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激光打印技术应运而生。数字化激光打印有“湿式”打印和“干式”打印两种 ,数字化激光打印记录的图像信息量大 ,逐步成为图像胶片硬拷贝记录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蒋瑾  杨诚  付凯 《当代医学》2001,7(12):76-78
无胶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DSA,CT,MRI,ECT与US(超声)成像技术都已实现了数字化,而广泛应用的X线胶片摄影系统仍为传统的非数字化阶段。改进与革新传统X线摄影技术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简述数字化X线影像发展过程与技术现状,直接数字化成像与间接数字化成像方式的益处。在未来的发展中,直接数字X线影像方式是代替传统X线(增感屏-胶片)摄影系统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1995年6月率先在国内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设备。CR成像与传统影像不同,可提供数字化的平片影像,从而使X线平片跨入医学影像信息数字化领域。经计算机处理后的CR照片性能已得到放射学界的充分肯定。 CR系统由日本富士医疗设备公司于八十年代开始研制,八十年代后期已有产品应用,九十年代产品几经升级。目前CR类型设备已在全世界初步普及(约2600台)。 (一)CR系统的成像原理 CR系统改变了常规X线摄影中使用的增感屏-胶片组合系统在胶片上最终形成的影像无法直接数字化的成像方式。发展了一种既可接收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信息载体,获得的数字化信息可应用已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再进一步处理,实现数字化存贮与传输。 CR成像系统中记录和显示信息的载体称为成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成像的关键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 : 探索和评价干银激光胶片热鼓显像中 ,影响图像质量的原因。 方法 :将干银激光胶片 (810nm)和 870 0型、810 0型DryView显像热鼓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包括离机分机模拟对比法、光照射实验、图像例行性实验及在 2 0℃的PQ显影液中的实验。有机溶剂涂布实验 ,置医用直线加速器、辐照累计 2 0 0 0Gy的实验 ,干银激光胶片和普通激光成像胶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来自热鼓组件 ,热鼓表面致损原因是高温显像的同时产生气雾及结晶物。存积在鼓的表面和压轮上 ,由此造成图像伪影 ,同时气雾也污染空气。结论 :干银激光胶片热鼓显像其图像质量检测采用国际统一的SMPTE标准 ,在特定条件下有使用价值。设备购置应结合日工作量和用途来选型。胶片的保存易被热源影响而破坏图像 ,对干银激光胶片的图像稳定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CR系统(computed radiogranhy)它是通过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作为代替普通X线胶片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和照片含有丰富信息量及宽容度较大的条件,明显优于X线的成像技术。CR系统与常规X线摄影设备匹配运行,以IP板代替胶片,实现数字化,提高了图像分辨显示能力,用计算机实施各种后处理功能,降低了常规X  相似文献   

6.
自1895年X线的发现及其医学上的应用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已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最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胶片化,使X线摄影数字化得到了发展.传统的X线摄影是以胶片作为成像的介质,发展到计算机摄影(computel radiography)简称CR、直数接数字摄影(diqited radiogaph,DR),是将X线拍摄的影像信息记录在IP板(image 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灰阶图像.CR与DR同属数字化图像,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增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实现放射科网络化和无胶片化管理.为医院建设PACS、RIS、HIS系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直接数字化摄影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化影像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普通的X线摄影上[1,2],使普通X线成像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该探测器集影像采集和转换于一体,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信息,成像环节少,系统成像时间仅为5 s左右,X线采集时间约几毫秒,可减少摄影中运动及呼吸伪影影响,胶片直接干式激光打印,省去暗室冲洗,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环境改善,深受临床欢迎.  相似文献   

