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 Meta分析方法对奥曲肽静脉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胰腺炎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急性胰腺炎病人奥曲肽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美国 ClinicalTrials数据库、 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奥曲肽静脉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RevMan 5.3.5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纳入 16篇随机对照试验( RCT),共 1 266例病人。 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奥曲肽与直接静脉滴注奥曲肽两组给药方式相比,治疗总有效率[RR=3.14,95%CI(2.09,4.72)P<0.000 01]显著改善,症状消失时间[MD=-1.53,95%CI(-1.71,-1.35)P<0.000 01]、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2.83,95%,CI(-3.04,-2.62)P<0.000 01]、进食恢复时间[MD=-2.30,95%CI(-2.,62,-1.98)P< 0.000 01]、腹痛症状改善时间[MD=-1.51,95%C.78,-1.25)P<0.000 01]以及住院时间[MD=-3.56,95%CI(-32,I(-1,.8,-3.30),P<0.000 01]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8,95%CI(0,.23,0.62),P=0.000 1]显著降低。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用奥曲肽治疗时,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明显优于直接静脉滴注方式。  相似文献   

2.
郭琴  孙萍 《安徽医药》2022,26(11):2187-2193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采用生酮饮食减脂的效果,从而为超重 /肥胖病人的饮食管理提供一些证据。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对超重 /肥胖病人使用生酮饮食进行减脂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 2020年 6月,试验组给予生酮饮食,对照组给予低热量饮食、低脂饮食或常规饮食等,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10篇 RCT,共 478例受试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相比,生酮饮食能够明显降低体质量[ MD=.4.61 kg,95%CI(.4.89,.4.33)kg,P<0.00001]、降低脂肪质量[ MD=.4.61 kg,与95%CI(.4.88,.4.34)kg,P<0.00001]、降低腰围[ MD=.7.25 cm,95%CI(.8.96,.5.55)cm,P<0.00001]、降低体质量指数( BMI)[MD=.2.00 kg/m2,95%CI(.2.95,.1.41)kg/m2,P<0.0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脂肪质量的改变方面[ MD=.0.73 kg, 95%CI(.2.61,1.15)kg,P=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酮饮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体质量、脂肪质量、腰围、 BMI方面疗效更好,且不影响非脂肪质量改变。  相似文献   

3.
王梅  朱琴 《安徽医药》2019,23(8):1641-1646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10期),收集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个研究,共1 57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PICC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RR=1.12,95%CI:1.07~1.18,P<0.000 01)和留置时间(MD=16.20,95%CI:3.10~29.30,P=0.02)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堵管(RR=0.30,95%CI:0.16~0.54,P<0.000 1)、静脉炎(RR=0.36,95%CI:0.20~0.67,P=0.001)、导管相关性感染(RR=0.31,95%CI:0.19~0.49,P<0.000 01)、导管脱落(RR=0.23,95%CI:0.09~0.61,P=0.003)、穿刺点渗血(RR=0.23,95%CI:0.07~0.71,P=0.01)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对血栓(RR=0.20,95%CI:0.02~1.85,P=0.16)影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还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病人代谢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关于运动干预 PCO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 2019年 1月。在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8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总计 373例 PCOS病人。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 PCOS空白对照组相比, PCOS运动干预组前后变化值显示运动可以降低体质量指数( BMI)(MD=-0.38,95%CI=-0.73~-0.03,P=0.03)、腰臀比( WHR)(MD=-0.03,95%CI=-0.06~0.00,P=0.02)、空腹胰岛素(FI)(MD=-2.19,95%CI=--3.06~-1.31,P<0.000 01)、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MD=-1.02,95%CI= -1.5~-0.54,P<0.000 1)、低密度脂蛋白( LDL?C)(MD=-0.15,95%CI=-0.29~-0.01,P=0.03)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MD=0.12,95%CI=0.03~0.22,P=0.01)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MD=2.11,95%CI=0.63~3.59,P=0.005)水平。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改善 PCOS病人代谢和生殖内分泌指标,且对代谢指标的改善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5.
