAg阳性患者的33.7%(P<0.05)。HBeAg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为6.8lg拷贝/mL,抗HBe阳性者HBV DNA载量为3.2lg拷贝/mL;送检的10例肝组织中,HBV DNA为阳性,HBVcccDNA阳性者6例。结论肝癌患者抗HBe阳性率高,肝组织仍可检出HBVcccDNA。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原发肝癌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此次收治的40例原发肝癌患者,在保肝、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结果此次研究中,4例PR,1例MR,35例SD,治疗有效率为12.5%。在对患者治疗之后,患者血清AFP出现下降,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治疗中,患者出现发生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以及血液学毒性。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进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先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显疗效后,近年来人们对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砷剂既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部分分化,也可抑制其增生。多项研究表明诱导凋亡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本拟就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病理、影像学诊断及AFP值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共31例,按住院号数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对照组(TACE组)15例,治疗组(三氧化二砷+TACE组)16例。对照组只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行TACE后当日开始连续2周予以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分别评价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和生存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75%(11/16)和46.67%(7/15),χ2=3.10,P=0.08。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治疗组31.25%(5/16)高于对照组20.00%(3/15),χ2=4.42,P=0.04。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组100%(16/16)高于对照组80.00%(12/15),χ2=7.73,P=0.01。而2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0%和43.33%,χ2=2.28,P=0.13。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相比单纯实施TACE方案疗效提高,虽然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升高,但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PHC)发病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为进一步了解PHC的聚集规律和特征,探讨亲代遗传效应,本文分析了290个PHC家族的资料。结果表明:在肝癌家族史中,以母患肝癌为多见;尤其肝癌高发家族中45.28%先证者的母亲曾患肝癌,而且表明伴HBV感染的母患肝癌的先证者显著多于不伴HBV感染者(P<0.05)。显示了母患肝癌对子代的遗传效应远大于父患肝癌对子代的影响。可以认为有母患肝癌家族史,尤其伴HBV感染的肝癌家族成员罹患肝癌的风险更大,应对其加强随访,警惕P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三氧化二砷和维生素C联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与三氧化二砷(As2O3)促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 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以As2O3,Vit C,以及它们不同浓度组合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来观察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流式软件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As2O3与Vit C联用能显著提高单用As2O3的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P<0.05),Vit C能显著增强As2O3诱导细胞集中于S期的作用,从而增强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it C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