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三焦针刺与参芪扶正汤口服联合化疗对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及CEA、CA724的影响,探讨有效疗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2例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A组与B组,每组36例,A组应用化疗治疗,B组应用化疗以及三焦针刺与参芪扶正汤口服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远期疗效(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肿瘤标记物(CEA、CA724)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结果 B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66.7%(24/36)、控制率为88.9%(32/36),A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41.7%(15/36)、控制率为66.7%(24/36),B组的有效率、控制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7±3.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7.0±1.5)个月;A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5±2.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4.8±1.1)个月,B组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A...  相似文献   

2.
王珍珍  李君艳  尚晋文 《新中医》2023,55(18):107-11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脾胃虚寒型Ⅲb~Ⅳ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肿瘤标志 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 细胞介素-6(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 例脾胃虚寒型Ⅲb~Ⅳ期胃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单双数 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 建中汤加减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2 组均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清CEA、 CA199、CA724、VEGF、IL-6、CD4+、CD8+水平,CD4+/CD8+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 床疗效总有效率82.93%,高于对照组58.54%(P<0.05)。2 组血清CEA、CA199、CA724、VEGF、IL-6 水平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VEGF、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血清CD4+水平及CD4+/CD8+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观察组血清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5.61%,高于对照组48.78%(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中性 粒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 胃虚寒型Ⅲb~Ⅳ期胃癌,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VEGF 及IL-6 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 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艳  吴进 《新中医》2022,54(15):139-143
目的:观察复方藤梨汤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术后患者80 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术后4~6 周开始采用FOLFOX6 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藤梨汤口服。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肿瘤标志物、体力状况、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转移情况及1 年、2 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0.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BPC)、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724 (CA724)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 水平低于对照组,BPC、RBC、WBC 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PS) 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CD4+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周麻痹、腹胀腹泻发生率、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1 年、2 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藤梨汤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较单独化疗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联合针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方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气虚血瘀症候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Piper疲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QLQ-C30中疲乏评分、气虚血瘀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QLQ-C30中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中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3+、CD4+、NK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针刺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可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相关中医证候,改善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祛痰散结方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81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性为分组原则,以Excel软件为分组工具,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术后实施化疗,化疗方案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痰散结方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CEA与CA19-9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CD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祛痰散结方治疗的效果良好,不仅临床症状有显著缓解,局部复发转移风险也明显降低,分析原因与CEA、CA19-9表达的下调和免疫功能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CA242、CA72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在术前4周进行新辅助化疗,然后进行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继续化疗;对照组直接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给予化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CEA、CA242、CA724水平,比较2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保肛率、复发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CEA、CA242、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EA、CA242、CA724水平,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元和中汤联合SOX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瘤体变化、体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5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S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元和中汤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定(QOL)及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与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KP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EA与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EA和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元和中汤联合SOX化疗方案能显著降低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体力和生活质量,调节免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刘抒玉  张征宇 《河北中医》2020,42(3):402-406
目的 观察扶正散结合剂联合化疗对胃癌患者中医证候、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SOX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散结合剂治疗。2组均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甲胎蛋白(AFP)、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 67%(41/49),对照组总有效率61. 22%(3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CEA、CA19-9、CA724、AFP、TSGF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升高(P 0. 05),CD8+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D8+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扶正散结合剂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查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进行检测。对比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与单项检查的区别。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等指标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与单项检查相比,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查CEA、CA199、CA724的灵敏度分别为42.0%(21/50)、26.0%(13/50)、62.0%(31/50),联合检查CEA、CA199、CA724的灵敏度分别为96.0%(48/50),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与单项检查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查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相对较高,即能提高患者临床确诊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辅助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脾胃虚弱,瘀毒内结证)患者免疫功能和生 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 例结直肠癌(CR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试验 组(6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 方案化疗和扶正祛瘀解毒方安慰剂颗粒治疗,试验组采用mFOLFOX6 方 案化疗和扶正祛瘀解毒方配方颗粒内服治疗,疗程均为12 周。