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关注替硝唑罕见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替硝唑对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厌氧菌和原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各种给药途径均易吸收。尤其适用于胃肠道、口腔和女性生殖系统厌氧菌感染,术后厌氧菌感染或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等。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一般表现为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可有头疼、眩晕、皮肤瘙痒、皮疹及全身不适。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情况做一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及护理监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成人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不但影响预后,也增加了医疗费用,为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感染的控制,现对我院1996-01-2002-12出院的成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2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女,65岁。15a前,因患双眼白内障于某医院在局麻下行双眼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术后视力:右眼:0.02+11DS=0.4,左眼:0.02+11DS=0.5。3a前,右眼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我院及其他医院诊断为右眼虹膜炎,经散瞳、激素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观察到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这种变化虽然不是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但血液流变学改变仍不能忽视。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价值。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学物理研究所和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0—01/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1例,男64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177;9)岁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177;11)岁。同期选择84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男52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177;10)岁。方法:晨起空腹采肘静脉血2mL,肝素抗凝。血液黏度测定用NXE-1锥板式粘度计(中国成都仪器厂生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性别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对照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男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0.01);女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0.01)。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是造成血液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肠管破裂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41岁。因人工流产时突感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全身乏力30min于2006—06—05收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06—03—25。该患者于2006—06-05因停经70d在院外个体诊所诊断早孕,并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物不清,手术进行约10min左右,  相似文献   

6.
甲硝唑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硝唑为抗厌氧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153-4154
我们2002—01~2004—06对在本院体检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患179例进行了血脂检查,并对血脂检查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血脂异常与上述疾病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颅内血肿引起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偏瘫病例临床少见,我科2004—10-2007—03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0-45岁,平均35.3岁,车祸伤3例,打击伤1例。受伤时间距入院时间40min~5h,平均3.2h。  相似文献   

9.
1988~2004年我们共施行各类肺切除手术920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PF)12例,发生率约1.21%。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0~75岁,术前诊断:肺结核6例,肺化脓症3例,肺癌3例。发生时间:术后1个月内发生BPF为10例,1个月~3a发生者2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腹痛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以急性腹痛就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02—01/2008—06河南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以急性腹痛入院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病因及延迟确诊的原因。结果:128例患者中,内科系统常见病102例,少见病因26例。结论:急性腹痛系一临床常见病,其病因涉及面广,要求内科医师要扩大知识面,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时间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代赭石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56岁。2006—05—12因腹泻治疗后泻止而腹胀就诊。自诉胃脘不适数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前十几天腹泻,每日数次,治疗后虽然腹泻停止,但腹胀,饭后加甚,暖气、呃逆,纳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辩证属脾虚气滞,治宜理气健脾,药用:党参20g,茯苓15g,白术、鸡内金、神曲、陈皮、枳壳、旋覆花各10g,甘草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腹胀缓解,纳增,但仍暖气、呃逆,守上方加代赭石20g,再服3剂。药后暖气、呃逆明显好转,但出现皮肤瘙痒。查见手掌、背部、腹部泛发米粒大小红色丘疹,皮疹略高于皮肤,有抓伤痕迹。无水疱,无渗出,无脱屑。否认食虾蟹等食物。考虑代赭石过敏。原方去代赭石,加柿蒂10g,服药第二天皮肤瘙痒症减轻。暖气、呃逆缓解,3剂后上症消失。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男,63岁。以肺癌于2007-03-13收入院,诉咳嗽、胸闷。护理查体:T36.3℃,P88次/min,R22次/min,BP120/70mm Hg,无用药过敏史。于2007-03-22行NVB及多帕菲化疗,现为化疗间歇期,于2007-04-04患者述腹泻为水样便,一日大便4~5次,遵医嘱给予盐水100ml加迈欣0.4g静滴,当输入液体约5min后,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男,55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障碍1d,以脑梗塞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6a。对解热、镇痛药类药物过敏。患于入院第10天突感胸痛、胸闷、大汗,急查心电图示V2-6ST段下移,T波倒置,考虑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不除外。立即给予吸氧、硝酸甘油静点,罂粟碱30mg肌肉注射,数分钟后症状缓解。30min后患自觉颈、胸部皮肤不适、瘙痒感。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男,68岁。因咳嗽、咯痰20d余入院。门诊胸片、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团片状阴影,痰找抗酸杆菌(一),PPD试验(+)。入院后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排除肿瘤,提示结核,给予H、R、Z、E四联抗痨治疗后出院。抗痨治疗第10天,出现寒战、高热,t 39℃,连续3d在中午出现类似情况,院外给予抗炎治疗无效,收入本科。  相似文献   

15.
红花注射液致全身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56岁。主因头晕、头痛2个月于2006—12入院。2个月前无何原因出现头晕、头痛、后枕部及顶部疼痛。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与饮水呛咳.无肢体障碍.无排尿便障碍,在家间断自服复方降压片,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T36℃,P72次/min,R20次/min,BP19/10kPa。发育正常.神清,语言流利,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Hoffmann征阴性,双Gordon征阴性,双Chddock征阴性。共济运动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1)脑供血不足;(2)高血压Ⅱ级。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并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静点。10min后,患者诉全身瘙痒.出现粉红色点片状皮疹,立即停用止液,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mg口服,1d后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6.
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反应,为了探讨小儿药疹的年龄分布、皮疹类型及致敏药物,本对我院1991~2000年药疹患儿6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要 女,70岁。由于神经性头痛于2006—06—27在4h内自服芬必得胶囊5粒(1500mg),10rain后,出现喘憋、呼吸困难,20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继而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急送我院救治。当时呼吸心跳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查体:深昏迷,双肺大量哮鸣音,BP64/34mmHg,血气分析显示pH6.989,PaO276.44mmHg,PaCO2 82mmHg,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  相似文献   

18.
1病历要 男,70岁。因右下腹痛3d入院。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4a前因急性阑尾炎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查体:腹部稍饱满,右下腹麦氏点区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区为重,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减弱。右下腹穿刺抽出淡黄色脓性液。诊断:急性腹膜炎,阑尾残株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脓性液约300ml,阑尾残端长约2cm,明显充血、水肿,根部与盲肠壁交界区有一约0.5cm穿孔。术中行残端切除,穿孔区全层缝合浆肌层包埋。术后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2周完全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例1:男,19岁。因车祸致胰腺损伤,左6、7、8肋骨骨折,左股骨干骨折,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40d平稳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患消瘦,出虚汗,左臀部有创面,予白蛋白支持治疗,平素为预防白蛋白有过敏反应,常规仅用地塞米松5mg静脉肌注,输入地塞米松5mg后,患有濒死感而面色苍白,找不到原因,患家属此时问是否用过地塞米松,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曾2次用过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0.
喻平  吴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299-4299
1病历要 男,5岁,体重16kg。因左侧腹股沟斜疝准备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心肺听诊无异常,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术前30min肌注海俄辛0.1mg,肌注氯胺酮(批号:kH041105,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00mg后3min入室用M3监护并吸氧,测BP 150/101mmHg,HR170次/min,R30次/min,SpO2 100%,此时面部、颈前出现红斑;胸前出现散在性红斑,双眼结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