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SCI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组织GAP-4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Allen氏改良撞击法制作鼠脊髓损伤模型.44只成年Wistar鼠随机分为11组:正常对照组、SCI后第2,4,7,14,28天组和电针(SCI后电针治疗)第2,4,7,14,28天治疗组,每组4只.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阳性细胞,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中GAP-43的变化.结果 GAP-43在正常成年鼠脊髓中微量表达,SCI后表达增加,且电针治疗组较SCI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7 d时,SCI组的GAP-43表达达到高峰,14 d时降至接近初始水平,但电针治疗组GAP-43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电针可增强损伤脊髓组织GAP-43表达水平,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 cord injury,SCI)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并配合药物、高压氧等非手术治疗来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传统治疗对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疗效欠佳,主要归因于损伤后脊髓中的环境不利于修复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基因治疗、神经组织工程技术和RNA干扰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人们认识到SCI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治疗措施为SCI提供一个有利的再生微环境,促进受损神经轴突的再生以达到功能恢复[1].对此,已有初步临床尝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宁  康意军 《医学综述》2009,15(14):2182-2184,2194
脊髓损伤(SCI)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神经细胞的破坏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而SCI后的治疗仍是神经科学领域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在有关SCI治疗的实验性研究发展很快,而硫酸镁在实验性治疗SCI中所表现出的作用给SC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硫酸镁治疗SCI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q,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SCI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SCI的治疗一直是有待于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网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最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海峰 《医学综述》2011,17(10):1470-1472
脊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近年来对脊髓损伤(SCI)修复研究的热点。移植的MSCs能向损伤部位自主移行,并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和细胞因子,促进损伤脊髓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S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 I的实验研究、治疗机制进行讨论和分析,为SCI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促进其康复的方法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和外科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患者截瘫,随着细胞及分子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找到了治疗SCI的另一种思路,多数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能明显得到改善,同样也有研究证实孕激素对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虽然很早就被提出孕酮(PROG)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直到近年来,更深层次的研究才得以开展,该文对近十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PROG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初步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前景,以期找到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肢体不可逆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通过细胞移植以增加脊髓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胶质瘢痕和空洞形成已成为可能,因此,细胞移植将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治疗SCI的新方法.现将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CI)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已证实,SCI后伤段脊髓细胞的线粒体出现了形态和功能的异常,而这些异常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加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本文总结了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各种机制,以期为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多种损伤因素引起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些损伤因素包括:创伤、缺血、医源性损伤等,尽管各国研究者在其治疗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神经干细胞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T3节段全横断后损伤节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T3完全横断损伤1d组、2d组、7d组、14d组、21d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后取损伤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SCI)各组大鼠的BBB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 <0.01);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SCI各组大鼠的BBB评分逐渐升高(P <0.01)。电镜下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元在损伤后2d病理变化最为严重,表现为神经元明显肿胀,线粒体等细胞器严重受损,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损伤后7d时,脊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有所减轻;损伤后21d,脊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甚至接近正常。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2d脊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最为严重,后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2.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major cause of disability. A serious consequence of SCI is the loss or partial loss of motor control. A number of therapie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for restoring motor function in SCI patients.1'2 However, such approaches generally require intact neural motor systems for driving limb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3.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major cause of disability. A serious consequence of SCI is the loss or partial loss of motor control. A number of therapie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for restoring motor function in SCI patients.1'2 However, such approaches generally require intact neural motor systems for driving limb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迄今为止尚无痊愈的治疗措施。目前,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由于不同类型种子细胞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不同,细胞植入后,存活、生长、分化各异,使得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极大。未来的研究应首先保证细胞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并采用联合措施,更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脊柱骨折所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严重损害,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损伤,主要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永久丧失。脊髓损伤处缺乏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几乎无法再生以致神经元功能难以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电针治疗能够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轴突再生,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就电针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回归社会和家庭而努力。方法:对35例SCI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并对其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和护理,90%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有针对性地为SCI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协助患者适应残疾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动物血清钙、镁、铜、锌、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转归。方法:将体重2.5~3.0kg健康成年家兔26只,随机分为A组(n=10),B组(n=10)和对照组C组(n=6)。A、B两组用Allen氏法致脊髓伤,能量分别为100gcf和60gcf。通过连续测定术前及术后30min、24h、72h和7d时血清钙、镁、铜、锌、铁元素的含量,结合平行进行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学检查和电生理学(SEP)检查,观察它们在脊髓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血清钙、铜含量升高,镁、锌、铁含量下降。脊髓损伤重者,血清元素变化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A、B两组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波幅降低或消失,潜伏期延长.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即可出现某些血清元素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及SEP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放松疗法和家属辅助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脊髓独立功能评分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脊髓独立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因子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5.382,6.473,2.559,2.700,4.621,P0.01或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功能状态,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奋  李丹峰 《海南医学》2003,14(9):10-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101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诊疗结果。方法 对1980~2002年收治的1016例GCS记分均在8分以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治疗277例(27.26%),非手术治疗739例,825例恢复良好。10例重残,181例(17.81%)死亡。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只要积极抢救及重视康复期处理。就能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