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导致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报告甲类传染病和国际检疫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3次世界大流行,当前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各大陆均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马达加斯加和刚果(金)是目前世界上人间鼠疫流行水平最高的地区。在20世纪中期,我国人间鼠疫流行,1950—1954年平均年报告1 400.8例;1955年后,我国人间鼠疫的大规模暴发得到有效控制,1955—1999年平均年报告24.7例。2000年至今,我国人间鼠疫病例仍未销声匿迹,期间累计报告514例。基于One Health理念的鼠疫控制策略是一种更优解,主要体现为“生态学动物监测”+“人间早期诊断处置”的双重手段。有效的动物监测,对鼠疫波及人间可进行准确预测,做到早期预警;而对人间鼠疫病例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处置,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人间疫情扩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趋势,为本市今后建立与完善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的变化规律,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ARI-MA模型分析和预测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结果建立了ARIMA(p,d,q)模型,绝大多数实际值均落在两条预测值的95%置信线内,且该模型进行了短期的预测。结论时间序列分析法用于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适用性,ARIMA(p,d,q)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并预测重庆市局部地区该期间病例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3例人间鼠疫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当地鼠疫防控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3例人间鼠疫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7月乌拉特中旗1名女性牧民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例,治愈;2020年8月达茂旗1名男性牧民被确诊为肠鼠疫病例,死亡;2020年8月乌拉特前旗1名牧民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例,死亡。以上3例鼠疫病例发病前均有在草场放牧的习惯和经历,无流行病学关联。乌拉特中旗、达茂旗和乌拉特前旗2020年均有动物间鼠疫疫情发生。3例鼠疫病例共33名密切接触者,无续发病例报告。结论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间鼠疫疫情已进入大流行阶段,动物疫情扩散至人间。在疫源地内放牧的高危人群缺乏鼠疫防护意识和能力,就医不及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监测力度,开展风险提示和预警,对高危人群进行网格化管理和健康教育,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鼠疫的鉴别诊断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庆市1951-2001年疟疾发病的动态规律。方法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建立人口数的二次预测模型和年新发病例数的对数曲线模型来分析预测疟疾的发病数及发病率。结果重庆市人口数的二次曲线模型和疟疾新发病例的对数曲线模型能够对重庆市人口数和疟疾新发病例数进行预测,2002年重庆市人口数预测范围为3113112~3368928人,新发病例数范围为126~134例;分别与实际的人口数(31309038人)和病例数(130例)基本吻合。结论运用人口数的二次曲线模型和疟疾新发病例的对数曲线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来看重庆市疟疾动态的总趋势是持续下降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鼠疫防控出现的新特点,分析青海省海南州1958—2021年人间鼠疫流行状况,为制定更科学的鼠疫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中海南州的病例资料,应用Excel 2010与Arc-Map 10.2软件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州人间鼠疫疫情的年际变化与流行趋势、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鼠疫病例分型和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南州在1958—2021年共发生人间鼠疫35起,报告病例127例(男性99例,女性28例),死亡39例,病死率为30.71%(39/127);民族以藏族居多,占总病例数的62.99%(80/127);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5.83%(109/127);18~38岁青壮年最多。人间鼠疫在7~10月多发,其中7月为高发月份;海南州以共和县人间鼠疫最为严重,64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0起92例;首发病例主要由剥(食)旱獭感染引起(23起),其次为剥狐狸皮(4起);病型以肺鼠疫为主,为100例(原发性93例,继发性7例);鼠疫病例在确诊早期死亡例数较多(在确诊后1~6d内死亡病例数占死亡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控制南方家鼠鼠疫不断复燃的有效方法,评价广西实施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策略5年效果。方法对我国南方家鼠鼠疫现疫区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2000~2005年的鼠疫监测和防治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年来,广西的鼠疫病例数为56例,云南、贵州省的鼠疫病例数分别为225例和137例;广西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分别为0.10%、0.06%,与云南、贵州省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别。结论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的实施,使广西鼠疫疫情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值得在其他疫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会宁县刘寨鼠疫疫区于1962年暴发人间鼠疫,发病30人,死亡11人。1963年开始对该疫区进行系统的鼠疫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经过四十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鼠疫得到控制,动物间疫情静息达40余年。为继续巩固鼠疫防治成果,密切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做好疫情预测预报,按照《甘宁鼠疫联防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该疫区近十年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云南家鼠鼠疫流行十分猖獗,为控制其流行态势,从2001 年起在全省开展鼠疫防治联防工作。4 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的灭鼠、灭蚤及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使人间鼠疫病例数从开展联防前的122例/年下降为0例;鼠间疫点从开展联防前的140 个/年下降为13个;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ARIMA)拟合季节时间序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预测香港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趋势。方法利用R软件对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香港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例数资料进行建模,用所构建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上升趋势,SARIMA(2,1,1)×(1,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香港流行性腮腺炎的月发病例数,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回代考核平均相对误差为17.5%;后8个月的数据作为前瞻性预测考核,平均相对误差为16.4%。结论SARIMA模型较好地模拟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人间鼠疫流行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新订正甘肃省历年的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制订新形势下人间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文献、档案资料的方式对1958年后甘肃省的64例人间鼠疫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54~1958年甘肃省有13个县、73个村曾发生过人间鼠疫流行,发病1 548例,死亡1 491例,病死率为96.32%。1958~2007年甘肃省发生人间鼠疫25起,发病64例,死亡38例,病死率为59.38%。人类主动接触传染源是引发人间鼠疫的主要途径,首发病例以腺型为主,发病人群主要是20~39岁的男性,一年四季皆可发病,病程短,病情重,死亡率高。结论通过近50年的人间鼠疫防治,甘肃省有效遏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旱獭的挖捕贩运、西部大开发、大型项目建设、交通及旅游业发展等,打破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封闭性,人们主动接触染疫动物的频率增加,一年四季都有人间鼠疫的发生,且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扩散的可能性增加。针对目前人间鼠疫流行的新特点、新形势,应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近年来我国仍有鼠疫病例报道,可见我国鼠疫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鼠疫的防治工作仍有待于加强。