8.
陈岩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36-1037
探讨电荷耦合器(CCD)数字化X线系统在牙片摄影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采用CCD数字化X线系统对918例患者1026颗牙行牙片拍摄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与传统牙片X线胶片比较,使用CCD系统行牙片拍摄能减少曝光量70%~80%,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优良,并且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存储传输;与传统牙齿胶片X线摄影技术比较,CCD数字化X线系统的牙片摄影在图像质量和检查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为口腔临床提供更为优质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R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成像特点及其在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CR系统进行论证,并与DR等其它成像方式作出全面的比较。结果CR系统具有投资相对较少,能与旧有设备匹配,适用于多体位摄影,影像清晰,诊断信息丰富的特点。重要的是它使得X线摄影信息实现了数字化。结论CR系统是最适于我国目前状态下推广平片数字化的手段。为影像技术建立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以及远程医学系统(PACS)提供了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R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成像特点及其在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CR系统进行论证,并与DR等其它成像方式作出全面的比较。结果CR系统具有投资相对较少,能与旧有设备匹配,适用于多体位摄影,影像清晰,诊断信息丰富的特点。重要的是它使得X线摄影信息实现了数字化。结论CR系统是最适于我国目前状态下推广平片数字化的手段。为影像技术建立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以及远程医学系统(PACS)提供了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纸质打印片与激光打印胶片对于肺内微小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北京麦格莱菲医用纸质打印机及激光打印机打印胸部CT片。由2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胸部CT片进行读片,读片分两次进行,每次读片分析同一种打印介质图片,两次读片间隔三周,记录读片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Mc Nemer检验、Kappar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采用两种不同影像输出介质读片时,纸质片诊断结果与干式激光胶片对于CT小结节诊断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肺内微小结节的诊断,纸质片诊断准确性与干式激光胶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20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行氩激光治疗,对照组106例行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6周、32周视力、眼底、视物变形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1-8周时视力提高88%,对照组提高44%;治疗组眼底好转86%,对照组46%;治疗组视物变形好转82%,对照组好转46%;32周时对照组疗效接近治疗组,32周复发率治疗组9%,对照组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治疗能在短期内恢复中浆患者的视功能,缩短病程,降低中浆的复发,激光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王雪菁  陈一兵  王炜  闫海  翟楠 《海南医学》2004,15(11):46-47
目的 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倍频激光 (Nd :YAG倍频激光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浆 )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中浆且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 2 5 0 μm以外的患者。应用Nd :YAG倍频激光治疗的光凝组 62例 65眼。单纯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47例 48眼。追踪观察视力、眼底、患者自觉视野中心暗影是否消失。结果 达视力改善光凝组平均 2 .3周 ,对照组 6.8周 ;停止渗漏光凝组平均 2 .8周 ,对照组 10 .3周 ;患者自觉视野中心暗影完全消失光凝组平均 4.9周 ,对照组 15 .3周。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Nd :YAG倍频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效果肯定。成功的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 ,迅速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Nd:YAG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菁 《海南医学》2005,16(10):46-46,48
目的 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倍频激光(Nd:YAG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Nd:YAG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39例47眼。追踪观察是否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果 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的37例45眼,有效率95.7%,2例2眼发展为视网膜脱离而需手术治疗。结论 Nd:YAG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安全、有效。成功的光凝治疗可封闭视网膜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选择激光去除红色皮肤纹身的有效的波长和治疗参数。方法以15只新西兰白兔针刺法建立红色纹身动物模型,以1064nm、755nm、532nm三种常用激光治疗四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纹身颜色对波长有选择性,532nm激光治疗红色纹身效果最好,并与其它两种激光有显著差异(P〈0.01)。2)三种激光治疗合适颜色的纹身时,疗效均随能量密度的增高有显著差异,但与频率无关。结论合理选择波长和治疗参数可有效去除纹身而不留疤痕,激光治疗纹身需要多次治疗。  相似文献   

16.
Wu Z  Ding Q  Jiang HW  Chen ZX  Zhang HW  Li CJ  Zhang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60-2562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65.7岁(50~91岁)的资料,并对其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45~158 min,平均87min,切除的标本组织重量31~128 g,平均61 g。术中视野清晰,出血极少,均无输血;且整个手术经过平稳,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留置尿管1~4 d,平均2.8 d;术后住院2~5 d,平均3.6d。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7.6个月,排尿梗阻症状明显改善,IPSS 由术前的25.7±6.9减至7.7±4.3(P<0.01),平均最大尿流率由术前的(8.1±4.2)ml/s 升至(18.8±4.6)ml/s(P<0.01)。2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经过括约肌功能锻炼,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1例术后发生轻度后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恢复。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高效、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胜信 《中外医疗》2013,(24):46-47
目的探讨关于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堵塞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26例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并且讨论治疗的效果。结果激光治疗之后视力提高99眼,占78%左右:没有变化者16眼,占12.6%;视力下降者11眼,占9.4%左右。FFA示激光治疗之后有效有99眼,其中CRVO39眼,BRVO60眼。视力没有变化的16眼中,CRVO12眼,BRVO4眼。视力下降的11眼中CRVO8眼,BRVO3眼。结论激光对于CRVO治疗是有效的,因此激光治疗是控制视网膜静脉堵塞病症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已成为技师和临床医师评估胰胆管系统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本文简单介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成像原理、成像技术、相关技术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诊采用 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对 74例 (98眼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探讨根据膜的厚薄选择激光能量 ,分别采用“十”字切开 (若后囊有张力者行张力线切开 )、横形、纵形切开及环形或瞳孔缘开罐式切开方法。结果 :一次性 Nd: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成功 6 2例 (83只眼 )最佳矫正视力达 0 .3~ 1.0占 83.8% ;其余 12例 (15只眼 )经二次激光手术后 ,其中 8例 (10只眼 )视力亦有不同程度提高 ,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 0 .0 5 ,低于 0 .3,另外 4例 (5只眼 )因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机化膜较厚 ,发现有钙化 ,未能击穿 ,视力无改善 ,最终手术治疗。激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短暂性高眼压和人工晶体损伤。结论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效果满意 ,它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在门诊开展。对明显影响视功能的后发性白内障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可替代手术 ,立即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20.
激光融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与缺血性中风的潜在的有效方法,融栓的机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引起汽泡的爆破达到蚀除血栓的目的。融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与热量传播直接影响着融栓效果.是选择激光参数的依据。本文对融栓过程中热传播的非傅立叶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选择激光参数的指导原则。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