观察治疗前后2 组患者结直肠癌生活质量专用 量表(QLQ-CR3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 原72-4(CA72-4)和糖类抗原242(CA242)]、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T 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T 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CD4+/CD8+和Th17/Treg 比值]的变化及评价2 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1)治疗后,2 组患者Treg 水平较治疗前明 显升高,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下降(P < 0.01),且试验组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Treg 水 平、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CD8+ T 细胞下降(P < 0.01);试验组治疗后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Treg、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CD8+ T 细胞、Th17、Th17/Treg 比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治疗后,2 组患者功能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症状领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 分下降(P < 0.01);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 组(P < 0.01)。(3)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 和CA242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4)治疗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5.00%(39/60), 低于试验组的83.33%(50/60)(χ2 = 5.262,P < 0.05)。(5)治疗后,对照组PFS 明显短于试验组(P < 0.01),且 本研究未发现与服用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可提高晚期CR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延长患者的PFS,临床使用安 全,是晚期CRC 化疗患者可选择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mFOLFOX6方案)后脾虚证患者免疫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组采用扶正抑瘤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含量变化,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行中医脾虚证候改善疗效评价,并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结果: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CD4+CD25+细胞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CD4+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A、B两组TNF-α及IL-1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3项指标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疗前均下降;治疗后化疗毒副反应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治疗后脾虚证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医证候改善、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减轻方面有较好疗效,且优于贞芪扶正颗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应用扶正抗癌汤的效果。方法: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食管癌手术并接受化疗,对照组加用薄芝糖肽治疗,观察组加用扶正抗癌汤。结果:治疗后两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以及CD4+/CD8+水平均降低而CD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用扶正抗癌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王高丹  张倩  孙飞  徐  罗卓卡  郜倩倩 《中成药》2023,(5):1497-1501
目的 探讨扶正养血抗癌方对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养血抗癌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D-D、MMP-9、VEGF、NK细胞、CD4+/CD8+、CD4+、TNF-α、SCCA、CA125、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D、MMP-9、VEGF、TNF-α、SCCA、CA12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4+/CD8+、CD4+、KPS评分更高(P<0.05)。结论 扶正养血抗癌方可安全有效地抑制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血管新生,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干预,观察组联合给予参芪扶正汤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检测肿瘤标志物及外周血因子的水平变化,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为6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29.8% (P <0.05);其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更加明显,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EA、CA125、NSE及外周血因子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其FACT-L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证疗效肯定,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联合G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NSCLC晚期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GP方案实施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芪连扶正胶囊配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芪连扶正胶囊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NSCLC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CEA、CA199及CA24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Ⅳ度毒副反应,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9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组从化疗前3 d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共给药14 d。两组患者化疗12个周期后评价细胞免疫及化疗毒副作用。结果:在细胞免疫上,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而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化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且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出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肢端麻木、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5种化疗毒副反应。而治疗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血小板减少3种毒副反应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上,治疗组术后改善率为88.9%,对照组术后改善率为61.4%。治疗组术后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改善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抑制、增强细胞免疫、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术后毒壅气亏型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清毒方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对照组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比较两组血清CEA及CA1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化疗毒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EA、CA199水平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髓抑制率(36.67%)低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术后毒壅气亏型直肠癌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璟珂  郝帅  孙亚琳 《新中医》2020,52(24):109-11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NSCLC 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40 例给予 GP 化疗,联合组 40 例给予 GP 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199 (CA199)、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及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CD4+/CD8+) 水平变化,观察比较 2 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 60.0%,对照组为 37.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 CEA、CA199、NSE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 2 组 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且联合组 2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 (P< 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血常规异常、消化道反应、乏力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芪扶正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治疗 NSCLC,不仅可增加近期临床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且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对晚期胃癌阳虚湿阻证化疗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阳虚湿阻证化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和观察组(常规化疗+升阳益胃汤加减),每组43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积分及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抗肿瘤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CA125、CA19-9、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提高(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脱发、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阳虚湿阻证化疗患者实施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病情,增强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