通过对1950—2019年全国鼠疫监测资料和21世纪以来报道的鼠疫病例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我国鼠疫的疫情,探讨鼠疫的流行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长期的防控,全国鼠疫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被消除;进入21世纪后鼠疫疫情呈现局灶性与散发性的特点,大多发生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较多,且主要与青壮年主动进入疫区或者接触鼠疫菌的宿主动物有关。应通过加大对疫区的监测,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正确诊断与高效治疗鼠疫患者,进而做好鼠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AIDS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In China,AIDS,as the new plague in the 21th century,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major communicable diseases.Despite its low prevalence in China,AIDS has a high prevalence in certain populations and in local areas.China's AIDS plague was jointly acces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 (UNAIDS)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which indicated that by the end of 2007 there were about 0.7 million (0.55 to 0.85 million)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in China,with an infection rate of 0.05%.1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made to control the HIV infected cases to be within 1.5 million by the year of 2010.2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IDS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nd it has reached a top prior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掌握乌鲁木齐市周边戈壁荒漠沙土鼠种群结构、区系分布及自然感染鼠疫情况。方法采集沙土鼠血清,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解剖沙土鼠及其它鼠类210只,其中5份为阳性血清。结论改地区曾经有动物间鼠疫流行,因而确定地区为沙土鼠鼠疫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Peripatetic plagu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ses of plague continue to occur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where plague is endemic among the wild rodent population. In 1980, a case of plague acquired in New Mexico and hospitalized in Nebraska illustrated the problem of plague occurring in persons traveling from the state in which they become infected to another state. Nine cases of plague in travelers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166 cases of plague repo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50 to 1980. Physicians should be aware of natural plague foci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and should obtain a travel history from patients with an illness clinically compatible with plague.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清新县和佛冈县两个监测点的鼠疫媒介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监测结果分析,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开展鼠疫疫情监测,设立人间和媒介宿主动物间监测点,采集健康人血,捕捉活鼠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验。对鼠密度和传播媒介鼠体蚤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监测期间全市无鼠疫疫情和自毙鼠疫情报告;采集376份健康人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F1抗体)全部阴性;共捕获8种鼠形动物(活体和死体)703只,其中褐家鼠70.84%,黄毛鼠8.96%,黄胸鼠7.25%,板齿鼠4.98%,小家鼠3.70%,臭鼩鼱2.42%,施氏屋顶鼠1.71%,青毛鼠0.14%;家栖鼠占84.21%,野栖鼠占15.79%;雌雄鼠性别比例为1.38∶1;总鼠密度为10.32%,家栖鼠密度为8.85%,黄胸鼠密度为1.04%,野栖鼠密度为11.74%;家栖鼠鼠体蚤指数0.21,野栖鼠鼠体蚤指数0.16。鼠体蚤总指数0.2,印鼠客蚤指数0.15,游离蚤总指数为0;采集活鼠血清549份进行鼠疫IHA-F1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对病变鼠脏器309份压印培养鼠疫杆菌全部阴性。结论清远市两个鼠疫监测点的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暂未发现鼠类和人群的鼠疫感染情况,存在鼠疫疫源地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条件,应加强鼠疫指示动物和传播媒介的监测,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动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21年来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我省鼠疫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从1986-2006年,云南省有51个县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其中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07例,死亡2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传播途径为鼠→蚤→人;流行季节为7-11月,高峰期为9月;流行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及农村集镇;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病型均为腺型。结论加强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培训、加强鼠疫监测和疫情三报,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动物鼠疫,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鼠、灭蚤是防止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病人、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血清中的F1抗体。结果第1次(2000~2001年)检测56例鼠疫病人血清、108份正常人血清、144份鼠血清和109份指示动物血清,阳性血清数分别为56份、2份、1份和7份,阳性率分别为100%、1.85%、0.69%和6.42%;第2次(2006年)检测30份原鼠疫病人血清、126份正常人血清、235份鼠血清和278份指示动物血清,除了检出9份F1抗体阳性的鼠疫病人血清(阳性率为30%)以外。其它血清均为阴性结果。结论广西鼠疫病人经过5-6年的时间,70%左右的病人的F1抗体已经消失,30%左右的病人可检测到F1抗体,但其滴度明显下降,而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未检出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鼠疫是甲类传染病之一,它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近年我国时有鼠疫病例的报道,然而鼠疫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所致,除人类主动接触鼠疫宿主动物这一人为因素外,自然环境变化是诱发鼠疫疫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震、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下环境快速变化,可导致鼠疫疫源地生态环境破坏,引起鼠疫病媒生物的物种构成、数量、分布和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宿主动物带毒率、人鼠接触频率,最终影响鼠疫在人群中暴发流行的风险。本文从常见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变化切入,探讨地震、洪涝、气候变暖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鼠疫发生的影响,为鼠疫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46-1948,河北发生严重疫情,对当地社会经济与民众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并对民众进行卫生思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以有效防治疫病。民间则主要采用施医送药、社会救助等措施防治疫病。政府和民间社会的措施,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条件限制了防疫的成效。这一时期防治疫病的措施较多地呈现出西方防疫色彩,体现了当时卫生防疫体系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正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fin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Spermophilus in the plague area of Dingbian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China,through the two-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NA barcoding,and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The Spermophi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