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爱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411-412
目的探讨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2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分析研究其临床经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例均为破膜后阴道出鲜红血,1例胎儿死亡,1例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结论根据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临床特征,迅速作出诊断并结束分娩,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2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分析研究其临床经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2例均为破膜后阴道出鲜红血,1例胎儿死亡,1例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结论 根据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临床特征,迅速作出诊断并结束分娩,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例脐带帆状附着血管破裂致胎儿死亡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多种方法观察、检查与综合分析。结果本病易误诊,不易把握分娩最隹时机,胎儿死亡率高。结论脐带帆状附着能够早期诊断,只要分娩时机和措施得当,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10年来对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破裂的诊断与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5例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出血量>100ml 7例胎儿迅速死于宫内,<100ml 8例胎儿死亡3例,存活5例,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破裂易引起围产儿死亡,阴道出血量多少和处理及时性决定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脐血管前置引起产前出血的一例误诊分析,脐血管呈树枝状走行于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外周无华通胶保护,易破裂出血,也称为脐带帆状附着.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时,引起产前出血,胎儿发生缺血,形成胎儿窘迫,抢救不及时,则很快死亡.脐血管引起前置血管破裂在临床上较少见,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在产科临临床上是可能造成的误诊之一,引起产科医生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帆状胎盘在临床无特征表现,难以产前诊断,围产儿死亡率很高。如合并前置血管破裂,可致胎儿发生严重的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胎儿生命。总结我院自2001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帆状胎盘并前置血管破裂产妇8例的临床  相似文献   

7.
帆状胎盘因前置的血管在临产前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其出血直接来源于胎儿,对胎儿危害极大,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4月,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的病例共8例,根据临床资料,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破裂是一种对胎儿危害极大的产前出血疾病,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本院12年来帆状胎盘及其并发前置血管破裂的病例,研究本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的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0~1992年本院40275次分娩中,有112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12例,其中10例并发前置血管破裂.初产妇8例,经产妇2例,均在35~43~(+1)孕周之间.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5):458-460
目的:探讨脐带帆状附着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9例脐带帆状附着病例作为A组,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脐带附着正常的30例作为B组。对两组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窘迫和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临产后胎儿电子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或复发性变异减速,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围生儿结局无差异。结论:脐带帆状附着临床表现不典型,临产后易发生胎儿窘迫,持续胎儿电子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脐带帆状附着系指脐带附着在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当胎盘血管穿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子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1].本文分析我院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断裂胎儿60例的结局,以提高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尽早发现脐带帆状附着,减少胎死宫内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53例帆状胎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帆状胎盘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探讨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窒息率死亡率的影响,从而及早诊断、及时处理。方法分为两组,帆状胎盘组53例,其中包括前置血管破裂4例,随机选取同期非帆状胎盘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结果帆状胎盘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帆状胎盘组剖宫产及胎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及早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正确处理的方法 ,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近五年来12例帆状胎盘并血管前置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出血量〉100ml2例胎儿迅速死于宫内,〈100ml10例中胎儿死亡3例,存活7例,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帆状胎盘并前置血管是严重威胁围产儿安全的疾病,利用现代超声技术在产前做出正确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易破裂出血,其出血源于胎儿,若不能及时诊断及处理,极易危及胎儿的生命。我院发现5例,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围产儿死亡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叶恒君  周玉玲  钟春华 《吉林医学》2010,31(23):3823-3824
目的:探讨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正确处理的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近五年来12例帆状胎盘并血管前置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出血量>100ml的2例胎儿迅速死于宫内,<100ml的10例中胎儿死亡3例,存活7例,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帆状胎盘并前置血管是严重威胁围产儿安全的疾病,利用现代超声技术在产前作出正确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病对胎儿危害极大,围产儿死亡率高,是一种独特的高危妊娠。本院从1999—2004年共发现7例,现回顾性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置血管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收治的14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14例前置血管患者中,产前经腹部超声诊断9例,产前超声诊断率64.3%,产前诊断的平均孕周为29 +5周;产后明确诊断5例.14例均存在高危因素,完全性前置胎盘2例,低置胎盘2例,双胎2例,帆状胎盘3例,低置胎盘合并帆状胎盘3例,低置胎盘合并边缘性脐带入口2例.产前诊断的9例患者均剖宫产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产后诊断的5例患者,1例因“拒绝阴道分娩”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1例双胎正常分娩,新生儿之一合并尿道下裂,结局良好,1例因“相对过大胎儿”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1例胎膜早破患者产程中因“胎儿窘迫”行急诊剖宫产,围产儿结局良好,另1例入院前发生胎膜早破、前置血管破裂,胎死宫内引产.结论 超声是前置血管产前诊断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对于存在多胎妊娠及妊娠期超声检查提示脐带附着部位异常、帆状胎盘、低置胎盘等高危因素的孕妇,警惕前置血管,以提高前置血管检出率.此外,应当警惕临产后出现阴道流血并伴随胎心率改变的患者是否存在前置血管,以便尽早实施急诊剖宫产,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7.
帆状胎盘因前置的血管在临产前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其出血直接来源于胎儿,对胎儿危害极大,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4月,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的病例共8例,根据临床资料,探讨其防治措施。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2000年至2004年4月发现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共8例,其中前置血管破裂共2例。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1例;平均孕周38(2/7);其中双胎1例,单胎7例;B  相似文献   

18.
帆状胎盘即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象船帆的缆绳分布于胎膜中,通过羊膜与绒毛之间再延伸入胎盘,称脐带帆状附着或帆状胎盘.如附着胎膜上的血管接近宫口,位于先露的前方,称之为前置血管.它一旦破裂则使胎儿失血,危及胎儿生命.本院于2003年5月1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帆状胎盘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帆状胎盘又称脐带帆状附着,是指脐带附着在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当胎盘血管越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更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部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帆状胎盘在临床上较少见,发生率为1.0%~13.6%,但若发现处理不及时则引起胎死宫内.现报告3例,并就其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玉 《重庆医学》2008,37(12):1292-1293
帆状胎盘即脐带附着在胎膜上,血管经胎膜呈扇形分布进入胎盘[1],如附着胎膜上的血管接近宫口,位于先露的前方,称之为前置血管.它一旦破裂则使胎儿失血,危及胎儿生命,易引起医疗纠纷.本院2006~2007年共发现2例帆状胎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