邓远杰  王亚亭  李长春 《安徽医药》2016,20(6):1165-116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信息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所有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病例总数2 856例,试验组1 481例,对照组1 3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分别为:[OR=2.55,95%CI(2.13,3.04),P<0.01];[OR=5.20,5%CI(3.86,7.00),P<0.01];(2)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结果为[MD=-1.99,95%CI(-2.85,-1.14),P<0.01)];(3)能有效缩短喘憋、肺部湿啰音、咳嗽持续时间,结果为:[MD=-1.20,95%CI(-1.47,-0.93),P<0.01)];[MD=-1.70,95%CI(-2.17,-1.23),P<0.01];[MD=-1.39,95%CI(-1.72,-1.07),P<0.01];(4)发生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未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章质量。对符合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222 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均为高质量。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组术后IL-6 峰值[MD=-53.70,95%CI(-74.11~-33.29),P < 0.01]、总胆红素(TBIL)峰值[MD=-13.77,95%CI(-23.77~-3.78),P < 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OR = 0.30,95%CI(0.16~0.57),P < 0.01]及平均住院天数[MD=-2.91,95% CI(-4.55~-1.28),P < 0.0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少术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及改善患者预后,但对肝脏功能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GLP-1RA)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的肾保护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并手工检索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单用GLP-1RA或者GLP-1RA联合其他常规药物(试验组),对比不加GLP-1RA或安慰剂的常规治疗 (对照组)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0日。运用RevMan 5.4统计软件对纳入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其中试验组6 633例,对照组7 9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Z=2.17,P=0.03,RR=0.79,95%CI(0.64,0.98)]、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UACR)[Z=11.66,P<0.00 001,MD=-23.74,95%CI(-27.73,-19.74)]、新发大量蛋白尿发生率[Z=5.79,P<0.000 01, MD=0.76, 95%CI(0.69,0.83)]、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Z=12.76, P<0.000 01, MD=-0.94,95%CI(-1.09,-0.80)]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P=0.0 007,Z=3.39,MD=-7.37,95%CI(-11.63,-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1项研究表明试验组显著降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hour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24h UAER);但在两组间急性肾衰竭发生率[Z=0.63,P=0.53,MD=1.13,95%CI(0.78,1.63)]方面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方面,除低血糖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外,试验组在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下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GLP-1RA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且可耐受。与安慰剂或不使用GLP-1RA的常规治疗相比,GLP-1RA对T2DM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该结论尚需大量的RCTs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WanFang数据库,纳入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1月10日。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共纳入13个RCT,包括67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ACEI/ARB)相比,小剂量试验组(≦0.25μg/d)在降低尿蛋白定量[MD = -0.33,95%CI(-0.48,-0.17),P<0.0001]、大剂量试验组(0.5μg/d)在降低尿蛋白定量[MD = -0.52,95%CI(-0.86,-0.17),P=0.003]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但不同剂量试验组间降尿蛋白作用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浓度[MD = 0.05,95%CI(0.01,0.09),P=0.006]、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MD = -2.10,95%CI(-2.35,-1.85),P<0.00001]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尿蛋白定量[MD = -0.32,95%CI(-0.61,-0.03),P=0.03]、血钙[MD =0.18,95%CI(0.07,0.29),P=0.002]、超敏C反应蛋白[MD =-1.20,95%CI(-2.45,0.05),P=0.06]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降低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与不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当前的研究证据,与不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降低尿蛋白、改善炎症状态均有更好的疗效,但相对容易引起血钙浓度升高,需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预防性使用常用保肝药物对改善肿瘤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在进行抗肿瘤化疗的同时,以异甘草酸镁或双环醇或谷胱甘肽作为预防性保肝药物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230例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可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率(RR=0.43,95%CI:0.30~0.61,P<0.01),尤其是Ⅲ-Ⅳ度肝损伤的患者(RR=0.33,95%CI:0.25-0.43,P<0.01),并降低ALT水平(MD=-32.03,95%CI:-47.11~-16.95,P<0.01)、AST水平(MD=-25.61,95%CI:-38.15~-13.07,P<0.01)及TBIL水平(MD=-3.82,95%CI:-5.97~-1.67,P<0.01),但对ALP水平(MD=-19.90,95%CI:-54.86~15.06,P=0.26)和DBIL水平(MD=-2.09,95%CI:-5.12~0.95,P=0.18)无明显影响。结论保肝药物可能对预防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收集有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DKD临床试验的文献报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信息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202份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RR=1.44,95%CI(1.12,1.84),P=0.005];尿白蛋白排泄率[MD=-20.18,95%CI(-33.76,-6.59),P<0.01];24h尿蛋白定量[MD=-0.35,95%CI(-0.45,-0.26),P<0.01];总胆固醇[MD=-0.69,95%CI(-1.00,-0.37),P<0.01];甘油三酯[MD=-0.58,95%CI(-0.89,-0.26),P<0.01];血肌酐[MD=-15.44,95%CI(-24.71,-6.1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空腹血糖[MD=-0.22,95%CI(-0.51,0.06),P=0.1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DKD患者的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减少其尿蛋白、血肌酐及血脂水平。然而由于目前临床尚缺少针对DKD各阶段设计的RCT试验,导致本研究纳入标准较为宽泛,结果缺乏针对性,各组间异质性明显。因此尚需要更多相关的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试验,进一步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DKD的临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