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于脑血管壁中层及外膜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年龄相关脑小血管病。多种分子影像技术如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18F-氟脱氧葡萄糖-PET等已逐渐应用于CAA患者。其中, 淀粉样蛋白PET显像通过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特异性结合病理标志物, 反映Aβ沉积的分布和负荷, 可为诊断CAA提供定性与定量信息, 然其在鉴别CAA与其他Aβ相关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方面价值有限。其他分子影像如tau-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等及新型高选择性示踪剂也在被广泛研究中。文中主要就CAA分子影像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痴呆的两种主要类型。神经功能影像学是使用最多的评价痴呆的临床影像方法,其中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逐渐成为核医学、神经精神医学界研究痴呆的热点。我们用脑葡萄糖代谢成像(FDG—PET)研究AD及VD的PET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3.
研究背景随着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临床的应用,11C-Met PET与MRI融合技术也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比较胶质瘤在11C-Met PET与MRI中不同影像显示结果,探讨11C-Met PET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外科手术前评价、术中导航和手术切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前于神经导航工作站对2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11C-Met PET与MRI影像融合,勾画肿瘤边界、计算肿瘤体积并进行分类。结果据影像学分类,25例胶质瘤患者中1例Ⅱ级、6例Ⅲ级和8例Ⅳ级MRI所显示的肿瘤灶轮廓大部分位于PET内(Ⅰ类);2例Ⅲ级PET所显示的肿瘤灶轮廓大部分位于MRI内(Ⅱ类);6例Ⅱ级和2例Ⅲ级MRI与PET显示的病灶轮廓无从属关系(Ⅲ类)。结论 PET在揭示胶质瘤增殖活性和描述肿瘤界限方面具有特殊优势,通过MRI与PET所显示的肿瘤轮廓关系,可用于术前初步预测肿瘤病理分级,有助于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4.
^18F-florbetapir(AV45)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脑显像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一类无创性影像学手段,目前在国内已经逐渐被认可。规范的检查流程、检查技术、图像解读及报告书写将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和准确的定量分析数据。因此,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并结合国内现状及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介绍了^18F-AV45 PET脑显像的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国内^18F-AV45 PET脑显像检查的规范开展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推广,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2021年第11期报道专题为痴呆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重点内容包括:痴呆诊断中PET临床合理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应重视早期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脑胆固醇稳态失衡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Aβ1~42诱导KATP亚基Kir6.2/SUR1蛋白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红系前体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机制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征;阿尔茨海默病并发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特征;PS-1基因突变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6.
本综述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为代表的痴呆疾病的中枢神绎系统乙酰胆碱、苯二氮卓类、5-羟色胺、多巴胺及组胺等递质的受体及受体亚型水平的PET/SPECT显像的临床研究进展,揭示PET/SPECT受体显像在AD的病因、病理机制、早期诊断以及药物评价等研究方面的作用,并且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11C-PIB PET和18F-FDG PET显像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联合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进一步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ET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14例)、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10例)和正常对照者(5例)脑组织Aβ沉积和葡萄糖代谢变化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poE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11C-PIB标准化摄取比值在下顶叶、颞叶外侧、额叶、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枕叶和纹状体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组患者脑组织11C-PIB结合水平呈双峰形。11C-PIB+aMCI亚组与阿尔茨海默病组、11C-PIB-aMCI亚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11C-PIB标准化摄取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显像显示,3/5例11C-PIB+aMCI亚组患者双侧顶叶、颞叶和楔前叶代谢减低,其中2例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随访期间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3/5例11C-PIB-aMCI亚组患者双侧额叶和前扣带回代谢减低。结论11C-PIB PET显像是筛查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点的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有效工具。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的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可伴有顶叶、颞叶外侧皮质和楔前叶代谢减低,其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更易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随着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临床的应用,^11C—MetPET与MRI融合技术也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比较胶质瘤在^11C-MetPET与MRI中不同影像显示结果,探讨^11C—MetPET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外科手术前评价、术中导航和手术切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前于神经导航工作站对2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11C—MetPET与MRI影像融合,勾画肿瘤边界、计算肿瘤体积并进行分类。结果据影像学分类,25例胶质瘤患者中1例Ⅱ级、6例Ⅲ级和8例Ⅳ级MRI所显示的肿瘤灶轮廓大部分位于PET内(I类);2例Ⅲ级PET所显示的肿瘤灶轮廓大部分位于MRI内(Ⅱ类);6例Ⅱ级和2例Ⅲ级MRI与PET显示的病灶轮廓无从属关系(Ⅲ类)。结论PET在揭示胶质瘤增殖活性和描述肿瘤界限方面具有特殊优势,通过MRI与PET所显示的肿瘤轮廓关系,可用于术前初步预测肿瘤病理分级,有助于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β-淀粉样斑块的PET显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在脑中有异常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对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进行显像,可以达到在活体内早期诊断AD及轻微认知障碍(MCI)的目的,并且可以用来评价和随访药物治疗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不同的放射示踪剂对Aβ进行PET显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技术共同确定脑活检手术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内病变并行活检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MRI检查。术前将PET、CT和MRJ图像进行融合,综合确定活检部位,术中在多参数影像引导下完成脑内病变活检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胶质瘤15例(WHOIV级5例,Ⅲ级4例,Ⅱ级6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血管炎性病变1例。PET确定的活检部位与MRI相符9例,单纯依赖PET确定活检部位7例.综合确定活检部位4例。术后病人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多参数影像辅助技术可帮助确定脑内病变活检部位,得到准确病理诊断.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